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3·15 如果把中国东南沿海18000 公里的海岸线比作一张弓,那么自西向东横贯年陆8 省的长江恰如—支箭,目标是太平洋世纪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邓小平有计划地将传统的内向型经济转变成外向型经济。过去担心沿海不安全,把重点项目收缩到被称为“三线”的战略后方,邓则把目光投向沿海“前线”,致力于发挥沿海优势,以带动内地发展,谋求从沿海到内地的逐级开放。

  1984 年初,邓跑完沿海三个特区,回京后召来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要求他们明确实行开放改革的指导思想”不是收,而是放”。邓觉得原来的厦门特区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一年邓最大胆的行动是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这些城市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例如给前来投资和提供技术的外商以优惠待遇,使其有利可图;扩大这些开放城市的自主权,使其有充分活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这样做实际是为即将开始的全面经体改革铺展道路,体现了邓以开放促改革的谋略。

  4 个沿海特区加上14 个开放城市,差不多把整个海岸线串起来了。顺着这个思路,邓又提出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的设想。该设想1985 年初形成轮廓,计划分两步走,先搞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继而搞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邓设想有这5 个“区”再加上原来的18 个“点”,就可以构成一条从南到北足以影响全国、打入世界的沿海开发——开放地带。

  沿海(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发区)要起到打入世界、带动全国的作用,必须立足于外向型经济,即资金技术和产品“两头在外”,参与国际大循环,扩大出口创汇,同时加强与内地的联系,如共同开发资源,联合生产名牌优质产品,交流技术和人才等等。不过这一设想最初几年在深圳等特区并未兑现。特区人利用他们的优势,把大部分产品销向内地,这样特区成了外商打入中国市场的跳板,而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跳板。1984 年邓考察深圳等地时发现这一问题,提出由内向转外向的要求,认为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它的关就还没过,还不能证明它的发展是很健康的。之后,特区经过了一番转轨:利用引进的资金和技术,建立贸——工——农的生产体系,即按出口贸易的需要发展加工工业,按加工的需要发展农业和其他生产。到1987 年时,特区已有50%以上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如今广货是省内、省外、国外”三分天下”,各销1/3)。

  对特区的所有怀疑都消除以后,邓开始考虑开发海南岛,要把海南建成全国最大的特区。从外向经济的眼光看,海南是一块宝地。海南岛和台湾岛面积差不多,自然条件也相似,如同中国在南海面上的两只眼睛。不知为什么过去只考虑解放台湾,而让海南长期荒弃,致使两只眼睛,一只睁得亮亮的,另一只却暗然失色。和台湾的经济成就相比,海南的现状对社会主义的声誉很不利,对整个南部中国海域的开发和南海边防的巩固更是极大的失策。据专家计算,南海中国传统海疆内的油气储量约有450 亿吨,价值约合1.5 万亿美元,邻近各国在此先后井500 多口,每年采去油气上亿吨,而中国自己直到1990 年才有一处油田正式出油。南海还有38%的海疆达80 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被邻国分割,南沙共有320 多处岛礁,除国民党占据太平岛,大陆军队1988 年攻下水暑而外,其余均在外国手中。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主因是中国经济落后又内向,眼睛只盯住内陆,长期忽视沿海和海上开发,生怕农民多了一块自留地,而让大片的海疆落手外人。邓意识到开发海南是很了不起的大胜利,因为这是中国向整个南海进发的第一站。可是开发海南中央更没有钱,办法还是借鸡生蛋,以对外开放促岛内开发。其实周边诸国之所以在南海抢先,也是采取这个办法,例如越南早在70 年代末就同苏联达成共同开发近海油气的协作。引资开发要送一些好处给人家,但这总比被人抢占为好,自己要得一部分好处,更重要的是主权有保障。1988 年海南正式建省,如今岛内开放和开发已伸展到西岸的洋浦和最南端的三亚。1992 年岁首邓公南巡提出”大开放”的口号,形成沿海、沿边、沿江所谓”三边”开放的热潮。沿2 万多公里的内陆边境线,原来是禁地、边关,现在被一个个通商口岸和临时过货点串了起来,边贸事业方兴未艾。这一轮开放最引人注目的是以上海为龙头的沿江开放,一口气开放了12 个沿江口岸,还在23 个沿江城市办了100 多个开发区。邓特别强调上海的作用,他说槁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把上海考虑进去是他的”一个大失误”,后悔没有把浦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出来。1984 年把上海列入沿海开放城市,但那是一般化的。上海基础雄厚,有人才方面的优势。现在邓要把这张王牌打出去,开发浦东,利用上海作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邓认为这正是用沿海开发带动内地发展的一条捷径。如果把中国东南沿海18000公里的海岸线比作一张弓,那么自西向东横贯内陆8 省市的长江恰如一支箭,箭上了弦,目标自然是太平洋世纪。

  1991 年10 月英国《经济学家》载文称赞邓小平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战略:“现在中国南部沿海不仅经济搞活了,而且它是一个从东亚延伸到东南亚的中华民族网络的核心,这个华人网已使海外华侨成为该地区一股仅次于日本人的商业力量。金钱、工厂、管理人员以及贸易正在通过用语言和血统所开辟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沿海特区、开放城市和开发区已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连接的纽带,同时它又作为一条传送带,带动中国内地经济发展。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