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2·21 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邓小平把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喻为上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跳: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槁几年,跳上一个新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抓住时机上台阶强调的是一个速度问题。为什么高速度一定是跳跃式?哈佛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德怀特·H·帕金斯为邓提供了论证:“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增长速度波动幅度大是很正常的。70 年代台湾的工业年增长率最低为6.3%(1974 年),最高达25.6%(1976 年)。同一时期,韩国的工业增长率则在11.6%(1970 年)和35.7%(1973 年)之间波动。日本在取得长期的外贸顺差之前的五六十年代,工业繁荣与由外贸逆差引起的短期经济低增长经常交替出现。因此,中国工业发展速度的起伏应视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①

  但是跳跃式发展很容易使人想起50 年代的大跃进。1958 年和1959 年两年大跃进,中国的工业生产提高了110%。结果伤筋动骨,花了三年时间调整才慢慢恢复元气。80 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飞跃,1984 年至1988 年5 年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7%。结果经济”过热”,花了三年时间搞治理整顿。这两个“飞跃”是否有相似之处?邓作了否定的回答:后五年的加速发展尽管也带来一些问题,但与大跃进的问题性质不同,没有伤害整个发展的机体、机制,无非是票子发得多了一点,物价波动大了一点,而所取得的成绩则是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济上了新台阶,不错,可是那些“问题”能不能避免掉呢?邓的看法是:对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稳稳,一点问题也不出,要做到四平八稳,一点问题不出,除非不考虑发展速度。可是速度上不去,问题就更大了。

  在邓看来,能发展就尽量搞快些,出了问题再整顿,这样比四平八稳、不出问题的低速发展要好。这种谋虑的根据有三条:

  第一,出了问题再整,只要这问题没有伤筋动骨,就不会回落到起点上去,而是获得一个新的起点,登上一个新台阶,一起一落不蚀本。

  第二,经济上了新台阶,手头上的东西多了,出了问题也好解决。邓断言,如果不是前5 年跳跃一下,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3 年治理整顿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第三,不出问题的低速度要出大问题。”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邓选》ⅢP.375)而这样的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有问题的高速度比没有问题的低速度好,这充分反映了邓的“杀开一条血路”搞现代化的精神。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