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刘少奇系列文集

  那辆黑色吉姆车由几辆红旗和上海轿车为前导,一路疾驶,经过韶山陈列馆、毛鉴公祠、毛震公祠,拐进韶山宾馆后,黑色吉姆车和那三辆看来不起眼的轿车直穿东茅塘,沿着山根朝斜坡上奔去。

  这时,眼前出现了一座清澈见底的巨大水库,它像一条银龙盘旋在拔地突起、直插云霄的龙头山脚,与雄伟俊秀的黄峰山翘首相望。两座葱翠明丽的山,自西向东延伸,如同峭壁屏风。百态千姿,令人叹绝。

  路已经非常狭窄了,两排陡峭的山夹着公路,好似威严的千军万马镇守在这里。车队进入狭谷后,气温骤降,清风扑面,巍然耸立的龙头山、牛形山、黄峰山雾绕云罩,青松环抱,遍地花草争相怒放,洋溢着一片山石溪水的田野气息。谁也想不到,进入狭谷后,很快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盆地,几幢并不算高大但气势非凡的现代化建筑便出现在这里。其中一栋是平房,两边修有过廊、休息室、办公室、会议室,其中的卧室也很简朴,只有几个沙发和一张床,全一色的白罩,显得庄重、静谧而整洁。房子后面接着一条地道,非常笔直,全部镶上瓷砖,散发着一些潮湿气,地道中间有几页小门,里面是几间暗室。走出地道,是半边连着屋子,半边搭着山的一座青竹翠松包围着的山洞,站在洞口抬头望,山峰连绵险峻,到处是花木草地,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犹如置身于花园之中。

  “这里就是我给你们常说的滴水洞,我们《毛氏族谱》里说:‘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锤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指的就是这里。”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指着前面的山峰,对紧跟身边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公安部副部长、八三四一部队政委汪东兴和中办副主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等人说,“你们看,这龙头山、牛形山、黄蜂山像不像盘着的龙呀?那虎歇坪像不像一只猛虎卧在滴水洞边哪?”

  汪东兴、张耀词还有身旁的卫士们连连点头,发出阵阵赞叹:“好地方,好地方,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好地方!”

  “我小的时候常来这个地方耍,打架,放牛,割草,我去湘乡看外婆,走的就是这条山路。早就想重游这个地方,今天总算如愿以偿了。”毛泽东的思绪回到了当年的孩提岁月,感触极深地说:“再过几年我就要求退休,退休后就住在这里,你们说好不好啊?”

  汪东兴是他的老警卫,与他无话不谈,这时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的提问。

  过了好半天,毛泽东才又环视着这里的建筑群说:“在我的家乡修这么一座房子,还是杨尚昆的主意呢,这个人哪,好事干了不少,坏事也够多了。他现在怎么样?”

  “已经回到山西了。”

  毛泽东哼了一声,说:“通知各地和北京,对杨尚昆的去向严加保密,不准任何人、任何组织对他实行揪斗。他的生活待遇,也不准降低。他对不起我,我还要对得起他。”

  汪东兴说:“5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时候,我回北京照料了一下办公厅的工作,对杨尚昆的家庭和他所保管的文件也相应作了处理,看来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他的老婆李伯钊怎么样啊?”

  汪东兴说:“李伯钊倒是一位好同志,再三再四地向中央办公厅表示,要同杨尚昆划清界限。看来,她对杨尚昆的问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他说他要和我一块来这住的,没想到他没这个命。这里从1960年下半年动工兴建,1962年底一、二、三号房子建成、从韶山冲至滴水洞的公路也同时完工,我只是一直没时间来。也不知道杨尚昆来过没有?”

  汪东兴见毛泽东一再提起杨尚昆,便主动地向他讲起了李伯钊的一些情况,也讲起他到杨尚昆家执行任务的过程……

  李伯钊早就担心,杨尚昆的问题没有完。还会随着运动的深入,他的矛盾性质也会逐步升级。

  设想到,她的预感果然应了验。北京各大学校,已经出了大字报,明确点名杨尚昆是黑帮分子!李伯钊开头还东跑西颠地抄录一些大字报,后来连这点自由也没有了!

