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习仲勋传 > 第01章 志存高远

第01章 志存高远

  还是在延安时代和共和国成立初期,已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常常在餐桌上高声吟咏反映农民军训生活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围坐四周的孩子们也稚气地和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习仲勋,这位由农家后代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祖国和人民,尤其对中国农民怀有特殊而深沉的感情。党经历了七十余年的不懈奋斗进入人生深秋的时候,他仍时常吐露心声:我是农民的儿子。

    习仲勋与黄土地的历史情缘,要从比他的年龄更久远的年代计起。

    ●家世沧桑

    在陕西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衔接地带、八百里秦川中部,有一个享有“关中名邑”美誉的古老县城,叫富平县。在富平县南端有一条自西北流向东南的河流,因河床沙石冲击,人称石川河。涨潮季节,河水掀起波浪,洪峰湍流,萦回富平境内数十里。“岭南鹳鹊别封疆,历历相传岁月长。漆沮流来还祋诩,山崖断处是频阳。峰峦耸翠依天秀,桃杏飞红带雨香。极目登清情不厌,几回骚首自徜徉。”古人的诗句,生动地反映了石川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在石川河中游川道南岸上,坐落着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小农庄,名谓习家庄(今属富平县淡村乡中合村)。1913年10月15日(农历9月16日),习仲勋就出生在庄上的一所农舍。

    富平,因其秀美的自然环境和较为发达的经济文化,故渠“富蔗太平”之意而得名。据富平《古县志》载:“邑有山川,物阜财丰,富称沃壤,利甲关中。”县境位于渭水以北,北枕桥山余脉,群峰竞秀,盘亘绵延;南襟渭河平原,连接秦川腹地,据古城西安仅六十公里之遥;东带温泉河与蒲城、渭南接壤;西萦漆沮水和三厡、耀县相邻;中部川原相间,起伏和缓,适合农、林、牧、副业生产和粮、棉种植。地下蕴藏丰富,质地优良。富平从置县起已有两千四百余年悠久历史。早在西周时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前七七一年,这里属京畿之地。秦历共二十一年(公元前四五六年)始设县治。因位处频阳山之南,频水之北,故名频阳。汉至宋代,境内先后设立土门、怀德、美原县治。西晋时自彭原界(今庆阳地区西南)徒富平县治于怀德城(今富平县怀阳城)与频阳县并存。元朝至元元年(公元一二六四年)美原县并入富平县,自此富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创造了颇具特色的文化传说,形成了淳朴而强悍的民风民俗培育了众多的有功于社会进步的杰出人物,秦统一六国的大将王翦、王贲父子;东汉检校刑部尚书李彦温;明吏部尚书张忱,嘉靖河南道御史杨爵,四朝元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孙丕扬;清翰林院检讨关中三李之一李因笃、广东陆路提督、鸦片战争中抗敌英雄张青云等,成为其中的优秀代表。记录富平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名胜古迹散布于城乡各地。仅汉、唐、周、魏帝王陵墓十余处。诸如唐中宗定陵、代宗元陵、顺宗丰陵、文宗章陵、懿宗简陵及秦王翦墓、清李因笃墓等。另有盘龙湾、窑桥寨及仓廒、寺庙、碑刻等古文化遗址和众多的文物,历来为当地群众所珍视。【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习家庄位于富平县城西南十五华里处,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家乡三原县相接;正北二十里处的庄里镇,是近代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的故居和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以赵宋皇帝定名的赵氏河绕习家庄的西北方流过,汇入石川河。庄子东南是荆山,“荆山,一名断原,即荆山脉尽处。自三原迤逦而来,至富平、临潼两县之交,为漆、沮水冲断,因名断原”。山之东麓系汉太上皇刘执嘉的陵寝所在,五十余座无名陪葬墓横列东西。周秦汉唐时,这里草木葱翠蔚然深秀,是文人学士览胜之地。一条古驿道由县城横跨石川河,从习家庄仅东侧穿过,通至三原,到达省城西安。二十世纪初,这条驿道已成为人往车来,物粮运转,信邮传递的交通大道。星换斗移,岁月悠悠。多少年来,它给道旁这个小小农庄带来了多彩的海内外传闻和思想文化信息,习仲勋从启蒙时代起就成长于这秀美的山川和优良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吮吸着黄土地香醇丰富的乳汁,接受中国农民传统道德风尚的熏陶。这里的草本风情、人文景观,在他心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

