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二、实现政局稳定的途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把一个混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有秩序的、进步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保证。我国稳定的政治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但是,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

  首先,现代化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①在这个社会变迁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层出不穷的现象。我国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经济差距拉大,地区差别加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民工潮涌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社会治安恶化,社会心理冲突,宗教问题与民族矛盾的存在..这些问题虽是社会进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成为引发动乱的根源。

  其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遇到了“左”和右的方面的干扰。一方面。“左”的思想流毒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有些人长期习惯于旧的体制和旧的思想模式,习惯于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观点看问题,动不动就想用搞政治运动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的社会问题,构成对改革开放的主要危害。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了对外联系与交往,在一部分人中滋生了向往资本主义、怀疑甚至否定社会主义的自由化思潮,成为干扰改革开放、影响政治稳定的另一危害因素。对此,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①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9页,第244页,332页,209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9页,第244页,332页,209页。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其三,西方世界一些人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确想把中国搞乱,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在我国1989年的政治风波中,他们这种陈腐落伍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体现得淋漓尽致。邓小平在1989年9月与李政道的一次谈话中也说到“西方世界确实希望中国动乱..美国,还有西方其他一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②

  总之,我国目前存在的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安定因素还很多,维护政局稳定并非易事。为了实现我国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理。邓小平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历史经验,提出的实现稳定的治国方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稳定是保证。这就是说,维护稳定的关键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变,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发展的条件,第一条需要政局稳定,第二条就是现行政策不变,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政局稳定是关键,政策稳定是保证。“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两个稳定,不变也就是稳定。”①他反复强调“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现行政策不能变,无论对内对外政策都不能变”②,“改革开放政策不变”,“要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一个字都不能动。”③在邓小平看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的千秋大业,是实现稳定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的奇迹,主要归因于政策正确,人民拥护,谁都不能更改这些政策,也改变不了;谁更改它,谁就会被打倒。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就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看,稳定为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基础。唯物史观历来认为,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载物”、“厚生”,民无“恒产”,因无“恒心”,“仓禀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主要问题是经济落后,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困,如果我国老是处于贫穷状态,它就“站不住”,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1984年10月,邓小平在谈到实现“翻两番”的战略意义时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大变化。我们对待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今后还要继续打击下去,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翻两番、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325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325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7页,156页,296页,89页,371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7页,156页,296页,89页,371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7页,156页,296页,89页,371页。当然我们总还要做教育工作,人的工作,那是永远不能少的。但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如果实现了翻两番,那时会是个什么样的政治局面?我看真正的安定团结是肯定的。”④1992年1月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说:“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⑤经济发展需要政局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为政局稳定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不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政局稳定是脆弱的、难以长久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缺一不行。就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改革与稳定也是相互统一的,维护稳定,并不是拒绝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生生之谓易”,“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因此,必须以变应变。邓小平历来反对以不变应万变,他主张“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不要拒绝变,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他大力倡导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与教育体制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因为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如果改革成功,会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①总之,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以保证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坚持“两手抓”,是邓小平“按照辩证法办事”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他提倡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治国方略。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诸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既要反右,又要反“左”等等。他还多次要求全党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4.排除来自“左”和右的方面的干扰。冲击、干扰我党的基本路线,造成政治不稳定的危险,既来自右的方面,表现为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来自“左”的方面,表现为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干扰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因此,邓小平坚决主张既要反右,又要反“左”。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倾向,邓小平主张,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维护稳定的政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他反复强调:“没有四个坚持,中国就乱了”。“不坚持社会主义,还有什么安定团结?”“只有人民内部的民主,而没有对破坏分子的专政,社会就不可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则是安定团结的思想基础。因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则问题,“不然的话,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乱的社会,就谈不上安定团结,什么建设改革、振兴中华,都将成为空话”。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对右的危害与政治不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认识和理解,而对“左”的危害与政治不稳定之间内在联系却往往忽视。邓小平在80年代和南巡谈话中多次指出,从历史上看,我们吃亏主要在“左”,“左”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危害在于“左”,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7页,156页,296页,89页,371页。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7页,156页,296页,89页,371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6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6页,50页,250页,156页。现实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反“左”。这种见解十分精辟。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和政治稳定之间关系的战略思考表现出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宽广胸襟和远见卓识,政治稳定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手段,而且与现代化战略目标融为一体,成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实现我国政治稳定的途径具有深远的时代指导意义。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