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大国崛起(图文版全集)

首页 > 大国崛起

第九章 沉沦

  面对中欧兴起的庞然大物,欧洲极为不安,有人说“欧洲失去了一位主妇,得到一位主人。”但已没有哪个国家敢轻易招惹德国,人们在不安中注视着德国,看这艘“横冲直撞的铁甲舰”会走向何方?

  第一节 德意志民族经过漫长的分裂之后终于得到了统一,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致力于和平与公正

  【图片:帝国大厦】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俾斯麦以多重角色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他是一个贵族,心中充满着贵族的荣誉与责任,于是他保留国家的上层,使容克和军队成为国家的支柱。帝国的行政机构看似是联邦主义,各邦表面上没有失去原有地位,但实际上权力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军队、外交、关税和银行、财政、法律等等都掌握在帝国政府的手中。

  普鲁士占有帝国55%的土地和61%的人口,帝国的皇位由普鲁士国王的家庭世袭,皇帝有权召集两个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开会或宣布解散。而议会的权力很小,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一个“发表独白”的“没有政府的议会”。其实早在19世纪40年代,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就提醒议会的代表们,说他们“只能提出请求而不能发表意见。”

  而后来的威廉二世则反对立宪和政党,他说:“朕的意志是最高法律。”他宣称:“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

  这个庞大的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名大臣,就是帝国宰相,而政府各部的负责人由首相任命,称为国务秘书。许多人向俾斯麦建议建立一个内阁,但他说讨厌浪费时间来说服同事、朋友和顾问们,他的政策本就是明智的。

  容克和军队在这个帝国的传统地位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容克不仅进一步把持政治权力,而且积极投入经济领域,从而拥有了巨大的经济实力。而军队凭借他们在统一之战中的巨大作用,拥有了对政坛和普通老百姓的巨大影响力。马克思说: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俾斯麦是一个经济师,他建立统一的市场,出台商业法、营业自由法、关税法、货币法等经济法规使德国经济发展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统一时,面对境内7个不同的货币区和33个具有钞票发行权的银行,俾斯麦做的是统一德国货币,以马克作为法定货币单位。1873年,德国建立黄金储备,改银本位为金本位。

  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急先锋。在这期间,统一市场和铁路发挥着令人吃惊的作用。

  德国铁路是以经济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政府规划建设,私人进行投资,在政府的担保下,银行的贷款使德国铁路建设从未遇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德国加大对铁路的管理,俾斯麦于1873年创立了“帝国铁路局”来协调全国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为了统一和简化各种铁路公司的运费体系,原本67家德国铁路管理局和1357种运费的德国铁路终于在1876年联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运费和系统化的铁路管理体系。

  德国将重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以采矿业为龙头带动钢铁制造等一系列经济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积极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使德国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输出国之一,而军事工业在机械工业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用德国军事巨人毛奇的话说:“我们化半年时间用武器取得的成果,要由我们化半个世纪时间用武器来保卫,才能使这些成果不再被人夺走。”

  同时,德国的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发展是与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以电力为例,1866年,西门子制造了第一部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使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从而实现了将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的突破。电气工业迅速成了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工厂、车辆、电讯和照明等领域迅速电气化。

  1882年,电气工业还未被单独立项、只拥有数千工人的电气工业,到1895年时,电气工业一项中已有26000名工人,1906年增加到107000人。到19l0年,德国有了195家电气公司,资本总额达12亿马克。在1893—1913年问德国电气工业总产值竟增加了28倍,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到1913年,德国的电气产品占全世界的34%,居各国之首。作为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占29%。到20世纪初,德国在电炉炼钢、铁路电气等电能应用方面也郡居世界之首。

  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工业集团与银行集团的关系日益紧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垄断的趋势,银行加速了德国工业的规模和卡特尔的形式。在银行的支持下,象西门子这样属于新兴行业的企业不仅在国内呼风唤雨,而且走向国际,充分控制了国内乃至国际市场。

  俾斯麦是一个建筑师,深知帝国大厦的稳固在于底层的坚实。面对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俾斯麦明白如果放任容克和大资本家们压榨工人,那么帝国的根基岌岌可危。一些开明的企业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克虏伯等人开设工厂储蓄所,使工人在困难时能互相帮助。

  为此,俾斯麦说:“在经济斗争中站在弱者一边是我效忠这一王朝的传统。”他深信,“社会问题只有国家才能解决”。他指出:“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即由它实现社会主义要求中合理的、并与国家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

