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邓小平系列合集

一、经济发展思想的主题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内容广博,多姿多彩,但它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这是确定无疑的。不过,我们不能一般地看待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论述,他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赋予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命题以创造性活力。不仅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以此为起点而展开,而且整个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也以此为基础而构建,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总结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切经验教训的归结点。

  1957年以来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成功的时候少,挫折的时候多。在这20余年时间里,总的看来,经济上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状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多大改善。邓小平认为,其总根源在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对内表现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工作重心仍停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不是以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则表现为自我封闭,自己孤立自己。此外,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也不对头,如无视生产力发展的本身要求,片面夸大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无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无视我国国情,制定的政策超越阶段;片面强调高速度,忽视质量效益,欲速不达;分配上吃“大锅饭”,尤其是由于“左”的思想指导,导致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这一切引发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1980年4—5月,邓小平在几次谈话中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①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他还针对“四人帮”鼓吹的“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论调,指出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他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像这样的话,他讲过多次。如果说,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那么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则是贯穿“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一根主线,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切经验教训的根本总结。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春,第312页。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新起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底子薄,人口多,其中80%以上是农民,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面临的最大问题。过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搬用苏联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走了不少弯路,经济发展很慢。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是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及其历史要求的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它是在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起来的,而这一切都是从发展生产力出发的。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①例如,他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他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为了发展生产力,原来的那套经济体制不行,必须改革。改革先从农村着手,因为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不发展,中国就不会有多大发展。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承包制人手,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当时很多人持观望态度。邓小平主张坚决尝试,允许观望。结果,农业发展出现了奇迹。随后,从1984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逐渐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及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和认识步步深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着眼,总结了我国历史上闭关自守带来的严重后果,提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他不仅倡导对外开放政策,还亲自制定对外开放的策略和步骤,第一步是建立经济特区,取得重大成功后,第二步是开放沿海城市,建立经济开发区,第三步是形成全国性的开放格局。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发展生产力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考虑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聚焦点。把握发展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这一中心论点是掌握邓小平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一把钥匙,只有紧紧地把握住这一中心论点,才能使其他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到解答,比如: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了解放生产力,因为传统的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为了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就没有希望。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因为它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过去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不适合我国的生产力水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为平均发展不可能,过去槁平均主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大败笔,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生产力才能迅速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因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进一步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充分表现了他思考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思维,也是他能够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传统禁区的重要根据。“三个有利于”标准解决了长期困惑束缚人们思想和手脚的所谓姓“社”姓“资”问题的争论。例如,对市场经济问题上,传统观念上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目的,市场与计划不过是发展生产力的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从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通过对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重新确认了经济建设是我党一切工作的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到党的政治路线的高度规范了它的地位,从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高度规范了它的作用,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高度规范了它的意义,使之成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贯穿主线,我国经济建设的理论、目标、步骤、布局也是按照这条主线逻辑展开的。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