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大国崛起(图文版全集)

首页 > 大国崛起

第四章 启蒙运动

  1680年12月26日,一颗彗星划过了巴黎的夜空。对现代天文学一无所知的巴黎人惶恐不安,以为大祸即将来临,认为这是“千祸之兆”。巴黎人不知道彗星产生的原因,但是他们的预感并没有错,盛极一时的路易十四时代由此开始走向衰败。而另外一个新的时代已经站到历史的门口。这就是启蒙时代。

  17世纪~18世纪的欧洲,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随着西欧各国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勇敢地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抨击中世纪的神学教条,清扫封建社会的传统和愚昧,幻想建立一个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同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中来。启蒙运动涉及宗教、哲学、政治、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术等各个方面。

  第一节 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为世界贡献了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1596年~1650年)。笛卡尔给人类留下这样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作为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他对欧洲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笛卡尔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以志愿兵的身份参加过欧洲30年战争。他主要的著作有《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

  他提倡用“理性”的尺度衡量以往的一切知识。“我思故我在”的呐喊,是对基督教和经院哲学的蔑视和反抗,是对自由的一种呐喊。

  笛卡尔告诉人们,要知道上帝、世界以及一切存在是谁,必须知道我是谁。我的确定性先于上帝,也先于一切存在的确定性。

  康德非常赞赏这种思维方式,将其称作“理性的解放”。理性的解放是人类丢弃一切依托,凭借自己的力量立足于天地之间的尝试。

  而福柯则把笛卡尔的这一尝试看作是启蒙。他认为,“什么是启蒙”就是近代哲学基本的问题。康德指出,“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招致的稚嫩”。所谓“稚嫩”并不是指人没有理性,而是指不经外人指导便不能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性。这种稚嫩是理性长期受到束缚的结果。

  经过17世纪的沉思,欧洲的启蒙运动终于在18世纪为人类开启了思想解放之门,教人们以科学和理智去观察世界。

  而启蒙运动最盛行的,就在法国——这个热爱思想和文化的国度。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贵收藏中有一个小盒子,在这个盒子里珍藏着一颗200多年前的人的心脏。盒子上刻着这颗心脏的主人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他叫伏尔泰。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1715年9月1日,“太阳王”路易十四终于日落西山,路易十五年仅5岁,由其叔父奥尔良公爵任摄政王。摄政王生性放荡,这一时期的法国上层开始出现了醉生梦死的狂欢风气。

  这一切激起了伏尔泰的热嘲冷讽,但这些言论为他招来了无数麻烦,几度被流放,甚至因写作政治诗文而被投入巴士底监狱。1726年,他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达3年之久,在此期间深受洛克、牛顿的影响,十分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而英国人对科学的尊重更是给了他极深的印象。

  在牛顿的葬礼上,伏尔泰看见英国宫廷的王公大臣都来参加并一直跟随在棺木后,将灵

  柩送到墓地。伏尔泰形容说,牛顿的葬礼如同国葬。

  回国后,伏尔泰以更为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当局的腐败。他的书被查禁和当众焚毁,为躲避迫害,他居住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内达15年之久。

  伏尔泰最著名的作品有:《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路易十四时代》、《论通史及各国习俗和精神》等。在他的这些作品中,古典主义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配合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人的雄辩才能,形成了独特的叙述风格。

  伏尔泰是一个战士,一生都在用笔战斗,他的敌人是旧的制度,他痛恨教会,认为从教皇到主教都是“最下流的无赖”和“最卑鄙的混蛋”,而教会的说教是“最无耻的诺言”和“最卑劣的欺骗”。他的终生奋斗目标就是“踩死败类”。

  1761年秋,隐居的伏尔泰听说,图卢兹市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宗教迫害事件,当地的天主教徒,诬告新教教徒让·卡拉,说他为阻止儿子改信天主教而逼迫他悬梁自杀。法官一不调查二不审讯,便将“谋杀”事件当晚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1762年3月10日,法庭不顾一切无罪证据,粗暴判决卡拉死刑,处以车裂之刑,家人一概监禁。临刑前,卡拉悲愤地说:“我已经说明真相,我死得无辜……”

  伏尔泰坐不住了。他挺身而出,决心为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奋斗。他凭借他的影响力四处活动,坚持不懈地与教会斗争了3年。终于,巴黎高等法院重审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及其一家得以昭雪。这例案件的完满解决被视为民主思想的一次伟大胜利。