  5月22日下午4点左右,汪东兴和中央办公厅的李质忠来到万字廊杨尚昆的家里,眼睛东张西望了一番,然后板着严肃的面孔和她谈话。汪东兴故意不先说明来意,先跟她讲起了杨尚昆在广东省的情况,说:“尽管杨尚昆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毛主席还是对他特别宽大,让他到广东工作,听说赵紫阳对他还照顾得不错,你作为他的妻子,除了从生活上帮助他外,也要积极配合组织,尽快地弄清他的问题。”

  “我对老杨的问题,一点也不清楚。工作上的事情,他回来很少跟我说什么,即使说我也不爱听。”李伯钊等他们介绍完杨尚昆在广东的情况后,这才默视着手中的那本高尔基的《母亲》,长长叹了口气。“说真的,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我这次才真想弄明白些,以便好揭发嘛,你说是不是?”

  “好,让你知道点也好。”汪东兴看了李质忠一眼说,“尚昆同志在中央工作期间犯了错误,主要有三条:第一,中央明确指示开会时不要录音,但他私自录了音,而且给毛主席录的音最多;第二,他让叶向荣抄了许多中央的秘密文件,泄露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第三,他同罗瑞卿反党分子的活动在一些事情上有牵连。基于这些情况,彭真向中央建议将他、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问题审查清楚,中央同意他的意见。现在,我们要求你将家里尚昆同志的全部笔记本、记录本都取出来,交给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我们派人来清理文件和有关东西。”

  李伯钊这下明白了,原来转了半天圈,又要变相地抄家呀!在这场来势汹猛的运动中,杨尚昆的家早已被抄了,但谁要想找李伯钊的碴,啃一啃她,却也实在无处下嘴。她当场便把丈夫的办公桌打开了,乱七八糟的文件翻了个遍,让他们全拿走。

  汪东兴和李质忠随意翻了翻,拿了几本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说其他东西他们派人来清理,便走了。

  过了两天,他们派了赖奎、刘继顺等人来清整文件,整个家里被折腾得乌烟瘴气,李伯例悄悄地转过身去,两颗热乎乎的泪珠滴在了她的手背上,使她自己都吃了一惊。以往两口子再辛苦再累,自己也没哭过,这一次自己是怎么了?忍受不住委屈了?

  她想起去年12月10日,杨尚昆搭晚10点的火车去广州赴任时,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乔明甫和老黎俩人去送他,杨尚昆竭力使自己的眼角眉梢都透出喜气,望着自己的脸膛不住地泛出笑容说:“伯钊,把几个孩子们都照看好,让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我现在肚子里空空洞洞的,实在没意思,早该下去了。这次对我实在是个学习的好机会。”

  李伯钊心里一沉,想起了孩子们。这次他出了事,难免会连累到他们,一种负疚的感觉隐隐地猛揪着她的心……

  李伯钊很早就参加了革命,蒋介石制造4·12政变后,她来到苏联学习。那时,18岁的小姑娘飒爽英姿,敢说敢做,对王明等人的小宗派活动很反感。“革命不能抱团团伙伙,要解放全世界受压迫人民嘛,依靠少数人还行?”这是在党团组织的生活会上,性格开朗、无畏无惧、大大方方的李伯钊,向着他们开炮。

  逆境出现了。1929年夏天,苏联开展清党清团运动,她的言行被上报上去,认定是反党反布尔什维克,立即被开除团籍。这一棒子打得沉重啊。李伯钊一下子仿佛明白了许多;也在留苏学生中出了名。她被送到莫斯科五金厂和红十月纺织厂劳动改造,遭受到莫大的歧视和打击。

  正在苏联的周恩来听到她的消息后,将她要出来,送到红军医院去学习医护技术。在那里,她认识了杨尚昆。看到这位2O多岁的四川小伙子身强力壮、活泼豪爽,很快产生了爱情。在周恩来的撮合下,他们结了婚。

  自此后,这对夫妇一同学习,一块劳动,免不了唇枪舌剑,但却是勺子碰锅沿,虽然叮当响,心里则如蜜蜂落在百花丛,恩爱得格外有情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都过去了,她万万没想到,新中国成立的16年后,她会因为他而再次被停止工作!

