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军旅小说

首页 > 军旅小说 > 大势中原

八三

  “另外,共匪惯用宣传、情报、组织等狡诈手段,淆乱视听,煽惑人心,常能达到军事上所达不到的目的。据此,拟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在清剿大别山的同时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以铁幕对铁幕,严密封锁一切消息;第二,以整风对整风,彻底肃清潜伏分子;第三,以恐怖对恐怖,恫吓其神经薄弱者;第四,以仇恨对仇恨,制造民众对匪之不满;第五,以离间对离间,实施对匪分化;第六,以谣言对谣言,展开政治攻势,第七……”

  白崇禧听着听着,打断:“罗罗嗦嗦,再加100条也讲不到点子上。但你们的想法还是好的。积多年之经验,对付共产党决不能单纯使用武力,要政治、军事、经济、组织一起上,才能彻底肃清匪患。说得简单点,此次大别山清剿的原则和指导,可以概括为三个字……”

  白崇禧止住话头。指挥所角落坐地大钟的钟摆缓缓摆动。他的嘴角似乎露出一丝笑,淡淡地说:

  “这三个字就是总体战。”

  §河南礼山 黄陂站 1947年12月12日

  细雨夹着雪花霏霏飘落。

  刘伯承和邓小平顶着雨雪,并肩走在泥泞的山道上。警卫员牵着他们的坐骑跟在后面,默默无语。

  要分手了。

  面对敌人33个旅的重兵“清剿”,按照一般兵法,似乎应该集中兵力歼敌一部,而后各个歼灭;或以主力跳到外线,避其锋芒,进而由侧背打击敌人。但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又一次不同凡响。

  他们根据大别山区地域广阔,白崇禧调集大批部队实施向心“围剿”诸特点,提出不法先人之法的战法,即采用“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的部署,将部队适时进行再分遣。于月初派刚刚抵达大别山的第10、12纵队分别西越平汉路,开辟江汉、桐柏根据地,连同已经建立的皖西、鄂豫军区,扩大我军势力范围。而后,又将野战军指挥部一分为二——“后指”率第1纵队北渡淮河,合同陈粟、陈谢牵制敌人,开辟中原战场;“前指”则率第2、3、6纵队留在大别山区,寻机歼敌,巩固根据地。

  刘伯承要留下来。

  邓小平说:“‘后指’移向淮西,有利于指挥全局作战;‘前指’留在大别山与敌周旋,能多拖住一些敌人,拖得时间长一些,包袱背得重一些,也有利于全局的展开,虽然艰苦,但就两副担子来讲哪个也不轻。更何况,我的年纪到底比你轻,身体也好,适合留在大别山。你到淮西指挥全局,这也是从实际出发嘛。”

  刘伯承不再坚持,说:“警卫团都给你留下,我带一个排就行了。你在大别山行动频繁,我带电台在淮西给你提供敌情。”

  行至岔路口,刘邓依依惜别。在携手共伴的征途上,他们从没有这样即将长时间分别。

  刘伯承站下:“邓政委,千里送行,终有一别。再送,就要送过淮河了。”

  邓小平点点头,转过身去对张际春说:“照顾好司令员,你要多操劳。”

  张际春:“放心。”

  邓小平:“警卫部队差不多都留下了,让1纵派部队确保刘司令员的安全。”

  张际春:“好!”

  邓小平前走几步、向警卫分队嘱咐。

  刘伯承转向李先念:“请协助好邓政委指挥部队。”

  李先念:“一定!”

  刘伯承又对李达:“还有,政委的安全,你要负全责;保卫警卫,你要过问。”

  李达:“照办!”

  又叮嘱:“政委有点什么,我拿你是问!”

  李达点点头。

  邓小平转回过来,与刘伯承握手:“就这样了。再见!”

  “再见!”

  邓小平与李先念、李达随部队离去了。

  刘伯承、张际春久久仁立着。

  邓小平已经走上山岭。

  刘伯承依旧望着。

  卫士长提醒刘伯承:“l号,2号走远了。”

  刘伯承翻身上马,面对“后指”全体指战员:“形势严峻。万一被敌人冲散,各自去找邓政委集合。接头暗号——文殊寺!大家要记住,记牢!”

  §河南光山 北向店 1947年12月13日—14日

  连续一个昼夜的风雪行军,“后指”抵达距苏家河15里的殷家棚。

  负责护卫工作的第20旅副旅长吴忠送来一张前方宿营图。杨国宇先把指挥部住的位置标出来,然后记下直属队住的位置。图上所示吴忠属下的团部、营部的宿营地将“后指”护卫得紧紧的。他把宿营图交给刘伯承审阅。

  刘伯承看过说:“照图行事。”

  有了宿营图,又有队伍护卫,杨国宇放心了。

  夜幕中,有几个背卡宾枪的人插人队伍。

  杨国宇问:“哪部队的?”

  “18旅。”

  刘伯承怀疑地问:“6纵队怎么到这里来了?”

  “掉队了。”

  天亮,大雾迷漫,直属队分头进入宿营地。

  指挥部安在指定的何小碧村。杨国宇巡视一番,暗叹这地方选得太好了——村小人少树木多,四面环水,只有西边有架小木桥。

  杨国宇转回时,卫士长康理还没有选好房间,困顿不堪的刘伯承已经躺在稻草堆上睡着了。杨国宇不忍心叫醒他,只是为他掖了掖搭在身上的薄被。

  指挥室刚接通的电话铃响,杨国宇拿起话筒,脸色大变。电话是二局政委杨志宏打来的:“杨处长,情况不好,这一带有敌人!我们已抓到好几个背卡宾枪的。”

  接着,“后指”政治部也来电话,报告发现敌人,已有零星枪声。

  队列科科长张涛带着一个当地的老大爷闯进指挥室。

  老人搓着双手,连声叹:“你们怎么住这里?这周围都是中央军!怎么住这里?”

  杨国宇也慌了,立即跑出去推醒睡在草堆上的刘伯承。

  刘伯承翻身坐起:“带我找那个老乡问问。”

  杨国宇急语:“我已经问过了。”

  “你问过是你的事,我问是我的责任!”

  找到老人,刘伯承说:“您别急,慢慢说。您怎么知道这一带住的是中央军?”

  老人说:“你们的部队不带锯子、斧头,驻在哪儿都不锯树。先前,李先念的部队在这一带活动,我从来没见过他们锯老百姓的树,用树枝把村子围起来。”

  刘伯承又问:“他们穿的什么衣服?”

  “同你们差不多,可比你们整齐些。”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