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二、“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的适度发展思想

  邓小平十分重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但是,他深刻地吸取我国在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上两方面的教训:1958年开始搞“大跃进”,盲目追求高速度,造成国民经济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其困难的教训和20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在速度问题的把握上,始终注意问题的两个方面,防止发生两种偏向。

  1983年1月,针对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4%)增长一倍的情况,提出:“总结历史经验,计划定得过高,冒了,教训是根深刻的,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今后还要注意。现在我们要注意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年度计划定低了,而实际增长速度高出很多,会产生什么影响?”②

  1984年6月,谈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说:“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③

  1985年9月,谈到“七五”计划规定的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时,他说:“7%的速度并不低。速度过高,带来的问题不少,对改革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利影响,还是稳妥一点好。”④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355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80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45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5、143、268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5、143、268页。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5、143、268页。

  1988年6月,在谈到在改革中保持生产的较好发展时,提出:“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当然太低了也不行。”⑤1989年6月,在平息政治风波以后,他提出:“经济不能滑坡。凡是能够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还是要积极争取,当然不要求像过去想的那么高。”①1992年1月,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时,也同时指明:“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②从上面列举一系列论述,可以看到:邓小平记取了两方面的历史教训,一贯主张我国经济应当“力争”、“积极争取”发展得快一点,但又反对追求不切实际的过高的速度。这个思想集中起来,就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就提出来的一个目标:“怎样做到既要搞得快点,又不要重犯1958年的错误。”③

  怎样在经济工作中既要发展得快点,又不重犯1958年追求不切实际的过高的速度的错误?这里有一个经济速度的合理的“度”问题。对此,邓小平提出“适宜的速度”、“适当的发展速度”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随便说的,而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之后,在制订“七五”计划时经过我们党认真研究提出来的。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一直面临着一个如何恰当地安排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1979年开始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对1980年至198J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安排,曾经发生6%还是8%的争论。邓小平认为,为了今后能够有一个比较好又比较快的发展速度,增长6%也可以。但是,如果到1982年、1983年,我们的速度不能够快一点,“我看交不了帐”。在1982年5月,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六五”、“七五”计划的设想时说:“五年至十年以内,经济发展速度只能每年增长4%,达到5%就了不起了,我们希望下一个十年也就是本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更高一些。”1983年1月,当发现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左右,大大超过了原定增长4%的计划时,邓小平及时指出:“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年度计划定低了,而实际增长速度高出很多,会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要抓紧调查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1984年10月,邓小平在谈到经济发展速度与翻两番的关系时说:“过去说,如果前十年平均增长速度能够达到6.8%,二十年平均增长速度能够达到7.2%,翻两番的目标就能够实现。看我们前十年的势头可能超过7.2%,因为前三年已经接近8%了。”由此他得出结论:“现在看翻两番肯定能够实现。”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我们党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七五”时期内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7%左右。邓小平肯定:“7%的速度并不低。”认为“速度过高带来的问题不少,对改革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利影响,还是稳妥一点好。”他对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确定的发展速度作高度的评价。他说:这是“总结过去七年的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确定一个适宜的速度,并通过‘七五’计划,为中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5、143、268页。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2、375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2、375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6页。国在本世纪内和下世纪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创造条件。”①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适宜的速度”的概念。当时为什么把7%的速度认为是“适宜的速度”?因为当时我国已经完成了1980年提出的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解决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任务,基本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六五”期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有把握达到10%。但是从1984年和1985年1月至7月,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22.8%。邓小平谈到工业增长速度太快时说:“听起来可喜,但有不健康的因素。”②所以,我们制订“七五”计划,经过对经济发展速度进行各方案的测算,按照“既是积极的,又是留有余地的”原则,把当时已经偏高的增长速度降低一些,规定“七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左右,工业和农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7%和6%。当时把这样的速度视为“转入正常的速度。”①邓小平在谈到“七五”计划时提出“适宜的速度”之后,以后又多次提出“适当的发展速度”的概念。什么叫“适宜的速度”或“适当的速度”呢?

  根据邓小平多次论述,可概括为两点:

  第一,适当的速度是从实际出发的切实可靠的速度。他一方面讲:“治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无论如何不能损害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不能使经济萎缩,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同时,又提出:“我们的一条经验是,发展顺利时要看到出现的新问题,发展要适度,经济过热就容易出毛病,总之,制定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②

  第二,适当的速度是能确保翻两番战略目标实现的速度。他说:“我们要力争在治理整顿中早一点取得适度的发展。”“什么叫适度?适度的要求就是确实保证这十年能够再翻一番。要按1980年的固定价格,没有水分的,还要把人口增长的因素计算在内。”③

  这两点集中起来看,适当的速度就是既能保证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又有客观实际可能的经济增长速度。

  还需要指出:邓小平主张的适当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当结合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条件来理解。第一,他主张对发展速度的安排,要瞻前顾后,根据不同时期的条件,要有不同的要求。他在1979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调整时,主张1980年。1981年两年的速度可以低一点,以便为后面的发展准备条件。但是“如果到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三年,我们的速度不能够更快一点,我看交不了帐。”在1982年谈到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时说:今后十年经济发展不会太快,因为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大多,各种比例失调。五年至十年以内,经济发展速度只能每年增长4%,达到5%就了不起了。我们希望下一个十年也就是本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更高些。第二,他主张经济的适度发展,还应当根据不同地方的发展条件来安排,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得更快一点。在1988年在谈到在治理整顿中“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时,就明确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在1992年初提出抓住时机,发展经济时,更明确地提出:“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得快点”。对广东、江苏、上海等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就提出了更快发展的要求。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0页。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下册),第976页。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下册),第98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8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4页。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