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三、总设计师的理论架构

  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前进。经济改革从农村改革开始,扩展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广东、福建等地经济特区,推进了特区建设和对外开放。同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又由经济体制改革进到加速政治体制改革。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与此同时,通过“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取得实际进展。邓小平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都进一步展开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丰富的理论内涵。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一新的起点。赵紫阳代表党中央向这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集中全党的智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更为系统的总结概括。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党的十三大报告还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

  党的十三大报告概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一共列举了12个方面的理论观点,并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这12个方面的理论观点包括:

  (1)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3)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5)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6)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7)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8)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9)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观点;(10)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11)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的观点;(12)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等继党的十三大总结表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之后,党中央及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又作过几次表述。例如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党建等方面作过论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在讲话中又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概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论述,都为进一步探索这一理论的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