    习家庄,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零零年)习姓一家迁居落脚这里后才有的新庄,故以习姓冠以庄名。它是庄上主人数百年间辗转迁徙沧桑岁月中的又一个归宿。

    习姓渊源久远。传说在春秋时有诸侯国(今贵州习水一带),国灭后,即以国名习为姓氏。后习姓人聚居于襄阳郡,相当于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带,且名人辈出,多慷慨忠烈之士。晋书记载:“习族诸氏,乃为荆土豪族。”近代襄阳侯习郁和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的东晋史学家学习凿齿,便是习姓氏族的著名人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襄阳习族人居住地亦多有迁移。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金新干县)华成门村之习姓,即此习姓氏族的后裔。据《习氏家族谱》记载,习氏始太祖习思敬配夫人赵氏。明代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朝政大乱,连年久旱无雨,庄稼歉收习思敬因生活窘迫,携家带口逃荒到河南省南阳府邓县(今邓州市)西堰子老营(大习营村)定居落户,以农为业,繁衍生息。习思敬夫妇均在七十多岁过世,后代人丁兴旺,因老营人口拥挤,又分出西户、北户、南户,另僻村落居住。

    据《习氏家谱.后代世系》记载,习仲勋为该族西户习魁之后第九代人。西户居小习营村。习仲勋曾祖父习玉策生子三人:习永盛、习永山、习永厚。习仲勋祖父习永盛为长,配夫人张氏,生三子一女。清光绪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习永盛第一个儿子出生,因是农历戊寅年,故取小名老虎。这个幼小生命是否还再有其他名字,已无人知晓,但是在二十多年后,他对习姓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却起过重要的作用。清光绪六年(公元一八八零年),习永盛夫妇又生一女孩,乳名大女。一双儿女降临人间,似乎没有给这个家庭增添多少喜悦,接踵而来的却是又一次跨省举家迁徙。

    清光绪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河南南阳一带在历经战乱兵患和连年干旱之后,又遇水涝和蝗虫灾害,加之沉重的粮钱税赋封建盘剥,乱疟并生,人心慌乱。饥民纷纷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出外逃荒。习永盛肩挑一双儿女,与身背行李的妻子张氏一道,步履艰难地行走在饥饿逃荒的人群中,他们经陕西丹凤、商县、翻过秦岭,沿途乞讨,终在富平县淡村附近的南保子一个黎姓人家暂时栖息下来,这家人也是从河南逃荒过来的,他乡遇故知,共同的遭遇,使穷人之间更多了同情和援助。

    然而,他们千里奔波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富平县自光绪四年起,连续三年干旱,六料无收,正在招引外地灾民垦田复耕。据《富平县志》记载:“大灾后,地旷人稀,全县人口减少三分之二,县府招募客民开垦,四川、湖北籍客民纷纷而来,计口授田,与本地人同等对待。”几年后,习永盛次子即习仲勋的父亲习宗德、三子宗仁相继出生。漂泊流离的生活使习永盛非常憧憬有一个长久的安身之地,他用意很深地给次子宗德取小名长儿,三子宗仁取小名久儿。但因人口增加,生活更加窘迫。为了生计,习永盛除佃租种地外,还挑起货郎担,跟集转乡,卖些针头线脑、烟圈、糖果之类的小商品,换回些零用钱,维持全家生活花费。但是,终在一次转至富平县城西一座刻有“释伽如来第十六索真身舍利宝塔”的圣佛寺塔下时,因病饿交加,猝然死去。旋被当地群众发现后掩埋于塔东沟内,习永盛的妻子张氏身体硬朗,善理家事,日织夜纺,以土布易面换米,聊补家计不足,在儿女尚未成年时,长子老虎即应募当兵吃粮,次子宗德被送往三原县一家水烟行做学徒,女儿及幼子也早事织纺家务,下田耕作收种。一九零零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八国侵略联军攻占北京城。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于十月二十六日至西安。时值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地方衙门、贪官污吏以“恭办皇差、筹办回銮”为名,横征暴敛,滥增税捐,同时趁机中饱私囊,搜刮民财。天灾人祸,严酷的社会现实,使陕西人民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老百姓几乎濒临绝境。