  最初,李伯钊苍良着脸,流着泪找到周恩来,请他替她说话,周恩来绷着脸听完申诉,说:“这么大的运动也可能会有暂时委曲人的时候,但这不要紧,迟早会弄清的嘛。你应该坚定不移地相信党,相信毛主席,决不能对革命悲观失望呵!”

  也许,周恩来只能如此安慰!

  5月用日早晨6点多,李质忠又来到家里,突然对李伯刽说:“尚昆同志因不适应广东气候,要求北调。中央同意调他到太原另行分配工作。他将于今天下午一点钟左右到达石家庄,尚昆要求你能去看望他一下,当然,去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李伯钊打了个沉。这一段来北京的形势越来越紧,砸烂“四家店”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她在政治上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有人告发她至今包庇丈夫的反党勾当。工作早已停止,“晾”在了一旁;本来应该享受的待遇也取消了。她被作为清查对象,早已受到了严密的监视。

  “尚昆已经是个反党分子,我坚决和他划清界限,决不去见他,一定要和他一刀两断!”李伯钊强忍着眼泪,脸上显出勉强的笑容,“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保证听毛主席的话,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坚决揭发这伙反党黑帮们的修正主义活动。”

  李质忠听了,脸上露出既惊讶又感动的神色,搓着刮得泛青的下巴颏,问道:“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请你转告中央,我想找人谈一谈,谈谈小组会上不便讲的东西。”

  “好,我回去后就把你的要求向组织汇报,我想中央会很快答复你的。”

  李质忠又看了看家里乱七八糟的场面,孩子们都不在家里,公务员也不来了,生活上全凭李伯钊一个人自己料理。革命多年的老同志一下子陷入了四分五散的境地,而且背上了“黑帮”的包袱,确实叫人同情。他关切地问:“有什么困难吗?”

  李伯钊怔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你现在一个人在哪里吃饭?”

  “只好到北京饭店去吃了。家里就我一个人,也不值得开伙。”

  李质忠叹口气,摇摇头,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往门外伸头四望,知道没人注意,便放了十几块钱,匆匆走出门去。

  天色渐渐黑沉下来,远处的山峦影影绰绰,霞云好似吐着带灰色的红火,飘向远方;西南,青林一片,黑浪滚滚……

  汪东兴见毛泽东的神思一,直陷在往事之中,便停止了汇报,说:“有关杨尚昆和他老婆的事,经过组织上的审查,大体就是这样。”

  北京民航的双引擎喷气式飞机,在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湖面上倾下一只机翼,并降下高度,最后向长沙郊外的机场逼近。张春桥从他靠窗户的座位上热切地俯视着下面这座神秘的城市,大概是由于激动的原因吧、他反而产生出紧张不安的感觉。

  他与湖南省委的几位领导人一道前往韶山参观完毛泽东的故居展览后,在宾馆住了一天便神不知鬼不觉地乘上事先准备好的轿车,直达滴水洞。

  毛泽东刚从水库里游泳出来,听到张春桥到了马上赶回办公室,老远就向他招手:“早就约你来了,怎么才到?我还以为你又出什么大事呢?”

  张春桥小跑几步,紧紧握住了毛泽东的手:“本应该昨天到,江青同志让我去了一趟北京取材料,让主席久等了。不过,这次的收效比较大,使我们基本上摸清了北京各大专院校广大师生们的动向。”

  紧接着张春桥将毛泽东扶坐在沙发里,给他又泡上一杯茶,帮他点着烟后仔细地汇报起北京各学校反工作组的情况来。他说,自从北京的政治局常委批转了北大第九号简报后,全国各学校的文化大革命急转直下,“反干扰”、“抓游鱼”使一万多名学生被打成了“右派”,把数千名教师打成了“反革命”。

