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大国崛起(图文版全集)

首页 > 大国崛起

第二章 独立风云

  第一节 在这个大陆上.不应当有人称为新英格兰人、纽约人等,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美利坚人。

  18世纪时,北美英属殖民地人口增长很快,1702年的27万人,到1770年已接近220万人人,大约每过25年翻一番,殖民地一片人丁兴盛,事业发达的景象。然而就在此时,殖民地的人们与英国老东家的关系却日益紧张,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英国国王曾规定:殖民地的自由居民对涉及他们的立法有发言权,也就是说殖民地居民的权利得到了部分承认。但是,殖民地毕竟是殖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殖民地与大英帝国之间的裂痕逐渐显现。

  在乔治三世的时代,这位年轻的英国国王血气方刚,他的观点是:“不但要统而且要治。”

  1763年,英国在与法国争夺殖民地的七年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当以英国人自居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居民为此庆祝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不祥之兆,一系列矛盾将接踵而来,将原本汹涌却少为人知的暗潮卷到海平面之上。

  战争给了英国胜利,也给了英国巨债——1.3亿英镑,是战前英国外债的两倍。英国人原本想在国内解决问题,但加税的要求一提出就引发了一系列骚乱。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海外殖民地,特别是美洲大陆,他们试图从那里筹措殖民地防务和管理开支。

  英国首相兼财政大臣乔冶·格伦维尔说:“从殖民地取得某些收入是必要而又正当的。”他的提议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

  1764年,英国颁布《糖税法》,对过去每加仑征6便士的外国糖蜜税减为3便士,但撤销各殖民地原享有的某些免税待遇,对输入美洲的外国食糖和奢侈品(如酒、丝麻)收取附加税。

  1765年,英国颁布《印花税法》,这是首次出现在美洲英属殖民地的新税种。但这个新生事物来势汹汹,举凡报纸、证书、票据、期票、债券、文告、历书及一切印刷品、小册子、法律文件,都得贴上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税票,甚至连结婚证书和扑克牌都得交印花税。在新税种面前,新大陆上所有的英国臣民人人难逃。

  英国当局声称,征收这两种税都是供当地的防卫与安全之用,但此举却没有征求殖民地人民的意见。

  再没有比这更令殖民地人民愤怒的了,根据英国传统,财产是和生命与自由紧密相连的,如没有本人同意或他所选代表同意,无人可以侵犯他的财产。殖民地普遍认为,殖民地的权力来自英王特许而不是英国议会,而且殖民地在英国议会没有代表,因此英国议会无权对殖民地直接征税。要征也得殖民地议会说了算。

  当时的北美英属殖民地到处流传着一句话:“无代表而征税乃是暴政。”此话出自一位叫詹姆斯·奥蒂斯的政治家之口。此君出身律师,曾是英王在附属海事法庭上的总辩护律师。七年战争期间,英国政府为了增强收入,大力整顿海关,颁布“搜查令状”,授权海关官员可以闯入任何人的房屋内搜查走私物品。

  这一法令遭到人们普遍不满,詹姆斯·奥蒂斯愤而辞职,并公开在法庭上反对“搜查令状”,他认为这些法令粗暴地践踏了人民的自由。他说:“英国自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一个人房屋的自由。一个人的住宅就是他的城堡,只要他安分守己,他在城堡里就应当得到像王子一样的保护。”

  奥蒂斯后来败诉,但迫于民众压力,英国政府撤回了“搜查令状”,奥蒂斯也成为殖民地人民心中的英雄。

  在当时诉讼程序中有一位25岁的年轻人,叫约翰·亚当斯,他成为日后美国第二任总统,他满怀敬仰地说:奥蒂斯是“一团火焰!……美国独立就是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候诞生的;爱国者和英雄的种子就是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候播下的。反对大不列颠蛮横无理要求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候发生的。”

  奥蒂斯也引起了某些人的忌恨,1769年,一个英国军官在奥蒂斯头部猛击一拳,使他得了精神病。但奥蒂斯影响却日益扩大,他的话广泛流传,常被引用,这已经预示着英国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殖民地的自主意识日益强烈,北美大陆的斗争即将到来。