    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习氏一家,在困境中终于盼来了一丝福音,习仲勋的大伯老虎,在当兵离家好几年后突然回到富平。原来他所在的队伍是早年著名回民起义首领董福祥的军队。董福祥起事之处,号称十万之众,活动于甘肃、宁夏地区,后被左宗棠收编。一八九七年,董福祥在任甘肃提督时调防北京,其部编入荣碌所辖武卫后军。慈禧西逃,董福祥充当随扈大臣率部抵陕。习老虎此时已在董部渐次晋升为“廷卫”(下级军官)。这次他顺道回到家中,并留下六十两银子,再走以后就音讯全无了。习仲勋对自己的这位老虎大伯怀有敬重之情。他曾对人说: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我大伯随董福祥在东交民巷与外敌作战。他很勇敢,后来耳朵也被大炮震聋了。习仲勋的祖母和父亲、叔父用这笔钱置了几十亩薄田,并在谈村西刘堡南面二三里地选了一块宅基,先在平地开挖住人用的地窨子,结果没有挖成就发生塌方。近一个世纪岁月过去,这个塌陷土坑依然存在,成为习仲勋家庭早年苦难生活的见证。后来又在塌窖的东侧先后盖起九间房屋,大门朝东,三间门房是土木结构的麦草房,习仲勋的祖母在内居住。院中南北各有三间厦房。由于人口不断增多,这所小小的庭院渐显拥挤。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陕西同盟会和陕西新军也发动起义,省城“八月十五杀鞑子”之说很盛,俗称该年为反正年。这一年习宗德与小自己八岁的都村姑娘柴菜花结婚。柴姓家族祖籍河南省淅川县,与习家祖籍邓县相邻,同属南阳府管辖。柴家人也是逃荒要饭到富平后定居都村的。共同的命运和经历,加上同为异乡客户,因而使这桩婚事更多了几分亲情。兵荒马乱岁月,柴氏因为家穷,结婚成亲时连当地乡间同行的一双上轿鞋也做不起,只好借了人家一双上轿鞋才成了亲,习宗德夫妇婚后共生子女七人:长子仲勋、长女秋英、次子小名导儿(夭折),二女东英、三子仲凯、三女夏英、小女雁英。按照《习氏家谱?三门新谱》人名“国玉永宗、中正明通、继述乘显、尊守从容”的顺序,男孩入谱应取名中字辈。粗识文墨的习宗德,即为长子取名中勋。他还请学校的老师从《三字经》中为仲勋取小名相近,仲凯取小名相良。数十年后,习仲勋谈到自己小名时曾说:“父亲给我取的相近小名,冠以习姓时,就成了习相近,恰好与《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词义相反。结果上学时,不少同学都说我怎么叫了这么个名字?这是因为我在兄弟排行中为长,即取了相近,我的堂弟仲辉排行为二,却取了相远。也许父亲当时还有其他更深的寓意。到了一九二六年,习仲勋就读于立诚公学高小部时,级任老师严木三先生认为“中勋”含有中国的元勋之意,隧给“中”字旁加了个“人”字,取意为人中正,处事公道。学校另一位深通韵律的封至模先生也说“中勋”读起来不上口,还是叫“仲勋”好。