  张春桥将一大堆材料摆在桌上,显得十分激动地说:“康老让我重点反映一下北师大发生的‘6·20’事件的经过。6月20日早晨,一位叫谭厚兰的女学生等17人贴出大字报《孙友渔把运动引向何方?》,反对工作组长孙友渔,又有3人贴出《郭影秋你是什么人?》的大字报,揭发北京卫戍部队准备在暑假中暂住人民大学,怀疑彭真黑帮在搞政变,而且牵连到贺龙同志。当天孙友渔便作广播讲话,号召师生起来斗争这些学生,提出‘反工作组就是反革命’。中午,又有人贴出了《孙友渔为何如此恐慌?》的大字报,继续反对工作组。晚上,新北京市委就派人接见师生代表,提出‘信任工作组,支持工作组,帮助工作组’的指示,然后谭厚兰等学生便遭到围攻、打击和批斗。现在北京各大专院校一片白色恐怖。”

  毛泽东一边听汇报,一边看材料,整个面孔激动得通红,他狠狠地把烟蒂拧灭在烟灰缸里,大声说:“你回去告诉康生和伯达、江青同志,让中央文革小组派人详细地了解学生娃娃们受打击、遭迫害的材料,同时告诉学生们,北大6·18事件是革命的,而不是反革命的。让他们坚决站在革命师生一边,反对工作组镇压学生运动的错误行径。”

  张春桥很沉静地问:“是不是把主席的指示公开告诉中央?向少奇、邓小平、总理作传达,以便执行。”

  “不需要,”毛泽东很果断地说,“让他们只作调查。现在北京的那些灭火队正在兴头上,索性让他们充分表演一下再说。我刚收到江青转来的一份落款为‘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的大字报,响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口号,写得漂亮极了!你看这段活写得多么好:‘还有些人,对革命害怕得要死,对造反害怕得要死。你们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缩在修正主义的蜗牛壳里,一有造反的风声,你们就神经紧张。这些日子,无情的斥责声天天送人你们的耳中,你们天天心惊胆颤,你们不感到难受吗?你们怎么活得下去呢、你看这话说得多么好,像不像北京的那些大老爷们?”

  “像!非常形象!”

  “听江青说,这些红卫兵组织也受到压制,不被承认,甚至被视为非法。”毛泽东说,“公民们有结社自由是上了宪法的,凭什么说人家非法?我准备回到北京后也参加红卫兵,看他们哪个敢镇压?”

  “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非得主席出来扭转局面。”

  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吸着烟,神情格外严峻。

  乘毛泽东深思的时候,张春桥四下观看了一下他住的房间,发现房间里只有一张木板床,房间的茶几上整整齐齐摆放着未开封的中华烟,显然是宾馆的工作人员为毛泽东预备的,但他只抽自己随身带的烟,当张春桥要动茶几上的烟时,被毛泽东制止了,他从自己口袋里掏出烟来递给张春桥一根,说:“那是公家的,我从来不动,你是我请来的客人,理应抽我的,我们应该公私分明嘛。”

  张春桥说不上是感动还是吃惊,怔在那里好半天才连连点头:“主席说得对,主席说得对,您处处事事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毛泽东听了,很不以为然。他似乎随口问道:“今年七月一日的党的诞生纪念,你们写什么文章了吗?”

  张春桥忽然想起一件事,急忙说:“伯达同志起草了一篇人民日报社论,题目是《毛泽东思想万岁》。社论原稿有‘像毛泽东同志经历那样长时期、那样复杂、那样激烈、那样多方面的斗争的革命领袖,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少奇同志在审稿时,在这段话前面加上‘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一样’。他和小平同志还把原稿中的‘因此,毛泽东同志在我国人民中享有最高的威望,在世界人民中享有最高的威望’这类话都删去了。伯达同志很气愤,报告了江青同志,请示您看怎么办?”

  “小人之见!”毛泽东说,“告诉江青和伯达,让他们今后不要在这类小事上作文章,这样会适得其反的。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只要求他们必须承认和尊重马列主义的原则。要在原则问题上作文章。”

  “主席,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觉得在文化大革命中,是派工作组还是依靠群众、信任群众,这就是原则之争,牵扯到执行哪个路线的问题。”

  毛泽东点点头:“我在滴水洞住了十多天了,该出去看看了。”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南怀瑾全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