  而此时,英国的政府一些做法进一步扩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七年战争中,英国国王曾许诺,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分给殖民地官兵作为奖励。但是战争结束了,英国政府为了酬答印第安部落的帮助,乔治三世的一纸诏书就将曾经的诺言吹到九霄云外,他说:“严禁朕之所有忠良臣民在该地区购买土地或定居”。

  说话不算数本就让英属殖民地人民不痛快,此时又出现了驻军问题。为了有效防御法国人,也为了达到有效控制殖民地的目的,英国政府在殖民地加大了驻军力量,英国议会还通过了《惩治叛乱法案》,要求有英军驻扎的地方当局要提供军营用房,并供应各种日用品和每人每天5品脱的啤酒,或1\4品脱的糖蜜酒。

  大英帝国的种种做法促使北美的殖民地走向联合与觉醒。

  1765年为了抵制英国制定的《印花税法案》,有9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召开反《印花税法案》大会。也就是在这次会上,克里斯托弗·加兹顿使用了“American”(美利坚人)的概念。

  加兹顿在演说中宣称:“在这个大陆上.不应当有人称为新英格兰人、纽约人等,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美利坚人。”

  虽然会上存在争议,因为有些人认为自己是纯正的英国人,而这次大会的本意不过是团结起来,对付英国政府的不合法举措,与“美利坚人”有什么关系?

  但是很快,“美利坚人”这个理念传遍了十三个殖民地。

  殖民地人民追求自治与英国政府企图加强控制的矛盾,成为独立战争爆发前美洲殖民地历史最为引人注目的政治问题。

  第二节 “难道生命如此珍贵,难道和平如此甜蜜,以至于非要用镣铐和奴役去换取它们?我不知道别人何去何从,我的抉择是:不自由,毋宁死!”

  在1765年底,一个被称为“自由之子社”的秘密组织在波士顿诞生。其领导人是塞缪尔·亚当斯等人,这一组织发展很快,不久各殖民地几乎都有了类似的组织。

  在“自由之子社”的领导下,城市居民放火焚烧成堆的印花,抢劫海关官员们的家,并迫使印花代售商辞职,1766年,《印花税法》宣布撤销。消息传来,十三殖民地一片沸腾,据记载,当时“灯火辉煌、篝火处处、彩坊林立、人群熙熙、火花满天,诚美洲之空前情景也。”

  但英国议会并不打算就此罢休,撤了印花法的当天,他们宣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绝对有权制定管理和控制殖民地的法律。在1767年,又通过《汤森法》,凡是殖民地人们普遍购买的英国产品都要抽重税,而海关官员的工资则取决于他们从殖民地商人身上榨出多少油水。

  面对这一情况,殖民地干脆抵制英货,虽然人们喝不到高级茶叶,买不到时尚的用品,但是本土工业却因为得自力更生而发展起来,英国出口下跌了38%。

  英国议会派出英国军队对付特别不听话的波士顿。1770年3月5日,英军向一群聚集的当地人开枪,死5人,伤若干人,被称为“波士顿惨案。”这一事件激起了波士顿居民的反抗。有1万多人参加葬礼,之后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就在这一天,英国议会被迫再次让步,撤销汤森税,只保留对茶叶的重税。此后两年,局势表面平稳,其实暗流汹涌。

  英国于1773年为了帮助东印度公司摆脱财政困难,允许其在北美殖民地销售茶叶,并对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进口税。反英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东印度公司垄断殖民地的茶叶市场,因而掀起了新一轮的反英浪潮。

  1773年12月16日,一群自由之子假扮成印第安人闯进波士顿港口,将堆积在东印度公司货船上的342箱茶叶扔进了大海里,使波士顿港变成了一个“大茶壶”,故名“波士顿大茶会”。

  虽然手段激烈,但是此时的殖民地人们并没有与英国彻底决裂的意思,他们只是认为英国议会无权干涉殖民地的内部事务。人们仍忠于英王,只是希望“伟大的国王”给予自己大

  一些的自治权。

  但在乔治三世和议会看来,这已经是大逆不道的叛乱行为了。英国本土的政治家们普遍对新大陆的人们不理解,没有代表权就不能征税?英国下辖的领土很多在议会都没有代表,不都在交税,谁也没因此造反呀!而且为了保卫他们免遭法国人的进攻,大英帝国的忠勇将士不是还在保卫殖民地的边界吗?他们怎么能如此忘恩负义!?