  这些想法正是德意志帝国政府推动社会保险的重要思想基础。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皇帝的沼书,宣布国家准备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三大类:《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1883年6月,帝国议会通过了《疾病保险法》。规定;凡年薪2000马克以下的农业工人、仆役、小学和家庭教师、剧场雇工、船员以及从事家庭工业者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工共同筹措,一般雇主负担l/3,工人负担2/3。基金由雇主和工人两方代表管理。凡缴纳保险费者都有权参加代表的选举。保险内容包括免费诊治、医疗护理、死亡丧葬费和养病费,养病费从生病第3天起开始支付,如果疾病延续半年,其后的养病费就转由意外事故保险基金支出。

  在以后的数年中,社会保障类立法在帝国议会一一获得通过并实施。德国社会保险立法适用范围非常广,包括全国所有工业人口。而且保险具有强迫性质,各种保险由国家直接筹备和管理,后来还成立了专门的分级机构来管理,甚至分担部分保险费的开支。俾斯麦在谈到国家在保险的意义时指出:“我们绝不能听凭小百姓辛苦储蓄的金钱受私家保险公司破产的危险……我们不能靠这样的机关实行强迫保险制度。”

  俾斯麦创建的国家福利,特别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浇筑了德意志的坚实基础,社会矛盾因而得以缓和,到一战前,德国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典范,各阶层似乎都有一种满足感。

  俾斯麦是一个骑手,他拉紧德国战马的辔头,极力控制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了解欧洲均势的意义,防止大规模战争爆发成为他的外交重点,他深明节制之道,在对外政策中采取低调,他说:“当我们到达一个优良的港湾时,我们应该满足并且维护所得到的一切”。力图使其他大国相信德国没有进一步的领土要求。

  他的首相生涯的后半段主要致力于消除其它大国的猜忌,全神贯注于德国在欧洲的安全,处心积虑防止法国崛起。这为德国赢得了20年的和平时光,使之羽翼丰满。

  他告诫德国人:“德意志民族经过漫长的分裂之后终于得到了统一,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致力于和平与公正……对于一些诉诸武力的国际间的争执,经过深思之后,我想不能用简单的决斗方式来处理这些矛盾,这种方式似乎太欠妥当。”

  在20年间,统一给德国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像一针强心剂,推动德国的飞速发展。1871年到1894年,被称为“工业与经济增长年”,各种合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鲁尔区成为整个欧洲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契机,让统一的德国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人才储备、科技储备、成熟的国内市场、强有力的政府,这一切,使德国的经济出现了跳跃性的发展,迅速实现了向工业社会的转型,19世纪初,德国有4\5的人口从事农业,到世纪末,这一比例下降到1\5,德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一个世界一流强国。

  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漂亮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排水管、收音机、纸张、铅笔,就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演员无一例外是德国人。”

  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缆行业,德国不仅占的份额最大,而且购买德国电缆产品最多的就是电缆工业的家乡——英国。再比如在化学工业,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利用煤焦油制成了一种合成染料。但是,当时英国可以从殖民地获得天然植物染料,因此英国不把这当回事。后来,珀金的老师霍夫曼把这一发明带回德国,很快制成数十种新合成染料,德国形成了新的化学染料工业。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酸、碱等基本化学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出自德国,德国在各种精密化工生产中都走在前面。曾经对人工合成染料技术不屑一顾的英国不得不派人到德国学习,并从德国进口化工产品。

  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借着统一的东风,及时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契机,德国出现了经济跳跃性的发展,迅速实现了向工业社会的转型。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第二节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在德意志的政治舞台上,上演的是普鲁士的政治剧目,这也许是俾斯麦最大的失误,但这正是他所无法解决的,因为他是那个时代锻造出来的,他也是一个容克贵族。

  普鲁士式的君主制度、官僚警察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被放大到整个德意志,容克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权力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些封建残余的手中却掌管着一个国家强大的智力和经济实力,而皇帝的嘴里说着民主与自由,心中依然自认为奉天承运,君权神授。

  随着1870年的辉煌胜利,德国人自以为找到了德意志,从那时起,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渐渐变得令人不安,它笃信铁与血、勇于军事冒险的特性开始引起世界的忧虑。

  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就要被扶上战马,开始策马狂奔了!铁血宰相20年的休养生息实则是给这匹战马配上了精致而耐用的马鞍和辔头。有一天,仰天长啸、燥动不安的德国战马即使俾斯麦也难以控制。

  当时的一位历史学教授的观点像一个战争贩子:“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要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灭战争不仅是一种荒谬可笑的希望,而且也是极其不道德的希望。这将造成人类灵魂的许多基本的和崇高的力量的萎缩……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执迷于永久和平的幻想,就必然要因为在超然孤立中衰败而不可救药地灭亡。”

  在当时的军校中,鼓吹战争是最令人振奋的话题。甚至沉默寡言的老毛奇元帅也没能免俗,他在一次训话中说:“永久的和平——这是幻想。战争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战争中可以表现出人的崇高……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去。不用剑去冲击,我们的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和无法解决的!”

