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谢春涛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党和政府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它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赞同和支持,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历史地考察这一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进一步理解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有裨益。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原则设想,为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崩溃,大量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台湾。12月,国民党政权正式迁往台北。此后,中国便形成了国民党政权偏安台湾、与大陆新中国政权相对峙分离的局面。对于台湾问题,中共中央开始打算以武力方式乘胜解决。1949年10月和1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起攻击金门岛和舟山登步岛的战斗,因缺乏有力的海、空军配合,严重受挫。此后,放慢了攻取台湾的步伐,转而以很大精力加紧建设和发展海、空力量。1950年5月,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相继解放,台湾战役进入战前准备阶段。然而,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宣布出兵朝鲜和台湾,中共中央不得不中止了乘胜夺取台湾的计划。

  朝鲜停战以后,由于美国支持法国进攻越南,对中国造成了新的威胁,中共中央没有马上重新提出解放台湾的计划。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后,毛泽东等担心美国和台湾间正在进行的关于共同防御条约的谈判,会导致以法律形式将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决定重新提出解放台湾的问题,以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1954年七八月间,先在政治上发起了解放台湾的宣传攻势。接着,从9月开始,又进行了炮击金门等一系列军事攻击性行动,引起了美国政府及国民党当局的极大恐慌。在对国民党集团进行了沉重打击,表明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占台湾和分裂中国的决心后,鉴于攻取金门和台湾的条件尚不成熟,而且国际社会,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担心台湾海峡事态扩大会影响世界和平,中共中央适时地采取了缓和紧张局势的措施,并在英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的促成下,从1955年8月开始,在日内瓦与美国举行了大使级会谈。会谈虽然长期没有在台湾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结果,但毕竟使双方有了一条正式的外交接触渠道,为日后两国改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在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报告亚非会议情况时指出:“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

  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①1956年6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重申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代表中国政府正式表示:“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②7月,周恩来在接见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时,又表达了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愿望,指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①毛泽东在几次会见外宾时,都提出要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还明确提出应当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我国的领土台湾。

  但是,台湾国民党当局不但顽固拒绝中共的和平建议,而且,还不断派兵对大陆进行骚扰。在此情况下,为了惩罚台湾当局,打击美国的侵略,支援中东地区阿拉伯人民的反美斗争,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突然开始猛烈炮击金门、马祖等岛。并出动海军封锁金门等岛与台湾岛之间的海上运输,使国民党的陆、海军力量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在觉察出美国以使国民党军队放弃金门、马祖为条件换取中国政府在台湾海峡停火,企图以此将大陆和台湾分开的阴谋后,中共中央决定让金门、马祖留在台湾当局手中,并对其进行象征性的炮击,以战争状态保持海峡两岸的接触。10月6日和25日,中国政府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先后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和《再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①“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一时难于解决,可以从长商议。”②中国政府用特殊的方式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局面,奠定了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

  此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些具体办法。他表示,台湾如果回归祖国,照他们(蒋介石等)自己的方式生活,水里的鱼都有地区性的,毛儿盖的鱼到别的地方就不行。但是美国不要蒋时,蒋可以来大陆,来了就是大贡献,就是美国的失败,毛泽东还请人转告台湾当局:蒋介石不要怕我们同美国人一起整他。蒋同美国的连理枝解散,同大陆连起来,枝连起来,根还是他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他的一套。关于军队问题,毛泽东表示,可以保存,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后来由周恩来归纳、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是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四目包括: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决定;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

  ①《人民日报》1955年5月14日。②《人民日报》1956年6月29日。①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四十年的回顾与思考》,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①《人民日报》1958年10月6日。②《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5日。

  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①..除作出上述表示外,中共中央还采取了释放国民党战犯等措施,来和缓海峡两岸的关系。但是,这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没有得到台湾当局的响应。1962年,趁大陆出现严重经济困难之机,国民党军队还在“反攻大陆”的口号下,对东南沿海地区发动了较大规模的武装袭扰,为大陆军民所击退;由于这种气氛和中国共产党党内不断发展的“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进入60年代中期以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有所减弱,“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口号反而大大加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由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转变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使台湾问题的自主解决出现了一定的转机。但是,由于美国政府迟迟没有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在与台湾的关系方面采取断交、撤军和废约等措施,仍然顽固地坚持要以中国政府保证不以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作为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先决条件,从而使中美建交遇到很大阻碍,台湾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

  香港和澳门问题则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及强行租借过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曾宣布不承认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的时机收回主权。但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保留与西方交往的国际通道,暂时维持现状,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和澳门的主权。1957年4月,周恩来在上海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阐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政策。指出:“香港现在还在英国统治下,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市场,不能社会主义化,也不应该社会主义化。香港要完全按资本主义制度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是有利的。”“香港可作为我们同国外进行经济联系的基地,可以通过它吸收外资,争取外汇。”①..