  伏尔泰竭力推崇“开明君主制”,但这一思想没有得到路易十五的回应,倒是欧洲其他一些君主,比如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表现出极大兴趣,这些真假难辨的“开明”君主对他的学说报以热烈掌声,邀请他访问,但是谁也没有真正贯彻过他的学说,更多的是为自己的统治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但是,毕竟这些万乘之尊知道伏尔泰的力量所在,他们知道这代表着时代的潮流,他们想通过伏尔泰和启蒙运动去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不是逆流而动,被时代拍得粉碎。

  启蒙运动确立的许多原则,至今仍为世人秉承。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人。”由此,在一个大写的“人”字之下,“自由”和“平等”成为价值核心。

  美国科学家、杰出的自由斗士富兰克林把孙子带到伏尔泰的面前请求赐福,伏尔泰用英语说:“我的孩子,请记住上帝和自由这两个词吧!”

  对人性的认识和对人权的主张,席卷了整个18世纪的欧洲。在启蒙运动最盛行的法国,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18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一个法国邮政员正在分拣邮件,却发现了一封奇怪的邮件。这封信上,并没有收信人的具体地址和姓名,只见信封上写道:寄给诗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护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历史学家,英雄的歌颂者,风雅事物的最高鉴赏家,艺术的保护者,惜才的善人,天才的知己,一切迫害的谴责者,宗教狂的对头,被压迫者的救星,孤儿的慈父,富人学习的榜样,穷人的靠山,善人的典范。

  邮递员瞠目结舌,呆立当场,应该投递给谁呢?有谁配得上如此头衔?邮递员认为,只有一个人才配得上这些尊贵的称号。于是,他把这封信送到了伏尔泰手中,果然送对了。

  1778年伏尔泰回到巴黎时,万人空巷,群众向他欢呼致敬,场面之大令任何一次皇家仪式都黯然失色。

  在巴黎西岱岛的南岸,塞纳河边有一座咖啡馆,名为“伏尔泰咖啡馆”。这里并不是伏尔泰饮咖啡的地方,而是他游历欧洲各国归来时最后的居所。

  1778年3月30日,84岁高龄的伏尔泰从这里慢慢走了下来,前往卢浮宫参加学术团体会议。就在当天,剧院里再次上演他的诗剧《伊莱娜》。演出结束后,伏尔泰站在舞台上,演员们用月桂编织的花环为他加冕。因为在法国人心目中,除了国王,还有一位思想和艺术的君王。

  坚持一生、顽强地带领欧洲启蒙运动的伏尔泰不仅获得了民众的尊敬,而且成为凡尔赛宫的座上常客,国王和贵族们也一样崇拜这位思想的天才。

  这就是法国。国王对思想家的宽容,培育了社会的思想能力,而社会对思想家的崇敬,超过了对国王的忠诚。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不断孕育并不断输出思想的国度,能在漫长的历史和曲折的发展中,始终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影响世界,并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

  在伏尔泰咖啡馆转角处刻着一行字:“伏尔泰,1778年5月30日在这里去世。”

  多才饱学、博大精深、文笔隽永、幽默风趣的伏尔泰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中,棺木上写着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在他对面安息的是卢梭。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捏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将点燃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点燃整个巴黎乃至整个世界。

  第二节 我们决定把愚蠢的、有奴性的动物变成有知识、有人性的人

  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一位出身贫寒的人,出生不久,母亲去世,父亲弃他而去,在孤独中流浪达12年之久,被社会和文明所排斥,被视作危险的反叛分子;在他人生中的最后几个月里,才亲眼看到最反对他的人对他的尊敬,在他死后,影响竟胜过伏尔泰,后辈哲学家也多受他的影响;他使法国民气提升,激发了浪漫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他是18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卢梭。

  卢梭,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不知何故,抛妻离子,在君士坦丁堡呆了6年,后来突然回家,而卢梭就在这时期出生了。卢梭自己说:“我就是他这次归来所结的不幸的果实。”

  卢梭做过家庭教师,甚至以替人抄写乐谱来维持生计,时常遭人白眼,由于长期颠沛流离的寄人篱下生活,他萌发出“对于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的同情和对压迫他们的人所抱的不可遏止的痛恨”。

  1749年夏天,法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第戎学院,贴出了一个征文启示,征文的题目是:科学和艺术是否有益于敦风化俗?

  一个中年男子走在去范赛纳监狱探望朋友的路上,他偶然看到了这个征文启示,于是在同狱中的朋友见面时,谈到了这件事。在他的这位朋友——狄德罗的鼓励下,他决定撰文应征。

  第二年征文结果公布,他的论文竟以第一名入选,得到了一笔奖金。从此,这个不出名的中年男子引起全法国的瞩目。他就是卢梭。1753年,第戎学院举行第二次征文比赛,这次的命题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可?