  一些官员向国王和议会陈述:殖民地的人们是“粗俗、无法无天的懦夫。……大炮一响就能使他们落荒而逃……”

  当然也有一些头脑清醒的人看出了其中的危机,埃德蒙·伯克就警告英国政府:武力只能逞威于一时,“一个永久处于在被征服状态的民族,是无法治理的。”但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主流意识,从国王到百姓,大多数人对此都是一笑而过。

  国王和大臣们认为对于美利坚应该给予的不是自治,而是教训。

  国王那位傲慢的首相诺斯勋爵曾经说:“我决不能接受一切人生而平等这种荒唐的见解。”作为英国首相,他决不允许那些殖民地的人们挑战帝国和他本人的权威。

  1774年,英国议会连续通过了五项强制性法令,也就后来被称为“不可容忍的法令”,规定受马萨诸塞指控的英国官员只能在其它殖民地或者英国受审,英军可强行在马萨诸塞的空屋、谷仓或其他房屋中驻扎,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将13个殖民地以西的俄亥俄河流域和伊利诺伊的土地划归魁北克。

  首相先生干脆下令说:“新英格兰的各个政府已处于叛乱状态”,必须予以摧毁。

  随后,英国派遣4个团的兵力抵达波士顿。英国的步步紧迫使殖民地的反英斗争变成了一股不可遏止的潮流。

  在费城有一座建筑,被美国人视为圣地,那就是卡彭特斯大楼。1774年9月5日至l0月26日,各殖民地的55名代表,在这里举行了第一届大陆会议。

  这次会议是针对“不可容忍的法令”而召开。但是代表们刚开始并不团结,他们第一件要争执的事竟是由谁来做开幕祈祷。来自弗吉尼亚的代表帕特里克·亨利劝解道:

  “在弗吉尼亚人、宾夕法尼亚人、纽约人和新英格兰人之间的区别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我不是一个弗吉尼亚人,我是一个美利坚人。”

  在这次会议上,大陆会议通过了马萨诸塞提交的决议,宣布殖民地人民有“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而“不可容忍法令”是不公正和不合法的。

  不过此时无人公开倡导“独立”,大陆议会还通过给英王的请愿书,希望在英帝国的体系内获得充分的自治地位。

  对局势的发展,英国国王看得远比大陆会议的代表们更为严重,乔治三世认为形势已无可挽回,现在应当由武力来发言了,他说:“新英格兰的那些政府现在处于叛乱状态,必须用战斗来决定他们是属于这个国家还是独立”,“殖民地不是投降就是胜利”。

  1775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把十三个殖民地与英国以外的国家间的贸易予以断绝。

  而在此时的弗吉尼亚,行政长官帕特里克·亨利敦促议会向民团提供装备,他发表演讲:

  “……战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北方吹来的下一阵大风将给我们的耳朵带来响亮的武器撞击声!我们的弟兄已经上了战场!为什么我们还站在这里不动……?

  “难道生命如此珍贵,难道和平如此甜蜜,以至于非要用镣铐和奴役去换取它们?我不知道别人何去何从,我的抉择是:不自由,毋宁死。我镣铐的锁链声早已响彻平原。战争不可阻挡——让它来吧。我愿重复此句,让它来吧!”

  在他的听众中,有一位代表,他的名字是华盛顿。

  亨利后来虽然成为弗吉尼亚州的第一任州长,并两度担任州长,但他的地位和名声主要来自这篇慷慨激昂的演说。在他演讲三周后,独立战争打响了第一枪。

  在离五月花号登陆不远处,有一个叫做莱克星顿的小村。小村中矗立的一座铜像吸引着每一位后世的来访者。他一身平民装束,却手握步枪,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莱克星顿被称为“美国自由的摇篮”。这个粗壮憨实的民兵铜像同端庄秀丽的自由女神雕像一样,被追求自由的人民所敬仰。

  1775年4月19日,一队英军奉命前往马萨诸塞的康科德摧毁当地民兵的军需库,并逮捕反英领导人约翰·汉科克和塞缪尔·亚当斯。但这一行动被人发现。当英军途经莱克星顿的时候,约翰·帕克上尉和70名“—分钟民兵”(能够在一分钟内做好战争准备)已严阵以待。