  从以上考察可以看出,在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共中央是打算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并为此而提出了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对香港和澳门也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尽管这些和平统一祖国的设想有一些不完备之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产生很大的作用,但为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美正式建交前后;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出的。它的提出,有着重要的背景。

  一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决定和影响着党和政府在内政外交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转变。为了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这样,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成为党和政府的理想选择。

  ①廖心文:《1958年毛泽东决策炮击金门的历史考察》,《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第36页。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3、355页。

  二是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两国迟迟不能正式建交,主要障碍是台湾问题。1978年,卡特政府改变了过去的立场,表示愿意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同台湾断交、废约、撤军的建交三原则。经过近半年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下述协议:(一)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于1979年4月1日以前从台湾和台湾海峡完全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三)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尽管谈判中双方在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和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表明美国没有完全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打算,但中美建交毕竟消除了中国在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最大障碍,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了可能。

  在中美谈判建交的过程中,邓小平逐步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设想。1978年10月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文艺评论家江藤淳时指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①11月14日,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奈温时又指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②11月27日,在会见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时,邓小平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并指出,我们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①中美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正式建交,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夕。全会正确地估量了中美建交对中国统一进程所产生的影响,适时地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任务。全会公报指出:“全会认为,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全会欢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和祖国建设事业继续作出积极贡献。”②..

  1979年1月1日,在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告台湾同胞书》表示:“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告台湾同胞书》还建议尽快实现通商、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③同日,为了给双方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中国政府还以国防部长徐向前的名义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邓小平在1979年1月下旬访问美国期间,反复阐明了中国政府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方面的方针政策。他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①②《邓小平等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选载》1978年10月—1990年9月,《党的文献》1992年第1期,第15页。①晓晴:《“一国两制”的构想与邓小平的思想特色》,《党的文献》1992年第1期,第25页。②《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3日。③《人民日报》,1979年1月2日。

  ①“一定考虑到台湾的现实,重视台湾人民的意见,实行合情合理的政策。”②针对美国方面希望中国政府作出不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这一情况,邓小平特别强调:“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我们当然力求用和平方式来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但是究竟可不可能,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承担这么一个义务:除了和平方式以外不能用其他方式来实现统一祖国的愿望,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手捆起来。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手捆起来,反而会妨碍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这个良好的愿望。”③..由此可见,早在中美建交的过程中,邓小平就提出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一设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正式宣布和说明“。应该说,此时邓小平已经讲出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一国两制”构想已基本提出。对此,邓小平曾在1984年7月同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的谈话中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不是今天形成的,而是几年以前,主要是在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①..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形成

  1979年以后,随着和平统一祖国大业的推进,特别是1982年开始的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不断取得进展,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构想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和具体化。1984年春夏,邓小平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明确阐释,这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正式形成。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他指出:“我们提出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台湾,我们的条件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往照旧。”“台湾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拥有自己的自卫力量,军事力量。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台湾要作为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充分的自治权。”①此后,“一国两制”的构想进一步具体化。1981年9月30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其中,最有关键性意义的有以下四条:(一)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

  ①②《人民日报》,1979年2月1日。③《人民日报》,1979年1月6日。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页。

  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二)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三)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四)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②..

  不久,在修改宪法的过程中,“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内容又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为1982年12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正式通过。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①至此,“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质内容被法律化,为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首次明确提出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后在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他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②这就把“一国两制”构想实施的范围由台湾扩大到了香港。

  随着和平统一祖国大业,特别是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不断取得进展,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构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化,语言表述也越来越明确。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字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还说:“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①..