  卢梭深受刺激,他说:“使我大为惊讶的是,学院竟然有此胆量提出。但是,既然它有此勇气,……我即刻着手探讨了。”

  他为自己论文起的名字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篇论文并没有获奖,但是,1755年6月,这篇论文出版之后,卢梭再次成为巴黎沙龙的热门话题。

  在论文里,卢梭探讨恶的根源,指出产生不平等的原因。他更明确地将人的“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对立起来。在原始时代,人相对孤立,但是,当人们需要抵御各种灾害时,或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复杂需要时,他们就开始结成群体,进入“自然状态”的第二阶段。这个自然状态并不存在着恶。但自从人结成社会、懂得说“这是我的”以后,私有制就诞生了,一切都变质了。因为“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随后,拥有财产者为了确保他们的地位,就开始设立国家,制定法律。

  对于如此国家,人民就应该用暴力推翻它,这种以暴制暴的原则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大胆、最为革命的部分,他设计出一套绝对民主制,认为真正的统治权力应该属于全体人民,只有符合全体人民意愿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它为大革命提供了理论的依据,罗伯斯庇尔照着这种方式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实验。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开辟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先河。法国当局对它严加防范,这本书后来被雅各宾党人奉为圣经,雅各宾党的党魁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传人。而正是罗伯斯庇尔铡了路易十六的项上人头。

  卢梭在启蒙思想家中算得上是一个异类,大多数启蒙思想家所说的革命是人类思想的革命,以科学理性来代替宗教狂热和战争的一种革命,是以和平手段实现社会改革的方式。而卢梭的则更为激进,他的主张是“人民主权”,誓把君权打翻在地。卢梭说:“我们决定把愚蠢的、有奴性的动物变成有知识、有人性的人。”

  1722年,伏尔泰在布鲁塞尔遇到了卢梭。卢梭称赞伏尔泰的戏剧,但对伏尔泰的不尊敬神灵颇有微词,心高气傲的伏尔泰怎能容忍这样的批评,他反击卢梭的《后世颂》说:“你知道吗?我的主人,我认为这首诗颂将永远寄不到它的地址。”

  伏尔泰出身于富裕家庭,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获得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参与政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的是社会契约、君主立宪。而卢梭出身贫寒,代表了法国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政治上无权,经济活动又处处与封建制度相冲突。因而,他们强烈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实行民主政治。

  伏尔泰和卢梭两人的出身不同,注定了他们在语言和政见上的争吵,但是他们的思想,

  却是承前启后地开辟了新的时代。

  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于同年去世,他们死后不久(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人们攻陷了巴士底狱,囚禁了国王路易十六。据说路易十六在狱中读过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之后,曾不无辛酸地说:“是这两个人,而不是雅各宾派推翻了波旁王朝!”

  因为坚持不懈地批判宗教蒙昧主义而声名远播的伏尔泰,因为不断鼓吹暴力革命和自由而对法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卢梭,他的一句“天赋人权”成为社会变革的旗帜。和这两个名字写在一起的,还有这样一些人:

  孟德斯鸠,他提出要以三权分立方式保障公民权利;狄德罗,他阐述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哲学原理,并和同伴以编撰《百科全书》的方式向科学致敬。

  第三节 “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狄德罗出生于法国的朗格尔,童年时曾在耶稣会学校受过教育。19岁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的父亲更愿意他去学法律,他对狄德罗说:“上选的枕头乃是理性之枕,但我觉得我的头安歇在宗教与法律之枕上更为柔软。”

  狄德罗不愿按照父亲的要求学医或学法律,父亲停止了对他的资助,他只好自谋生路。在此期间,他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增长了见识,磨炼了自己的斗志。

  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本来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译成法文,后来发现该书已落后于形势,遂决定新编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原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大词典》),并邀请启蒙作家狄德罗主持此事。1751年~1772年,《百科全书》共出版28卷,1776年~1780年又增补了7卷。

  狄德罗在编写《百科全书》的同时,他还写了许多杰出的哲学著作,如《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散步》、《论盲人书简》等。这些作品宣传无神论思想,触怒了统治阶级,结果被关了3个月。出狱后,他全力编纂《百科全书》,以期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首脑。他自己不仅亲自撰写了有关哲学、历史和应用科学的条目1000多条,而且还经常到工匠作坊去观察了解各种机器、工具的结构和性能,写出条目,托人详细绘制成图像。

  《百科全书》第三卷前言写着:“我们用去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刻,含辛茹苦地编成了这部著作,也许,它会给我们的晚年带来欢乐,当我们和我们的敌人都已离开人世时,让它成为一些人善良愿望和另一些人的不公正的永久见证吧!”

