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辜鸿铭传

一五

  一、建银元局、铸钱局,中国之有银圆者自张之洞始。

  二、设枪弹厂。

  三、筹建枪炮厂。

  四、试造浅水轮船,筹设大治水师。

  五、建设演习洋操的广性军。

  六、开设广东水陆师学堂。

  七、筹办织布官局。

  八、筹设炼铁厂。

  办这些洋务项目时,德国侵略中国的图谋尚未显露,由于张之洞对德国人抱有幻想,他认为,各国武备,以德国为最精,且亲睦中华,确有协助诚意,因此多借用德国技术,雇用德国技师,辜鸿铭也就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1885年,张之洞组建一支二干五百人的广胜军,倍加重视,成为以后他建自强军和湖北新军的萌芽。张之洞决定采用德国式的操练法训练这支军队,因此致电驻德大使李凤苞、许景澄,雇德国教练军官数人。李凤苞与德国海军部密商,最后德皇威廉决定选派卓越的军事教官柏卢欧、披次二人前来。张之洞决定以中德对等的品级,奏准,给予四、五品职衔,赏给官品顶戴和军服,令他们著华服。这些都很容易就谈妥,问题出在礼仪方面,让这二位必须行中华拜跪半跪之礼,这二位以从来没有练习过,表示不能遵从,说:“我等在德国从来以握手为礼,鞠躬为敬,如要行拜跪半跪之礼,万难从命。”

  这时专执德文译事的辜鸿铭,立刻发挥他的铁嘴皮功夫,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一口标准的德语:“据我所知,二位所言不实。在你们德国,人们是时常下跪的,每个礼拜日,你们都集中在教堂,跪在耶稣面前,虔诚忏悔,不仅跪,而且跪得熟悉极了。跪的传统,也绝非一日,你们的教堂,有多久的历史,就跪了多久。而且诸君在你们的帝王面前,不也是单膝半跪吗?”

  两位德国人为他纯正的德语所震慑,更惊奇于他对德国的了解,但仍辩解道:“我们两人,是很少上教堂的,即使上教堂,也很少有违心事忏悔,所以跪拜是极少的,半跪也极少。帝王不是经常能见到的。猛然间,要我两人常行拜跪半跪之礼,那是一件很难的事。半跪还很有可能倾跌失仪。”

  辜鸿铭不以为然:“两位这岂不是欺人之谈,两位既在耶稣之前跪得很好,如何现在就不行起来?这样说来,在德皇宫里岂不是经常有倾跌失仪之事了。况且,我见你们的小说、绘画中总有男子跪于女人前求爱。”

  两位德国人知道半跪是免不了的了,但拜跪还得商量:“耶稣可是至高无上,唯一的圣子;基督怎么能把凡人和他相较呢?”

  辜鸿铭立即反驳:“很可惜,两位,你们拜倒在其脚下的,可是一个偶象啊!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对尊敬的人行跪拜礼,既尊重又表现出谦恭。有何不好呢?”

  两人被他的舌头、嘴皮逼得没法,只有点头答应。

  就职那天,两人穿上长袍马褂,大红顶戴,对着总督张之洞跪拜下去,谢委进见,恭敬如仪。

  当时引起极大轰动,洋人受中国政府聘任,改章服礼节,实是一大创见,虽然现在比不得乾隆时代,毕竟辜鸿铭一番口舌之功,竟令蛮夷如此驯顺,令人觉得不同凡响,后来赵凤昌特著文申明之。

  第二章 汉滨读易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

  武汉。汉滨读易者辜鸿铭。

  张之洞移督湖广,十一月,卸两广总督职务。十二月,辜鸿铭相随乘船经香港、上海,抵达武汉。此番张之洞移任湖广,与清末铁路争端直接相关。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铁路,在大清帝国的神圣领土上,其命运才真是曲曲折折、九弯十拐。修,是不容易,修起了,也没有好结果。铁路这玩艺儿仿佛带有西洋人的魔咒,天朝的龙子龙孙们生怕见到这个如此先进的庞然大物,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人们怎么容忍得了?

  早在同治年间,一帮洋务大员已深知铁路的妙用,李鸿章就多次上陈修筑铁路的好处,未能成功。开矿、修铁路,对于这个固步自封的帝国臣民来说,不是带来便利,而是性命交关的大事。

  大规模修铁路、开矿,必然会开动一个庞大的工程,打通无数的自然条件的阻碍,这恰是中国人最忌讳的。中国人为了此生的幸福,来生的安宁,修房造屋,有涉动土的事,小到像砌个炉灶,都要花去许多银子,请来风水先生。特别是安葬祖先的坟地,更是此生幸福与后代造化的关键,一定得兴师动众,千辛万苦,花去许多银子才请来正宗的风水先生看好地盘,买将下来。如今这一切,岂不是破坏了风水吗?

  中国人互相争斗,直到兵戎相见,大打出手,都会在手战、舌战、赤膊上阵之外,辅之以风水之战,刨祖坟,挖地脉,都是用惯了的。早在伟大的始皇帝时代,就发现西南有王气,遂命人在西南山中埋下大量的珍宝,以魇王气。而开国帝王们都不知干过多少刨祖坟、绝地脉的蠢事,且干得一本正经,干得认认真真。

  从更大程度上说,风水更是一方人们命运和前途所系,岂是动得的?看来,洋人到中国来修铁路,开矿山,是没安好心的。他们一定是想凿穿中国的龙脉,破了中国的风水,绝了中国的前途。1876年,英国人开办的怡和洋行,擅自修筑了从上海到吴淞的铁路,七月通车,引起举国惊恐,舆论大哗。十月,清政府只得以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高价买回该路,买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把它毁掉。1877年,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消失了。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现代交通和科技的重要,洋务大员力倡兴修铁路,却遇到一片齐声反对,障碍仍在。

  张之洞身历战乱,加之身边一帮洋务人材的影响,特别是辜鸿铭定期呈送的关于世界各国的资料,对西方工业技术和现代工业有了较深切的认识。于此铁路之争汹汹不已之际,张之洞独自上疏,认为铁路之利,非同小可,利在通土货,厚民生,征兵转饷尚在其次。着眼于铁路经济效益的认识,比那些主张者、反对者都高明许多,并且提出实际方案,认为宜从泸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开通泸汉线,开通此线有七大利,其要者为富国、强兵、利民。1889年,清政府在听取沿江沿海各督抚意见后,认为张之洞条陈各节所奏颇为详尽,业据一再筹议规划,方案周详,即可定计兴办。著派直隶总督李鸿章监修北段,南段由湖广总督监修。

  在这场争论中,李鸿章提出多年的铁路修筑之所以得不到支持,既在于他树敌过多,也有清政府防范淮系之目的。张之洞便成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势力提出建议,因而予以通过。也是清政府以之平衡淮系力量的手段。遂命张之洞移督湖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