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刘少奇系列文集

4·3 “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参加游击队去”

  1937年“六七”事变爆发后,刘少奇以北方局书记身份亲临战区,指导抗战。刘少奇以敏锐的目光,透过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和战局发展趋势,准确地预言抗日战争是长期的,华北不久将沦于敌手,国民党军队将大部撤出东北。届时领导和坚持华北抗战的重任,将责无旁贷地落在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肩上。据此,刘少奇提出了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初步构想。他在8月3日向华北党组织的指示信(同时上报中央)中指出:在平津附近及日军后方应普遍地发动游击战争;在我军后方加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组织民众参战,组织志愿兵、自卫军等;在战区要准备建立战区委员会等抗日政权。早在党的洛川会议之前,刘少奇就提出如此明确的行动方针,可谓深谋远虑。

  8月下旬,日军沿平汉、平绥、津浦三大铁路干线进犯,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华北形势发发可危。刘少奇果断决定华北局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乡村,要求“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参加游击队去。”并号召城市工人、职员和学生到乡村去,同农民一起打游击。

  刘少奇又将华北划分为开展游击战争的若干区域,并从白区派出大批干部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开展工作,在不到二年的时间内,就先后组织了几百支游击队。

  1937年10月,刘少奇撰写《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文,总结抗战初期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对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作了深刻分析,他指出:游击战争是我党我军对日作战的主要形式。如果能动员几十万以至数百万人民武装起来坚持游击战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就有着极大的意义和光明的前途。他认为游击战争有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可以牵制日本极大的兵力于华北,在战略上配合华中华南正规战争。”①其次,“在华北长期坚持抗日战争,消耗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以便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②第三,“围困日本侵入内地的军队而最后歼灭之,部分地收复失地。”③第四,“给华北人民以斗争的出路,给汉奸以打击,暴露投降者的可耻面貌和民族失败主义的错误,给某些可能的对日妥协以极大的牵制。”①第五,“在游击战争继续扩大与胜利的过程中将转变到以正规战争为华北人民抗日的主要斗争方式,最后驱逐日军出华北。”②

  刘少奇还深入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比较了敌我两军各自的弱点和优点,说明了游击战争的必要性和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刘少奇说:“如果在华北能广大地发展游击战争,能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正确的政策,那末敌人愈深入中国内地,他的后方联络就愈困难,..我们就可以围困深入内地的敌人,便于主力部队去消灭这部分敌人,收复被敌人占驻的一些地区。”③

  ①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载《刘少奇选集》上卷,P80—89。②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载《刘少奇选集》上卷,P80—89。①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②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针对当时普遍的失败情绪和对游击战争的怀疑论调,刘少奇指出:“游击队能够对付超过自己数倍的优势敌人,井能打胜仗,东北义勇军的经验和八路军过去的全部经验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华北数十万正规军不能战胜的敌人,但数十万游击队是能战胜的,华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是有着光明前途的。”④

  但游击战争怎样取得战争的主导权,游击队如何才能取得胜利呢?刘少奇明确指出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即:(一)“正确的战略战术”;(二)“取得人民充分的有组织的帮助,隐蔽自己的行动,了解敌情,并从人民中取汲给养和补充,否则游击队不独不能胜利,而且不能存在”;(三)“在各方面都要有正确的政策,代表人民的利益与意志,取得人民充分的有组织的帮助”;(四)“有很好的政治纪律和军事纪律,并实现官长与士兵的平等,保证各种政策的正确执行。”①

  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刘少奇还注意研究和创造各种有效的反“扫荡”战术。

  刘少奇认识到,由于各地区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不同,游击队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必须有所区别。在八路军游击队可以公开活动的地方,游击队可以着军服。在不能公开活动的地区,则应着便装,昼伏夜出,并以极少数人为单位活动。而在完全的敌占区,则应组织不脱离生产的武装队,平时人枪完全隐蔽,队员有“良民证”,必要时夜间出动,如有敌人来搜查、则分散转移。这样就可以发挥游击队小股、分散、隐蔽的特长,使敌人的清乡、“扫荡”政策难以奏效。

  在战术上,刘少奇还提出了后来在河北、山东一带广为采用的“翻边战术”,即当敌人合击与反复‘扫荡’时,主力应切实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要去企图阻击或打击敌之一路,而应分散向四周边区及敌占区行动,主动地打击敌人空虚的据点及交通,或择地隐蔽,只留小部队在中心区游击周旋,待敌撤退时,主力再转回中心区。

  刘少奇还注意发现和推广人民群众在对敌斗争中的新方法、新战术。例如,冀中人民发明了地道战,太岳地区人民发明了地雷战,刘少奇就非常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地道战的斗争形式,古今中外都还没有这种经验,完全是群众的伟大创造,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我看可以坚持下去,并且可以大大地发展。地雷战也可说是群众创造的一种较突出的斗争形式,很值得我们重视。他还和当地军区领导一道研究地道战和地雷战,提出不少改进和完善办法,使之成为一种对敌斗争的巧妙战法。后来刘少奇又把这些经验写成《华北对敌斗争的经验》,发给陈毅和张云逸,要求新四军也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和推广。

  正是因为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对抗战的长期政策问题上的远见卓识,所以,当毛泽东的名著《论持久战》写出初稿后,就请刘少奇审读,广泛听取他的修改意见。

  ③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④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①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南怀瑾全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