  英国人喝令这些人马上解散,这时一声枪响,双方发生交火,英军给当地民兵造成8死10伤。二百多年来,一直没有查明到底是谁打的第一枪,不过正是这一枪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随后,各地的民兵纷纷赶到,沿途狙击英军,当英军撤回到波士顿时,伤亡达270人,此后又被围困长达9个月,直到1776年才撤到今天的加拿大。

  1836年4月,美国哲人爱默生在他的诗句中写道:湍流之上粗糙的拱桥边上/他们的旗帜在四月的微风中舒展飘扬/从戎征战的农夫/打响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枪。

  枪声响起,震动了13个殖民地,人民纷纷拿起武器,为独立自由而战。反对英国的武装行动很快席北美的广大地区,史称“独立战争”。

  第三节 被杀死者的鲜血及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离的时候了。

  一个殖民地人士在1775年7月写道:“你不论旅行到全国的任何地方,你都会看到居民们在进行训练、制造枪机、铸造迫击炮和炮弹并进行射击,制造火药。”

  莱克星顿之战后不久,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亨利再次大声疾呼:“战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我们的同胞已经走上战场了!”

  议会同意开战并组建“大陆军”,他们委派华盛顿为总司令。

  北美大陆风起云涌,但人们的思想依然很混乱。在威廉斯堡,两个人在讨论动荡的时局,一个说:“我打算回家去(回英国)。”而另一个则淡淡地说:“我已经在家里了”。

  战争已经开始,却仍有许多人对与英国和解抱有幻想。在杰斐逊起草的《关于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的公告》中,也说“并不怀有野心,想要同大不列颠分离和建立独立国家。”

  在7月8日的致乔治三世《最后的请愿书》中,急切希望恢复与英国之间的“原有和谐”。

  甚至在华盛顿的麾下,军官们在就餐时还要为乔治三世的健康干杯。看来,反英人士还没有下定脱离英国独立的决心。

  就在莱克星顿战斗打响后9个月,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发表了他的小册子《常识》。这本仅有几十页的小册子在独立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托马斯·潘恩,1737年生于英国的一个贫苦家庭,干过许多种职业,包括女式内衣。他对社会的贫富不均深恶痛绝,因此,他把自己的名字写成“Pain”(痛苦)。

  1774年经富兰克林介绍,潘恩移民到北美殖民地。在这块土地上,他找到了归属感。他到达北美一年半的时候,莱克星顿的小村就响起了反对英国当局的枪声。

  潘恩认为,这场战争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要反对英国执政当局的种种经济盘剥,而是要争取殖民地的完全独立。

  在他的宣传论著中,潘恩打破了人们对英王乔治三世的幻想,揭露了英国政治的腐败,号召北美人民尽一切努力,寻找新的出路,建立一个独立的新国家,为在欧洲遭到“放逐”的“自由”营造一个“避难所”。潘恩写道:

  “北美的真正利益在于避开欧洲的各种纷争,如果它从属于大不列颠,被当作英国政治天平上一个小小的砝码,它就永远摆脱不了那些纷争。”

  “被杀死者的鲜血及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离的时候了。甚至上帝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设置这么远的距离,也有力地而且顺理成章地证明,英国对北美行使权力这点决不是上苍的意图……”

  “如果你遭了殃,你还能同凶手握手言欢,那么你便不配被称为丈夫、父亲、朋友和情人,并且不管你这一辈子的地位和头衔如何,你都是个胆小鬼和马屁精……”

  小册子在广大人民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潘恩的思想和名言被人们奔走相告:“啊,你们这些热爱人类的人!你们这些不但敢反对暴政而且敢反对暴君的人,请站到前面来!”

