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首页 ›› 从新手到大师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从音乐领域开始

  有些活动,比如在流行音乐团体中演奏音乐、解答纵横填字谜以及跳民间舞等,并没有标准的训练方法。不管是哪种方法,似乎都是马马虎虎的,产生的结果无法预料。另一些活动,比如古典音乐演奏、数学、芭蕾等,必须得采用高度发展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训练方法。如果某人谨慎勤奋地遵循这些方法,那么,他几乎一定能成为该行业或领域的专家。我毕生都在研究后面这些行业或领域。

  这些行业或领域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对于绩效的测量,总是存在客观的方面,比如象棋比赛或者一对一比拼中的输赢,或者至少有一些半客观的方面,比如由专家评委来评断。这是有道理的:如果大家无法就什么是好的表现达成一致,并且没有办法分辨是什么样的改变将提高人们的表现,那么,也就很难(通常也不可能)发展有效的训练方法。如果你无法确切地知道人们表现的提高应当由什么组成,那怎么可能提出一些改进表现的方法呢?

  ◆第二,这些行业或领域往往具有足够的竞争性,以至于从业人员有强烈的动机来训练和提高。

  ◆第三,这些行业或领域通常都是已经形成规模的,相关的技能已得到数十年甚至数世纪的培养。

  ◆第四,这些行业或领域中,有一些从业人员还担任导师和教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发展出日渐复杂的一整套训练方法,使得该行业或领域的技能水平稳定提高。技能的提高和训练方法的发展是同气连枝的,新的训练方法使人们的成就达到新水平,而新成就的取得又在训练中造就了创新(这又是个良性循环)。这种技能与训练方法的共同发展,至少到目前为止,总是与反复试验相伴相随,而且,行业或领域中的从业人员采用各种方法来试验,以提高表现,继续采用有效的方法,并摒弃无效的方法。

  没有哪个行业或领域比音乐训练更强烈地坚持这些原则,尤其是在小提琴和钢琴的训练上。这是一个竞争的领域,其必备技能与训练方法的发展,已历经数几百年。此外,在音乐这个领域,至少在小提琴和钢琴的子领域,如果想要成为世界最佳音乐家中的一员,通常需要经历20年或者更长时间扎实的训练。

  简单地讲,对于任何一个想要理解杰出表现的人来讲,这是一个自然应当选择的领域,很可能还是最好的领域。幸运的是,当我完成了在记忆方面的杰出表现的研究之后,我在音乐这个领域研究了许多年。

  绝好的研究机会

  1987年秋,我在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从事的研究。在结束了我与史蒂夫·法隆的记忆力研究之后,我马上研究了另一些具有杰出记忆力的例子,比如,有的服务生不用把许多客人所点的详细菜单记下来,便能记住他们点的每一道菜;有的舞台剧演员刚开始接拍一部新戏,但每次都能记得住许多台词。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我研究了这些人为了强化自己的记忆力而创建的心理表征,但他们全都有一个重大局限:他们是从来没有经过正式训练的“业余爱好者”,是自己通过长期的训练把它琢磨透了。那么,经过严格的、正式的训练方法,可以达到哪种程度的成就?当我移居柏林时,我突然有机会去观察音乐家采用的那些方法了。

  那个机会的出现,要感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该学校离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不远。这所大学拥有四所学院,一所美术学院、一所建筑学院、一所媒体和设计学院、一所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共有3600名学生,其音乐专业在师资力量和学生能力方面尤其享有盛誉。