  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布热津斯基的谈话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提法。他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②4月28日,在会见美国总统里根时,邓小平又说,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作了最大努力,就是在不放弃主权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在一个国家内部存在两种制度。③..这里,邓小平又将“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提法,改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使之更具有普遍意义。5月27日和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对台工作座谈会,也重申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此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便成为党和政府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

  ②参见《人民日报》,1981年10月1日。①参见《人民日报》,1982年12月4日。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①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9页。③《人民日报》,1984年4月29日。

  一方针的正式的概括性语言,也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4年6月22日和23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人时,全面阐释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如香港、台湾。”①至此,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正式形成。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继续发展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对于党和政府确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促进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大作用。1982年9月开始的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于1984年9月和12月先后草签和正式签署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6年6月至1987年3月,中葡两国政府进行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于1987年4月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海峡两岸的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后,两岸的交流与交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总之,和平统一祖国的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得到实践检验的同时,1984年到1987年,邓小平又在理论上进行了多次总结和阐述,进一步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一,说明了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原因。1984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时指出,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中国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中国人民能够接受,英国人民能够接受,香港人民能够接受。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香港人民不会接受,英国人民也不会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即使不发生武力冲突,香港也将成为一个萧条的香港,后遗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香港。所以,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①..

  第二,阐述了在实现祖国统一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的根据。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1997年后还要保持香港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中国要真正发达起来,接近而不是说超过发达国家,那还需要30年到50年的时间。如果说在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么在下个世纪的前50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离开了这个政策不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符合中国的切身利益的。所以我们讲‘50年’,不是随随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59页。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01、103页。

  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同样地,到本世纪末和下一世纪前50年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台湾。..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50年不变,那么到了后50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①

  第三,强调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把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视为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他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指出:“‘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10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主体地区是10亿人口,台湾是近两千万,香港是550万,这就有个10亿同2000万和550万的关系问题。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10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①他还在1987年4月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一国两制’也要讲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一些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成百年。另一方面,也要确定整个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否则怎么能说是‘两制’呢?那就变成‘一制’了。”②”

  第四,认为解决国际争端也可以用“一国两制”的办法。邓小平在1984年10月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说:“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③他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指出:“我认为有些国际争端用这种办法解决是可能的。我们就是要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过去,好多争端爆发了,引起武力冲突。假如能够采取合情合理的办法,就可以消除爆发点,稳定国际局势。”④

  第五,提出解决台湾问题不能排除使用武力。邓小平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当然,绝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因为我们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①

  邓小平上述五个方面的基本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使其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备的理论。

  五、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01页。①②③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03、219、96、68页。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6、87页。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整个中华民族统一大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一构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首次提出了在同一个国家内社会主义可以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思想;它创造了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新模式,使香港和澳门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它还为在世界范围内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邓小平提出这个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所广泛称道的创造性构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原因。综观“一国两制”构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以下几方面因素起了重要作用:①..

  第一,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对此,他在1984年12月会见撒切尔夫人时也曾说过:“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产如果考虑中国统一问题不从香港、澳门和台湾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那就不可能提出比较现实的能为各有关方面可能接受的统一方案。

  第二,考虑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直把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作是“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认为“台湾回归祖国、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②在邓小平看来,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然我们可以利用国内的公有制以外的其他各种经济成份,也可以开办经济特区,大量引进、吸收国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当然也可以在长时期内更大程度上保留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以便更多更好地利用它们的资金、技术、管理以及与西方的联系等多方面的优势,为大陆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可以说,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是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认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基本上与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深化同步,邓小平把开放政策长期不变作为论述统一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现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的根据,也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着眼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如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邓小平考虑较多的问题。1984年2月,他在会见布热津斯基等人时说:“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用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方式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如果不要战争,只能采取我上面讲的这类的方式。这样能向人民交代,局势可以稳定,并且是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①1984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挪威首相科勒·维洛克时还说:“为了完成现代化战略发展目标,国内条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件是全国上下10亿人口一心一意搞建设,不受任何干扰;国际条件是要求有一个和平环境。我们是根据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样的原则解决香港问题,也是根据这一原则力图用香港方式解决台湾问题。”①因此,也可以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也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总方针紧密相关。

  总之,“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为实现中国统一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看法和主张,使“一国两制”的构想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也更有现实可行性。有理由相信,“一国两制”的构想将在和平统一祖国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谢春涛: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法学博士]

  ①晓晴:《“一国两制”的构想与邓小平的思想特色》,《党的文献》1992年第1期,第24页。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