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历史杂谈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经济原因?

  两国战争,拼的不单是军事实力,还有综合国力,财力能撑多久仗就能打多久。

  没钱,仗就没法打,古今中外同理。

  1894年,中日因朝鲜问题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升级为战争。日本虽然经过20多年的明治维新国力上升很快,但巨额战争费用对其而言也是难题。

  1894年7月31日,日本外务卿陆奥宗光向各国驻日公使发出通告,内称“帝国与清国现进入战争状态”,日本对中国宣战。

  次日,光绪皇帝下谕旨对日应战。

  几天后,明治政府为战争经费问题专门召开会议,会上明治政府大藏大臣、主计局长、国债局长等共同提出了一份建议书。

  这份建议书首先估算了此次中日交战所需专项军费的规模:

  如果半年之内结束战争,需要5000万日元;

  如果1年之内结束战争,需要1亿日元;

  如果1年半之内结束战争,需要1.5亿日元。

  现在日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大概是100:5.9,1亿日元只相当于590万元人民币。

  但这是现在,而那时日元是相当值钱的。

  举个例子,当时日本一名纺织女工每天通常工作12小时以上,但以1892年的薪资标准她们每月的平均收入仅为1.7日元。

  再举个例子,1891—1893年日本全国财政收入分别是8000万日元、8700万日元、8500万日元,1亿日元比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

  所以这笔军费堪称惊人,这又是一笔“计划外”临时性支出,所以必须做出特别安排。

  大藏省为此提出调用财政余款、增加税收、向西方国家借款、发行公债等办法去解决,算是个“多策并举”的方案。

  但增加税收、发行公债又有很大负面作用,尤其对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破坏,向西方国家借款除要支付巨额利息外,还容易受制于人,也不是好办法。

  所以,大藏省的计划提出后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内务大臣井上馨等都表示反对,他们提出的办法是发动国民捐款。

  伊藤博文算了笔帐:日本当时有4000万人,一人捐1日元就是4000万日元,1894年只剩几个月了,这笔钱足够支撑到来年。

  明治政府手中还有2600万日元财政盈余,如果动用这笔钱,那只需捐1400万日元就够了。

  这个办法也有人反对,因为1日元再说不多也是一名纺织女工半个多月的工资,并不容易捐出来。况且,一旦战事旷日持久,后续军费仍无法解决,不能总靠捐款去解决。

  听说明治政府正为钱的事发愁,一些西方银行闻风而动,一家英国财团立即表示可以给明治政府贷款,额度不少于2亿日元,年利息只要4%。

  但前大藏大臣松方正义等人反对向外国借款,他们认为清政府之所以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外债借得太多就是原因之一。

  松方正义认为,增税、捐款、借款都不妥,最好的办法是发行公债。

  经过争论,松方正义等人的方案被采纳。

  8月15日,明治天皇发布敕令,授权伊藤博文内阁按年利息6%向国内先发行军事公债5000万日元。

  10月23日,明治天皇又裁准了日本国会通过的议案,将军事公债的额度再增加1.5亿日元。

  几个月后,这一额度又增加了1亿日元。

  2.5亿日元在手,按照5000万日元可支撑半年计算,可以打2年半,日本军方底气大增。

  与此同时,捐款也在日本全国各地进行,不过主要目的已不是解决战争经费,而是舆论宣传和战争动员。

  “军资献纳运动”、“义捐运动”在各地展开,各大新闻报刊也积极鼓吹、动员,街头到处有义卖、募捐活动。

  财阀、企业也不落后,有的组织起“报国会”,有的表示可为军队无偿或低价提供船只,有的直接向前线捐献急需物资。

  一家军火商更积极:一次捐赠了5600支步枪!

  那边财大气粗、热火朝天,而中国这边却有些冷清和孤单。

  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早已入不敷出,收入少、支出大,每年还要拿出巨款去赔偿西方列强的历次战争赔款,早就揭不开锅了。

  清政府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约为8000万两左右,但支出通常都在1亿两上下,钱不够花成为常态,解决的办法是向西方银行借。

  清政府一向不重视金融建设,没有自己的银行,想发内债都不行,所以只剩借钱过日子。

  这一仗不得不打,但筹集军费立即就成了极其头疼的问题,宣战后驻朝鲜的清军每天都要大笔经费支持,否则不战自败。

  1894年9月,清政府向上海一家洋商借来500万两应急,年利率高达7%。

  为什么不向西方银行借款?为什么支付这么高的利率?因为向西方银行已借得太多了,人家怀疑清政府的“偿付能力”,更怀疑这一仗中国能不能打赢。

  打赢,那是惨胜。

  再败,那就是彻底的惨败。

  败仗意味着赔款,如果再有大笔赔款压在清政府身上,那还怎么还?谁最轻易给这样的“客户”放款?

  500万两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到了11月,清政府总算向汇丰银行又借来1000万两,年利率仍为7%。

  就这样零敲碎打地一笔笔去借,清政府之后又累计借来了4154万两,不仅利率都在7%上下,而且拿到手的只有3896万两,其它的被扣为手续费、佣金等。

  不仅利率高、不能全额拿到钱,而且还附带着其它苛刻条件,如每笔钱必须用关税等作抵押,否则免谈。

  不比不知道,一比气死人。

  中日两国在西方银行那里的“待遇”何其悬殊:

  一边主动上门“求贷款”,什么条件都不提,利率只要4%,额度几乎无限量。

  一边能避则避,实在不行就附加上苛刻条件,年利率涨了几乎一倍,但也只能提供少量款项,且针法全部拿到手。

  西方银行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谁胜谁负,未战已一目了然。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