  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毕业的学生,包括指挥家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和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两人都是21世纪指挥界响当当的人物,还有凭借《三分钱歌剧》(The Threepenny Opera)的创作而享誉世界的作曲家库尔特·魏尔(Kurt Weill),尤其他还创作了极受欢迎的歌曲《飞刀手》(Mack the Knife)。年复一年,这所大学培养出了大量的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和其他类型的音乐家,他们在德国以及全世界的精英艺术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我招募了两名合作者,一位是研究所的研究生拉尔夫·克朗普(Ralf Krampe),另一位是博士后克莱门斯·特斯克–鲁默尔(Clemens Tesch-Rmer),我们三人一起设计了一项调查,对音乐成就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起初,我们打算着重研究音乐学生的动机。特别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音乐家的动机是否解释了他们有多么积极地参加训练,因而至少部分地说明了他们是怎么变得如此杰出的。拉尔夫、克莱门斯和我选择了只研究音乐学院中学习小提琴表演的学生。因为这所学院以培养世界级小提琴家闻名,那些学生中的大多数可能在10~20年的时间里跻身世界最佳小提琴家的行列。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如此卓越。学院拥有的小提琴学生水平各异,有的是优秀,有的是优异,有的是杰出,这使我们有机会在成就各不相同的学生之间对比其动机。

  我们首先请音乐学院的教授们辨认出那些具备成为国际独奏艺术家潜力的学生,这类艺术家是职业小提琴家中的佼佼者。教授们说出了14个学生的名字。在这些人中,有3人无法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因而难以对他们采访;有1人怀了孕,因而无法正常地参与训练。这样一来,我们只能对10位“最杰出”的学生进行研究,其中7人是女性,3人是男性。教授们还说出了许多其他小提琴学生的名字,尽管他们也非常优秀,却无法成为超级巨星。

  我们还从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和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招募了10位中年小提琴家,这两个管弦乐团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音乐学院的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最优秀的学生有可能最终进入这两个乐团中的某一个,或者加入德国其他地区同等水平的乐团;因此,来自这些管弦乐团的小提琴家,代表着未来,他们可能是将来20~30年内音乐专业中最优秀的小提琴家。

  我们的目标是,了解到底是什么将真正杰出的小提琴家与那些只是优秀的小提琴家区分开来。传统的观点认为,在这些最高水平的演奏者中,区别主要是天赋。因此,训练的数量以及类型的差别(本质上是动机的差异),在这个层面上并不重要。我们来看一看,这种传统的观点到底是不是错的。

  学小提琴,难在哪儿

  要向那些只听过职业小提琴家演奏的人来描述演奏小提琴的种种困难,简直是太难了,因此,我们也难以解释优秀的小提琴家实际上拥有多少技能。演奏得好,再没有哪种乐器的声音比小提琴更优美;演奏得差,那你不如把脚踩在猫的尾巴上,听猫尖叫起来,声音也许还不至于像小提琴的声音那么难听。要想从小提琴上摆弄出一个可接受的音符,不是那种尖锐刺耳的声音、粗而响的声音、像口哨般的声音,而是那种既不太低也不太高的声音,是那种符合乐器曲调的声音,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而且,学会很好地演奏那样的音符,还只是完全学会拉小提琴这个艰难旅途中的第一步。

  拉小提琴难,首先难在小提琴的指板没有任何琴格。吉他的指板上可以见到一些金属脊,它们将指板分为一些独立的音符,并且保证了只要吉他合调,每个弹出的音符都不至于太低或太高。而由于小提琴没有琴格,小提琴家必须把他的手指准确地放在指板适当的位置上,才能拉出期望的音符。只要偏离标记约1.59毫米的距离,音符要么就低了,要么就高了。如果手指离正确的位置太远了,结果将与期望的声音产生天壤之别。那还只是一个音符;每演奏一个音符,都需要手指以同样的精度在指板上移动。

  小提琴家要花无数小时的时间进行这种反复的练习,以便他们的左手手指能精确地从一个音符移动至下一个音符,无论是在单一的琴弦上来回移动,还是从这根琴弦移动到那根琴弦。他们对手指在指板上的正确位置胸中有数了之后,还得掌握各种指法之间的微妙差别,首先从揉弦开始,也就是指尖在琴弦上来回滚动,而不是滑动,这将使得音符轻轻颤动。这又需要无数小时的训练。