    ●童年梦

    习仲勋的童年,是在中国社会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国家经济衰败、革命风潮迭起、社会剧烈震荡的年代度过的。

    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胜利果实何况被北洋军阀所窃取。曾是响应武昌起义最早省份之一的陕西省,复处于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三秦大地民生凋敝,哀鸿遍野。绰号为“陆屠夫”的袁世凯的亲信陆建章督陕后,即废弃一切新政措施,残酷镇压异己,引起革命党人强烈反抗。一九一六年后,屡次发韧于习仲勋家乡富平和邻县白水、三原的护国护法武装斗争不啻长空惊雷,在陕西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一九一六年三月十四日,郭坚、耿直、曹式英、高峻等厡陕西民军首领在白水树起“护国军”的旗帜,通电逐陆。是年五月七日,陕西陈树藩旅游击营营长胡景翼,与革命党人张义安、邓宝珊等在富平县举行兵变反陆。经过一夜激战,全歼陆建章之子陆承武的“中坚团”,俘获陆承武。兵变始举,城内外群众自动助战,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活捉“陆儿子”的历史话剧,此次兵变的首领胡景翼、张义安皆为富平县人,分别出生于侯家堡和到贤乡槐园堡。

    继而反对军阀陈树藩的武装起义连续爆发,逐步形成了进步的陕西靖国军武装力量。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日,陈树藩部骑兵团团长高峻,首先在富平以北的白水县起义倒陈,并受孙中山委任,以护法军总司令名义宣布独立。同月十日,陈部陕西警备军统领耿直在西安起义,与援军郭坚部会合后,成立陕西靖国军。翌年一月二十五日,胡景翼、张义安在紧邻富平西南的三原县起义。八月八日,三原籍老同盟会会员于右任,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从上海回三原,与张钫联合通电就任陕西靖国军正副司令。三原、富平、蒲城、白水、澄城、高陵、径阳、同官等十余县即为陕西靖国均管辖。一些有益于人民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方略在辖区得以推行。老百姓耳闻目睹、甚至直接或者间接参加了发生在当地的诸多重大事件。他们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税政泛滥、民生穷困有切肤之痛。他们向往和欢迎反抗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进行社会变革。街谈巷议的话题离不了黄花岗暴动、武昌起义、陕西光复、袁世凯复辟称帝、讨袁逐陆、驱陈伐段等。特别是发生在当地的蒲城学潮、胡景翼活捉“陆儿子”、张义安三原起义历史事件,被演绎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生动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奔走于三原、富平之间的习仲勋的父亲习宗德,也常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见闻。这些在幼年习仲勋纯净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憎恨黑暗、向往光明、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性格从此开始形成。尤其同乡几位著名民主主义革命人士于右任、井勿幕、胡景翼、张义安的奋斗精神,给他以深刻影响和重要人生启迪。以致在七十余年以后,他谈到胡景翼时,敬重之情仍溢于言表:“胡景翼将军赤诚爱国,胸怀大志,献身革命,功劳卓著。他整军经武,有智有勇,知人善用,将士归心。他思想开明,追求进步,热心公益,造福人民。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谦恭礼让,平易近人。将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高尚品德会永放光芒,他的光辉业绩会永垂史册。”

    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神奇生动的历史传说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故事,使处于启蒙时期的习仲勋受到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营养滋润。在他的故乡方圆几十里每一个河川山岭都有内容各异的美好传说。而当它由劳动人民口中讲述出来的时候,就富有更多的抑恶扬善、打富济贫、针砭朝弊、为民请命的内容。天资聪颖、生性活泼的习仲勋,对眼前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梦幻。村头乡野农夫们谈天说地,家中父母叔婶讲述的趣事笑语,以及小伙伴们嬉戏中的话题,尽管对一个稚气未消的幼童来说近似天书,但习仲勋听到这些故事时,却显得特别专注和投入。他超常的记忆力和悟性在幼时就显现出来。