  潘恩在自己的作品中呼吁:“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我们就有希望得到光荣的结果。胆小怕事,屈膝投降,其结果只好悲惨地接受各种灾祸。”

  “在十四世纪,英军全体将士对法兰西王国进行一番洗劫之后被赶回,吓得目瞪口呆。而这番英雄业绩只是由一位叫贞德的妇女率领拼凑的散兵游勇所干的。但愿上天也启发新泽西的某个女子去鼓舞她的同胞奋起,拯救她受苦受难的同胞,使他们免遭蹂躏劫掠之苦。”

  潘恩写道:“专制制度就像地狱一样,是不容易打破的,但我们可以欣慰的是:斗争越是艰巨,胜利就越光荣。”

  潘恩喊出了许多人想喊而没有喊出来的话:“独立”,“独立”。

  这个小册子成了人民内心思想的表述,在当时的北美殖民地广泛流传。在两三个月之内,“独立”这个原本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词成为每个北美人的口头禅。独立战争的民兵们很多人口袋里都藏着潘恩的小册子《常识》。

  华盛顿曾非常诚恳地说:“《常识》使得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立和自由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沸腾起来,我们不能屈服作奴隶,不能任人压迫和宰割,我们决心与这样一个不公正和不道德的国家断绝—切关系。”

  华盛顿将军在写给朋友约瑟夫·里德的信中这样说到:托马斯·潘恩《常识》中正确的原则和无可辩驳的推理让所有人对独立的正确性深信不疑。

  在福吉谷的战场上,华盛顿将军下令给士气低落的军队宣读《常识》,因为将军认为它有檄文的力量。

  《常识》在只有250多万人口的北美殖民地很快就发行了50万册,但作者潘恩却没有因此收入分文,依旧清贫。因为他拒绝接受任何稿费或版税,只为了这本书能够低价印发,得以让并不富裕的人民广泛购买和阅读。

  他的目的达到了,在《独立宣言》发表之前,他已经通过自己的著作,让《独立宣言》将要表达的思想变成了人人理解的“常识”,普遍地深入民心。是潘恩的言论坚定了大陆会议代表们的决心,是《常识》加速了《独立宣言》的诞生。

  1776年6月7日,理查德·亨利·李在大陆会议提出一项决议,要求宣布13个殖民地应当是自由和独立的。

  第四节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人在被创造出来时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

  1776年6月10日,大陆会议指定一个委员会起草《独立宣言》,由托马斯·杰弗逊执笔。

  6月11日至28日,在杰弗逊费城住所的二层楼上就着一个简单而又轻便的写字台,写下了这份文件。7月4日,文件正式公布,这就是影响深远的《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其实是三个部分,一是基本政治原则,二是英国人做了什么,三是我们要做什么?

  宣言列举了英国王权对殖民地人民实行专制统治的种种恶德暴行,申诉了追求独立的充分理由。并从政治原理上指出,政府统治的合理性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政府只有在能够保障人民正当权益的时候,才是需要的。

  人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神圣不可剥夺的,拥有这些权利的人是生而平等的。一个政府对这些权利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有权废除这一政府以建立新的国家。而英国殖民当局就是这种必须废除的政府。

  《独立宣言》庄重的宣布:“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人在被创造出来时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

  杰弗逊肯定所有的人都享有天赋的权利,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力,人们才设立政府。而乔治三世“一个如此罪恶昭彰的君主,其—切的行为都可以确认为暴君.实不堪做一个自由民族的统治者。”

  正是由于乔治侵犯了这些天赋人权,才使各个殖民地力求成为“地球上的国家之一,自然法和上帝法认为它们该享受独立和平等国家。”

  马克思评价《独立宣言》是全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

  在费城独立广场上有一座两层的红砖楼,楼顶上耸立着白色的尖塔。这座建筑就是著名的独立大楼。

  1776年7月4日,楼顶尖塔上的大钟敲响了,钟声是一个信号,告诉聚集在独立厅外的民众,《独立宣言》通过了。这口大钟因此被称为自由钟。

  在闷热的独立大楼内,一群神情坚毅的人们在《独立宣言》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而此时,在不足100公里外,大批英军正在陆续集结,不久达到3万人,准备大举进攻纽约。

  《独立宣言》在纽约宣读后,成群的市民冲到广场上,捣毁了乔治三世的塑像,然后把它熔成的1.8吨铅,再制成子弹。

  在一片战争气氛中,《独立宣言》给独立战争,给未来的美国确定了战斗目标。

  在殖民地人民的武装斗争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摆脱英国王权的统治,争取殖民地的自由和独立。”

  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独立事业在写作《独立宣言》的时代,还是命运未卜的。《独立宣言》的签名人之一本杰明·拉什在老年时喜欢讲一则轶闻。