  用路德维希的话说:“从1870年到1917年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纪念色当的胜利,用以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

  当德国工人在一起喝啤酒的时候,最喜欢唱的歌曲不是《国际歌》,而是一曲曲战歌,比如“年轻人再也不回家,他们将战死疆场。”

  帝国国会议员、泛日耳曼联盟主席哈塞在1895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1950年的大德国和中欧》的书。所谓“大德国”包括荷兰、比利时、瑞土等国讲德语的地区和奥地利、匈牙利,包括今天的波兰、罗马尼亚等地。它将拥有8600万人口。这本书出版于希特勒之前的五十年。

  这一切使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具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气质,这种气质由辉煌的经济繁荣和民族沙文主义以及德意志民族内心深处潜藏着的野心混合在一起,他们追求更多的领土和更高的国际地位。正如当年歌德对德国人预言式的评价:“……而现在这种极度的动乱不安,这种对成就和利润的追逐,这种对机遇的过高估计,更是使德国人坏上加坏。人们不得不愤然认为,德国人所有的这些精神上的恶习和弱点,只能掩盖一时,而不能永远根治。”

  1890年3月,《福斯报》发表一篇文章:“宰相已经失去了处理事务的果断,他开始优柔寡断,而年富力强的统治者却越来越发挥着有力的作用。”

  俾斯麦作为帝国的领航员离港了,他在带领德意志达成目标之后又被抛弃,甚至没有人挽留他。

  新一代德国人认为德国已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不用担心被别人攻击,俾斯麦的谨慎外交政策不再合他们的胃口。他们把俾斯麦在实现统一时所激发的帝国主义情绪肆意张扬,从皇帝到百姓掀起了一股民族主义狂潮,一致追求德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威廉二世暗示:“上帝要不是还有更伟大的任务要交给朕,他是用不着对我们德意志国家和人民费那么大的苦心的。”

  外交大臣比洛公开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在世纪之交,比洛宣布:“我们懂得,要是我们没有巨大的威力,没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和强大的海军,就不会得到幸福……在即将到来的世纪,德国人民不是当铁锤就是当铁砧。”

  在一战爆发时,大多数人投票支持战争,包括社会民主党人。而德国的战争目的早就列在一本秘密的备忘录: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

  当战争不再作为政治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时,这个国家会走向何处?

  欧洲上空战云密布。

  1914年,巴尔干战争打破了欧洲的宁静,一直被俾斯麦所担心的战争种子,终于在20世纪发芽。而且一打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上演了一出反人类的恐怖剧。而德意志民族在铁与血中收获的只是泪与迷失。

  这让人们回忆起伟大的歌德那如同先知预言般的声音:“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作为个人来说,他们个个伟大;但是作为整体,他们又是那样的可怜。”

  俾斯麦不惜铁与血的代价,达到了富有建设性的目标,而他自己所制造的缺陷也要经过很多代人去克服。

  萨拉热窝一声枪响,奥匈帝国王储倒下。

  以德奥同盟国与英法俄美日协约国开战,德国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初期的胜利并不能使德国一劳永逸,同盟体系决定了战争不能速战速决,胜利属于金融、工业、技术、资源和陆海军等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方。血腥拉据战持续了四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像一架绞肉机,它制造了上千万座墓碑。德国不仅没有实现称霸的目的,反而耗尽了资源。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9日,德皇被迫退位。11日,新政府在这里的火车里签署了无条件停战协定。“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迷梦灰飞烟灭。

  就在凡尔赛宫这个德意志宣布统一的地方,1919年美英法意日五大国在争吵如何处置德国。《凡尔赛和约》使德国让出1/8的领土,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想让德国从此一蹶不振。屈辱的和约像一把利剑,深深刺伤了德国的民族感情。也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伏笔。

  巴黎和会没有摧毁德国旧制度的根基,旧官僚、旧军队和容克贵族继续控制军政大权和经济命脉,军国主义传统也被保留下来。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历史无情地嘲笑了巴黎和会:1939年,希特勒再次在欧洲掀起大战,距巴黎和会正好是20年。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德国也不能幸免。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刚刚复苏的经济。大萧条使外国贷款被收回,工厂倒闭,600万人失业。

  在怨声载道中,纳粹党迎合人民改变现状、振兴德国的愿望,谴责《凡尔赛条约》,鼓吹种族优秀论,用蛊惑性的宣传和周密的组织工作,给民族主义情绪火上加油,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