  《百科全书》长长的合作名单中,还赫然罗列着这些人的名字: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布封、霍尔巴赫、马蒙代尔等。

  尽管忙于写《路易十四时代》和《道德论》,伏尔泰还是抽空给阿朗贝尔(《百科全书》一个编辑)寄了几篇短文,说:“你随意安插在你正在堆砌的不朽大厦中,增减随便。我贡献出自己的沙石,希望能在墙角占一席之地。”

  1755年,他再次给阿朗贝尔写信道:“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永远听从《百科全书》杰出的作者们的召唤。如果不能对这块国家及文学最伟大的纪念碑有所贡献,那是我的不光荣。

  ”

  《百科全书》,这个启蒙时代的丰碑,镌刻着狄德罗和所有的启蒙思想家的无限光辉和热诚,他们通过传播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此,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参加《百科全书》编写的人士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他们的中心寓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为称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恶都是教育和有害的制度造成的。他们认为,迷信、成见和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点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在狄德罗的领导和组织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这部著作,针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形态,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启蒙思想,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直接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

  百科全书派的形成及其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标志着法国的启蒙运动已经达到高潮。

  顺应时代的产物,总是很受人们欢迎的。《百科全书》的出版,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米舍尔称赞狄德罗是替现代人盗火的“真正的普罗米修斯”。

  由于征订者众多,书价提升到每卷980里弗尔,这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中产阶级几个月的生活费用!而每卷的印数也达到了4000册之多,到1782年止,已然出版了8次,可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狄德罗,倾注一生的心血,将一个平常的业务,拓展成一个吸引全民族、全欧洲注意的伟大事业,可以说开创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狄德罗在《宿命论者雅克》中说:“……他们走向一座巨大的城堡,城堡的正面写着‘我不属于任何人,同时我也属于每一个人。您在进来之前,已经在里面,您在离开之后,仍然在里面’。”

  1784年7月底,狄德罗在家中的桌边突然逝世,他女儿听到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1748年,在法国首都巴黎,这个以时尚和流行著称的地方,一本有关法学的专著刚出版就立即引起了轰动,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

  伏尔泰称它是“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赞赏不已。巴黎大学和主教会议则一致要求把它列为禁书,耶稣会教士更发起了对它的围攻。就在社会舆论对此争论不休的同时,这部用22年的心血所写成的巨著,在读者的一再要求下,两年内恰好发行了22版,创下了纪录。

  这部书名为《论法的精神》,精神一词的含义为:意图和恰当性;“法”其实指的是宪政——政府的形式。

  它的作者是孟德斯鸠,原名夏尔·路易·德·塞孔达。

  孟德斯鸠(1689年-1755年),这位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生于波尔多附近一个贵族家庭。1

  705年入波尔多大学攻读法律。1716年袭孟德斯鸠男爵称号,并任波尔多高等法院院长。1721年匿名发表《波斯人信札》,讽刺路易十四的专制制度,嘲笑上流社会的恶习和荒淫无耻,谴责宗教迫害。

  1726年,他觉得社会世俗无聊,就以高价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高等法院院长职务,潜心著述。

  他非常欣赏英国的议会制度,他开始漫游欧洲各国,寻求一条不平常的救国之路。

  1729年,他前去英国,而此时的伏尔泰已从英国流亡归来了,伏尔泰向这位法国人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和政府。他通过宣传议会立法,国王执法的权力均衡制,来揭露法国的绝对君权的种种弊端,以推动他的“开明君主制”的主张。

  而孟德斯鸠的英国之行所得对他日后创立的三权分立至关重要。

  1748年孟德斯鸠的名著《论法的精神》问世,揭示了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政治自由,而自由就是每个公民有权去做法律许可的事。他把政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并强调彼此的分立和约束:立法权必须操纵在人民的代表手中,行政权则归属君主,司法权由选举产生常任法官所掌握。这个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后来成为美、法等许多资产阶级宪法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改良派也产生过影响,严复将《论法的精神》译成中文,取名《法意》。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我无意查问英国人目前是否享有这样的自由。我只是宣布他们的法律确立了这些自由就已足够,不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启蒙运动的主体和意义。

  启蒙运动是继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攻击矛头对准的是封建社会里最神圣、最崇高的东西,也就是王权、神权与特权。

  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启蒙运动使那些不朽的名字和著作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神学的思想枷锁,颠覆了君王的绝对权力,告诉人们自由和平等的价值,从而将世界带入科学和理性的时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