  1776年7月4日,当时大陆会议已经修改完成《独立宣言》,刚刚送交印刷,拉什无意间听到了另外两位《独立宣言》签字人的对话,一位是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哈里森,另一位是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格里。

  哈里森对格里说:“格里先生,如果我们为现在所从事的事业而被绞死的话,那时我的情况会比你有利得多。我身胖体重,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咽气,而你身躯轻盈,到时候可得在空中晃荡一两个钟头才会死去。”格里微笑了一下,但马上就恢复了修改《独立宣言》时那种庄严肃穆的神情。

  当时,如果美国独立运动失败,参与这场运动的重要分子是要被英国殖民统治者送上绞刑架的。只是这残酷的现实在这些追求自由的爱国者眼中只不过是云淡风清的玩笑。

  这则轶闻表明,参加独立革命虽然有致命的风险,但这项事业还是让参与者具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和义无返顾的勇气。这些人彼此保证:要把“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的神圣荣誉”献给北美独立事业,贡献给伟大的理想——“平等”和“自由”。

  在《独立宣言》上签名有上绞架的风险,而率领军队跟英国对垒的风险就更大了。承担风险最大的人,胜利后当然应该获得最大的荣誉,这就是华盛顿起初声望的由来。

  7月9日,华盛顿接到《独立宣言》的正式文本后,激动异常地下令向全军宣读,华盛顿告诉将士们:“《独立宣言》将进一步推动每一位军官和士兵以忠诚和勇敢来行动,领悟到现在在上帝的统辖下,国家的和平与安全将完全取决于你们手中武器的胜利。”

  华盛顿不是拿破仑那种天才横溢式的将领,但他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坚定信仰,这使他屡败屡战,直到最后的胜利。

  第五节 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华盛顿早年参加七年战争,官至弗吉尼亚民兵中校,虽然不是职业军人,但他熟悉北美大陆,精通作战指挥,而且他了解英军的作战方式,这也是大陆会议任他为总司令的原因。正如约翰·亚当斯所说:

  “在我心日中只有一个人适合这个重要的职务,他就是来自弗吉尼亚的华盛顿先生。就他作为一位军官的才干和经验而论.就他巨大的才能和卓越的品格而言,他定能赢得人民的赞同,团结北美各殖民地,共同奋斗。”

  但是新生的美利坚面临的对手却是最强大的国家,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是唯一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北美英军投入兵力达9万多人。

  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美利坚都只是一个小不点,与英国相差不止一个等级。在华盛顿赴任的时候,发现部队不仅良莠不齐,未经训练,而且缺乏弹药,全军弹药只有32箱,人均9发子弹,不够发起一次战役。许多新兵的武器只是一把铁锹、铁镐,或者是一把绑在木杆上的镰刀!

  士兵们别说按期拿到军饷,还常常饿着肚子。不满的情绪在军中滋长,人们经常大打出手,并且不愿续签从军契约。而在高级将领中,有些人忌妒华盛顿,散布流言攻击他,在战场上见死不救。

  华盛顿说:“这样一种肮脏、唯利是图的情绪弥漫着整个军队,任何可能发生的灾难就都还会让我感到奇怪。”

  华盛顿为此忧虑:“要走的路到底有多远?路途上有多少坎坷和荆棘?我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吗?”

  但华盛顿并没有拒绝人民赋予他的责任,这位曾在七年战争中与法国人作战的指挥官,拒绝接受每月500美元的薪金,带着没有受过多少训练的民兵走上战场。而华盛顿夫人和华盛顿之子都曾亲往军营慰问部队,激励士气。

  1776年7月,英军统帅豪将军致函华盛顿,由于英国不承认大陆军,所以豪在信中以“先生”而不是“将军”来称呼华盛顿,这其实是不承认美国的独立,并把美军置于叛军的地位。华盛顿拒绝了这封信函。他表示任何与他的公职有关而又不写明这一公职的信函,他本人及其下属一概不能接受。华盛顿以此捍卫美国和大陆军的尊严。

  英国信使只好口述信函内容:希望大陆会议和美军表示忏悔,求得英王宽恕。面对军威鼎盛的英军,华盛顿冷冷地说:“没有犯下错误的人是无需得到宽恕的。”

