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7·7 对抗会失去朋友,结盟会失去独立性

  邓小平认为,中国处理同任何国家的关系,都应努力避免两个极端的政策:对抗和结盟。对抗会失去朋友,结盟会失去独立性。介乎两极之间最理想的方式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它的精髓是对任何一个国家都和平友好,但是又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才是对中国最有利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邓以极大努力先后结束了同美国、日本、西欧和苏联的敌对或隔膜状态。但对任何一方,邓都留有余地,不贴得太紧,更不抱成一团。中国同第三世界一向友好,但是不搞成“国际大家庭”。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主动要求中国当头,邓坚决不当。中国同亚洲的经济强国日本一衣带水,以亲密友好邻邦相称,但总不同它搞成“势力范围”。邓1979 年访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明显有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用意,但不打算加入美国“政治集团”。访问结束时,只发表联合新闻公报,而不发官方的联合声明,因为这样非正式些,约束力小一点。80 年代末同苏联改善关系,但是再不像60年代以前那样“同志加兄弟”了,为的也是独立自主。

  这种既交朋友又不过分亲热的态度,可不能理解成对朋友不忠诚,而是一种广交朋友又不丧失独立性的中国式外交谋略。

  等距离地对待朋友才能保持更多的朋友。对某一个或几个朋友过分亲密,势必令其他朋友不安,所以不利于广交朋友。如果中国同一个或几个要好的国家搞成一个什么集团,那就意味着同这集团外的其他国家割袍断交,不能再交其他朋友了,而集团内的盟友是否靠得住还是个问题。

  和朋友保持一定距离,反而更便于处理同朋友的关系。贴得太近,反受他人制约;使自己丧失许多主动性。相反,离得稍远一点,他还生怕你跑了哩,怕你跑到别人那里,加强了对手的力量。这样,你反而主动起来,用不着看朋友脸色行事。他有什么不对,你还可以批评几句。如果过于亲密,那就不好批评了,一批评就见外。

  保持一定距离,约束力小一些,自己的自由度也就大一些。虽然做了朋友,但有所保留,除了保留同第三方交往的权利,还保留批评你这个朋友,甚至在你很不够朋友时离你而去的权利。有所保留就可以自由来往,可以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什么都围绕别人转。

  感情上稍微亲密一点没关系,也是难免的,邓特别强调不能搞成有盟约的集团。结盟有三种情况:一是别人更弱,中国作盟主。这样可能得一些好处。但中国可作盟主的似乎只有第三世界,而对这些小兄弟,中国一向的态度是义务感大于权利感。再说这张牌在政治上也许有点份量,在军事和经济上就算不得什么。二是作盟员,别人比中国强大。中国加入这样的集团等于把自己绑在别人的战车上。上了别人的战车,失去自由不说,还要把自己的安全保障托付给别人。这意味着必须看别人脸色行事,一旦反目,就什么保障也没有。三是实力相当,做地位平等的盟友。在内部,义务和权利都是对等的;对外,你可以打我的牌,我也可以打你的牌,互相打牌,抱成一团。这看起来不错,但并非上策。上策是做朋友,但又保持一定距离,保留来去自由的权利。这样主动权就全在我手中。这边不够意思我可以稍微往那边靠靠,那边不够朋友我又稍微往这边倾倾。结果谁都怕中国离去了,别人打不了我的牌,我反过来可以不时打打别人的牌。

  不依附于任何人,会不会被孤立?如果中国弱小得一钱不值,势必如此。然而中国不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不可以被人忽视的。仅凭中国巨大的市场,就足以令许多国家放弃不得。当然有这些条件而不依附于任何人,要不被孤立,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谁都不要得罪。不得罪任何人,谁都交朋友,但谁也不依附,保持独立地位,结果会怎样呢?谁都想争取,谁都怕得罪。这样中国的分量就加重了,朋友也更多了。

  所以邓说:“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我们国家的政治分量就更加重了。这个政策很见效,我们要坚持到底”。(《邓选》ⅢP.162)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