  1933年,柏林燃起了三场大火,一个神经质的恶魔登场了。

  1月30日,纳粹党人为庆祝希特勒就任总理,通宵达旦举行火炬游行。

  2月27日,纳粹纵火烧毁国会大厦,借祸于德国共产党,借机实现了法西斯一党独裁。

  5月10日,德国版的焚书坑儒上演。纳粹将不合纳粹意图的书籍付之一炬,迫害成千上万的进步人士。爱因斯坦走了,弗洛伊德走了,诺贝尔获奖者弗兰克、赫茨、德拜、罗维、奥托都走了。

  这火,是纳粹示威的狂嚣。这火,将燃遍整个欧亚大陆。

  附文13、国会大厦

  从1884年开始,德国人用了10年时间建起了这座大厦,成为德国的象征性建筑,据说威廉二世曾经反对在建筑上镌上“为了德意志人民”这几个字,但在一战期间,这行字终于还是出现在了建筑上。

  1933年,这里突然燃起了大火,希特勒赶到现场,同戈林说了同样的一句话:“这是共产党干的”,随后希特勒走进议长办公室说:“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当官的共产党人个个都得枪毙,当议员的共产党人今晚统统得吊死,共产党的朋友要全部关起来。这也适用于社会民主党和国家的蛀虫。”

  很快,希特勒在打击反对派力量之余,借机通过《国会纵火法令》,取消公民自由和个人自由。随后,国会被迫通过法令埋葬自己和宪法,使希特勒摆脱议会的制约,拥有了独裁的权力。

  由此,希特勒的战车以不可挽救之势裹持着德国人民坠向深渊。而国会大厦这原本象征人民声音的地方在被火烧之后,还成了反人类的象征。苏联军人以攻占这座建筑作为攻克柏林、灭亡德国法西斯的标志,他们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顶部,并在大厦内刻下自己的名字,特别是牺牲战友的名字。后来的各国军人纷纷仿效。

  后来它成为所有苏联军人、美国军人、法国军人等盟军军人的旅游地,包括各国统帅在内的军人们只要到了柏林就会到这里,第一个踏入这里的高级统帅是苏联的朱可夫元帅,而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未能免俗,兴致勃勃地在里面溜达了一圈。

  战后,这里很久没有再发挥过应有的作用,直到两德统一后,新的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大厦。而当年胜利者写下的字迹有相当一部分被仔细保留了下来。

  希特勒早期的威望,主要是在经济上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用经济军事化来摆脱危机,在筑路、电气化和军事工业广泛投资,并通过扩军备战大量征兵,大幅度减少失业人数,纳粹政权赢得了民众的支持。这一时期德国不仅在工业发展速度上为英、法、美所望尘莫及,产品绝对量上也大大超过了英法两国。

  1936后,德国经济复苏受到极其巨大的军费开支的影响,1939年军费占到了国民生活总值的23%,德国经济和资源都承受不了了。

  这种不利局面被希特勒用来证明拓展“生存空间”的必要性,他成功点燃了德意志民族的征服欲,进一步建立起充满暴力、争斗和憎恨的纳粹思想体系。

  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冲昏了以理智著称的德意志大脑。举国上下一种手势,男女老幼一个口号。把马克换成枪弹,把情感交给罪恶,把魔鬼捧为神灵,把未来变成末日。

  时至今日,还有人质疑,在二十世纪,在一个文明民族,在塑造了康德、歌德、席勒、马克思的国家,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历史没有确切的答案。从查理曼、菲特烈、俾斯麦传递下来的英雄主义倾向,终于演变成极端军国主义,大多数德国人期待着在战场上“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德国就像一个在悬崖边舞蹈的人,看似风光无限,其实一失足成千古恨!何况还有人在一旁怂恿。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这被称为慕尼黑条约的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英法两国死抱着欧洲均势的老传统,想用希特勒制衡斯大林。他们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换取祸水东流。但他们的退让只换取了希特勒的极度轻蔑,甚至被称为“一批可怜虫”。

  德国从中获得了大量战争资源,并进一步推动军力扩充,使其得以继续靠征服维持纳粹政权的生命。仅捷克斯科达兵工厂一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同期英国各兵工厂产量的总和。

  狂妄的希特勒没有吸取威廉二世的教训,他挥舞纳粹军刀突袭波兰,横扫法国,远征英国,闪击苏联,与日本东西呼应。虽称霸欧洲,但再次形成了两线作战的局面,与世界为敌,与人类为敌。

  种族灭绝政策在德国历史上翻开了最黑暗的一页,6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其恐怖程度远超过人类所能理解的范畴。

  希特勒统治世界的疯狂野心把整个德国绑上战车,像脱缰的野马,狂奔、猛突、践踏。强劲的西风裹著烈火硝烟滚滚而来,把整个世界拖进无底深渊,5000万条鲜活的生命悲惨死去。

  玩火者必自焚。四处点燃的战火最终烧到了希特勒自己身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德意志民族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