  8月,英军将华盛顿的军队包围在纽约城中。大陆军面临着严峻挑战。华盛顿此时犯了一个错误,他分兵两处与英军作战,局势不利。

  尽管华盛顿一再激励士气,他说:“生命攸关之际,我们要像一个人,一个战士一样撤离。”但美军依然损失惨重。在9月15日,英军开始进攻时,美军开始溃散,华盛顿非常愤怒,他站在溃逃的人群中,试图用马鞭把士兵赶回阵地,但没有成功。

  1776年11月,是华盛顿和美军最艰难的岁月。三个月内,华盛顿丢失纽约和长岛,19000部队因为逃跑、伤亡和服役期满,只剩下不到6000人。年底,大多数士兵根据契约将回家,北美的独立的美梦似乎就要破灭了,人民开始绝望。

  华盛顿的内心为此而煎熬,但他决不轻言放弃。

  跟着华盛顿南征北战的托马斯·潘恩在华盛顿的要求下写出一组雄文《美国危机》,他告诉士兵:“考验人们灵魂的时候到了。……只有在此时经得住考验的人们,才值得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爱和感激。……暴政同地狱一样是不容易被征服的。但是我们可以以此安慰自己:斗争越艰苦,得来的胜利就越光荣;得来的胜利越容易,赢得的尊敬就越小。”

  美军士气为之一振。就在大多数美军按契约规定就要解散的时候,华盛顿发动了一次大胆的反攻。在寒冷的圣诞之夜,华盛顿在另一位将领不服从命令的情况下,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带领2400名官兵横渡特拉华河,突袭新泽西的特伦顿,穿着破旧单衣的士兵们在寒风中疾行,有两人被冻死。

  但华盛顿的行动达到了突发性。后来成为美国第五任总统的詹姆斯·门罗中尉拼死夺取英军炮兵阵地,战局呈一面倒,毫无防范的黑森雇佣军乱做一团。此役黑森军被俘千余人,而美军的代价只是2死5伤,伤者中有日后的门罗总统。

  接着华盛顿又在普林斯顿给了英军狠狠一击。

  奇袭特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胜利,虽然没有根本改变独立战争的形势,但是扭转了大陆军一直打败仗的不利局面,粉碎了英军速战速胜的迷梦,它像黑夜中的一道闪光,给美国军民以胜利的希望。

  被视为欧洲最杰出统帅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称这两次战役是“军事编年史上最光辉的成就”,还送给华盛顿一幅肖像并题词:“欧洲最年长的将军致世界上最伟大的将军。”

  约翰·亚当斯后来说:“从此人们不会再怀疑:一颗耀眼的将星正在冉冉升起,美洲和欧洲将会看到,震惊世界和改写历史的必定是这位谦逊质朴的将军。”

  在此后的岁月里,华盛顿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他要求改设常备军,训练部队,改进后勤,和士兵同甘共苦。他避免与英军主力硬碰硬,采取更为积极而灵活的战略战术,像个耐心的北美老农小心侍弄自己的土地一样,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敌我力量的对比。

  而在此时,另一位伟大的战士在另一个战场上厮杀着,那里没有枪林弹雨,只有衣香鬓影和美酒鲜花,但对美国来说,其意志并不下于华盛顿将军的沙场血战。

  在独立战争期间,年届七旬的富兰克林大部分时间留在欧洲大陆,这位闻名欧洲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为大陆军购买军火、商谈借款,装备投入战斗的民船,说服其它国家与新生的美国结成政治或经济同盟。这个老印刷工以国务活动家的才能赢得了法国的尊敬。

  一位后来的美国作家写道,富兰克林到法国还“不到一个月,举国上下都知道了这位老人。从比利牛斯山脉到默兹山,小贩叫卖着他的版画肖像和半身塑像。所有的鼻烟盒和剃须器皿为了时髦也必须印上这位‘自由使徒’的和蔼形象。美丽动人的女士们戴着富兰克林手镯和耳环。举国上下都为富兰克林而发狂。”上流社会安排无穷无尽的大餐小宴恭请他莅临。