  此外,指法实际上还是容易的。正确地运用琴弓,对于小提琴家来说,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挑战。由于琴弓是跨过琴弦来拉的,琴弓上的马尾会抓住琴弦,并稍稍拖后一些,然后让琴弓滑动,琴弓再次抓住琴弦,再让它滑动,如此在一秒钟之内达到数百次甚至数千次的循环往复,当然,其次数取决于琴弦振动的频率。琴弦响应琴弓这种拖后并释放动作的特定方式,使得小提琴发出其独特的声音。

  小提琴家通过变换琴弓施加在琴弦上的力量,控制着他们演奏的音量,但这种压力应当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太高,则会产生可怕的尖叫声;如果太低,尽管其声音不那么令人讨厌,但也被认为不可接受。让事情更加复杂的是,可接受的压力范围,将根据琴弓在琴弦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为使其声音保持在最佳的范围内,琴弓离琴马越近,就需要越大的力量。

  小提琴家必须学会以多种不同方式在琴弦上移动琴弓,以改变它发出的声音。琴弓可以在琴弦上平滑地拉动、瞬间停下来、快速地来回锯动、提起来并再度回到琴弦上、允许轻轻地在琴弦上弹起等,共计有十几种运弓技巧。例如,跳弓演奏包括将琴弓在琴弦上弹起,然后回到琴弦上,同时,琴弓来回在琴弦上移动,产生一串急促的断音音符。跳弓还有一种更快的版本,然后还有小跳等多种手法,每种手法都会发出其独特的声音。当然,所有这些运弓技巧必须通过左手手指密切地协调才能完成,因为是用左手手指来按住琴弦的。

  这些技能并不是一两年的练习就能练好的。事实上,我们研究的所有学生演奏小提琴都长达10年以上,平均每个人从8岁时开始练起,而且全都遵循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是标准的训练模式。那就是说,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开始系统的、专注的练习,通常每星期到音乐导师那里上1次课。在那每周一次的课上,导师将评估学生当前的音乐表演状况,确定好几个近期的改进目标,并布置一些练习作业,激励学生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单独练习,以达到训练的目标。

  由于大多数学生每周在音乐导师那里上课的时间是相同的,都是1小时,那么,学生之间训练效果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花多少时间专门进行单独练习。那些用功的学生,比如最终进入柏林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深造的学生,也就是10~11岁的孩子,每周花15小时专心练习的情况并不罕见,在练习期间,他们跟着导师设计的课程一步步地练习,以提升特定的技巧。随着这些用功的学生渐渐长大,他们通常还增加了每周的练习时间。

  小提琴的训练与其他行业或领域(例如足球或者代数)的训练有所区别,其中的一个差别是:人们期望小提琴家具备的技能组合,是十分标准化的,许多教学方法同样如此。由于大多数小提琴的演奏方法有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因此,这一领域的学生完全可以重点关注正确的或者“最好的”握琴方式,在揉弦期间移动手的位置,在跳弓期间移动琴弓,等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可能并不容易熟练掌握,但导师可以准确地告诉学生,究竟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所有这些,意味着柏林艺术大学的小提琴学生为科学家的测试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机会,科学家主要测试动机在提高出色表现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一般地讲,也为了辨别优秀的表演者与最杰出的表演者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

子午书屋(ziwushuwu.com)

【上一篇】: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 ‹‹ 返回目录 ›› 【下一篇】:第4章 黄金标准

· 推荐:三嫁惹君心  无尽天灯  诛仙小说  你微笑时很美  烈火军校  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  深海里的星星  好想和你在一起  爱情公寓5  他与月光为邻  凤于九天  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  蔓蔓青萝  若解多情  老板是极品  余生请多指教  最美不过初相见  识汝不识丁  祸国  十年一品温如言  明月传奇  史上第一混乱  余罪  司藤  心宅猎人  我的邻居睡不着  谋爱上瘾  鹤唳华亭  从前有座灵剑山  雪中悍刀行  七根凶简  大主宰  三千鸦杀  哑舍  大唐狄公案  壁花小姐奇遇记  清明上河图密码  大唐悬疑录  宫斗小说


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趣知识 人生格言 金庸小说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