  但对富兰克林而言,所有这一切只要有助于他的政治活动,都是乐于接受的。像战场上的华盛顿一样,富兰克林也是在为祖国服务,只是战线的构成不同。

  富兰克林与法国大哲学家伏尔泰在社交集会上进行了热烈的拥抱,这一拥抱赢得了所有在场者的热烈掌声,也许人们是因为这两位伟大文化人士的历史性会面,但实际上这可以看作是法国启蒙理性精神与美国自由理念的亲密融合。后来在制宪会议上能够看到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理论,社会契约思想,乃至分权理论的影响,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是法国政府认识到帮助美国,有可能使法国从英国手中夺回世界政治经济领导权的话,那么富兰克林的才干可能发挥不出如此绚烂的光华。

  1778年2月6日,法美友好条约就在巴黎签订,四个月后法国就向英国宣战。法国向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补给。

  1780年6月,西班牙向英国宣战。

  独立战争演化成了一场国际战争,改变了大陆军孤军奋战的不利处境,使英国陷入了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一些来自欧洲的优秀军事指挥家也出现在大陆军中,比如法国的拉斐特候爵和普鲁士的冯·斯图本男爵。

  拉斐特来到美国时只有19岁,他不要任何薪俸,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为美国寻求军事上的帮助,华盛顿视他如子,士兵们则用“弟兄们的好朋友”来称呼他。美国独立后,他曾两度访问美国,受到美国政府和人民凯旋式的欢迎。1805年,托马斯·杰斐逊任命他为路易斯安娜州州长,这位法国英雄没有接受。

  冯·斯图本男爵是要求严苛的杰出军事教官,他对华盛顿的民兵们实在是不满意,曾经一再表示受不了这些“笨蛋”,但他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整天骂骂咧咧地操练北美大兵们,训练出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军队。拉斐特和斯图本这些欧洲志愿军对独立战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781年,华盛顿率法美联军取得约克敦大捷,英军投降,投降队伍长达两公里,两边一侧是美军,另一侧是法军。队列中的英军泪流满面,他们奏起了一首流行歌曲:《世界变得天翻地覆》。

  是的,北美大陆已然天翻地覆。

  经过七年苦战,1782年11月30日,英国政府宣布停战。胜利的美洲殖民地派代表团前往巴黎,与英国代表团谈判。

  1783年9月3日,在英国代表团的驻地,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双方的仇怨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大。独立的美国获得了英国的承认,从此拥有了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地位,英国还同意美国领土包括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广大地区。以此为条件,英国也可依然保有在美国市场上的一些重大利益,英国人认为可以借此拆开美国与法国之间的联盟。一位欧洲外交家评论说:“英国人买来了和约而不是缔结和约。”

  巴黎和约所确认的独立使美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华盛顿就此写道:

  “美国的公民正置身于一个令人最为嫉妒的良好条件之下。他们作为这一整片物资丰富、生活便利的大陆的唯一地主和所有人,现在已经被刚刚签订的令人满意的和约承认,拥有绝对的自由和独立。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舞台中的演员。上帝让这个舞台成为展示人类伟大和幸福的特别所在。”

  1783年11月2日,也就是《巴黎公约》签订的两个月后,美国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发表“告别辞”:

  “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想到这一点只能激发起我们的惊叹和感慨之情。而美国军队在长达8年的时间内几乎忍受了所有可能的痛苦与挫折,他们所代表出来的无与伦比的坚韧精神正是一个永恒的奇迹。”

  “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为了这场战争,将军已然白发苍苍,在一次向部队宣读文件时,他不得不请求部下的原谅,允许他戴上眼镜来为将士宣读。所有的部属都为之热泪盈眶,因为大家都知道将军为了独立已奉献了所有,不仅是大量的财产,不仅是美好的年华,甚至连爱子也病逝于军营。

  解甲归田的将军异常高兴地给拉斐特候爵写了一封信:“亲爱的侯爵,我终于成为波托马克河畔一个普通老百姓了,在自己的葡萄架和无花果树下休闲纳凉,看不到军营的喧闹和公务的繁忙。我此时所享受的这种宁静幸福是那些贪婪地追求功名的军人们,那些日夜图谋筹划、不惜灭亡他国以谋私利的政客们,那些时时察颜观色以博君王一笑的弄臣们所无法理解的。我企盼能独自漫步,心满意足地走完我的人生旅途,我将知足常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