    “黄巢荆山练兵”、“苗训退隐裔沟”等当地许多有名的传说,他几乎过耳不忘,有的故事情节还可以讲述个大概。在习家庄东南兀立的荆山原上,传说唐末黄巢曾在这里募兵习武,举义反唐。时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荷泽县)人黄巢,赴京城长安赶考武状元,因出身寒微和考风不正而落第。其怒写反诗,怕遭官府追捕逃至荆山藏梅寺,在这里与一批落第武举和青年志士相聚,遂招募兵马、扩充实力,共图义举。一年之内,兵马逾千,在荆山练兵习武,赵氏河饮马。并以此为根据地,举起义旗。经十多年艰苦征战,发展到百万大军,进而攻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是为“黄巢荆山练兵”的故事。“苗训退隐裔沟”是说在荆山之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沟,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的军师苗训和他的后裔住在这里,故称苗裔沟。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一些权重职显的元勋的职务。一次假装醉酒杀死郑子明,后又谎称酒醒后失悔,怪罪军师苗训不谏阻自己,即将苗训革职为民,发配到富平县苗裔沟。此后苗训即深居乡野,过起悠闲的田园生活。他常吟陶渊明“迷途者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身出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句,敬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德,以自己曾逢迎官场、趋炎附势的经历为悔,由此厌淡政事,终老林泉。

    乡间这些褒贬分明,优美动人的故事,如丝丝春雨,在幼年习仲勋稚嫩的心灵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的想象力得到的启迪,童年梦更加多彩。一些自己喜爱的人物形象和引起共鸣的故事情节,时常跃然脑际,习仲勋豪爽、睿智、机敏、勇敢品格和个性的形成,是与受这一特定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染分不开的。一位叫胡大有的老人谈起儿童时代的习仲勋时说,仲勋的天分和聪明在孩童时代就显得与众不同,他特别爱听《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讲道劝善、阴阳说书,占卜问卦,他也要挤在大人中间,饶有兴趣地去听个究竟。他小小年纪就崇拜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常常模仿三国桃园三结义、水浒梁山伯聚义等一些故事情节做游戏。受此影响,以致他参加革命以后,还利用结拜异姓兄弟的方法,团结进步势力,开展革命斗争。

    习仲勋童年时代的家庭经济尚宽裕,一日三餐,粗衣淡饭。祖母健在,父亲、叔父合家生活,妯娌和睦相处,纺织耕稼,勤俭治家。随着弟妹、堂弟妹的出生,逐渐成为一个拥有十几口人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习仲勋的姑母因早年丧夫,携带一双儿女寡居娘家,父母亲以传统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和影响着下一代人。

    父亲习宗德身材较高,大脸盘,性格宽厚而又刚直,他信奉“严是爱,宠是害”的教子格言,时常在慈祥和蔼的面容中透射出几分严厉。他总是教育孩子们:要尊老爱幼,不要打架,不要骂人。常常孩子们吵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父亲一声咳嗽,家里顿时就静了下来,年已八十岁的习仲勋胞妹习冬英,回忆起父亲时说:“我伯没上过学,终生为农,在人家水平烟铺子做过工,但他经历较广,知书达理。他期望子女们以农为本,织耕传家,做勤劳正直的人。因而对孩子们管得很严,我们都怕他。哥哥、弟弟刚五六岁时,他就带到田间去做一些拔草之类的简单农活,给我买来一架纺车,让跟着妈妈学纺线织布。”习仲勋的母亲生性贤良,为人勤朴。它精心侍奉婆母,相夫教子,又为一家十几口穿衣吃饭操劳。由于生育较多,强健的身体过早地受到了损伤,但仍起早熬夜,劳作不息,在她病逝时,各种染色的土布和做好的衣衫、鞋袜就装满了一板柜。

    生活于一个勤劳和谐家庭中的习仲勋,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谈举止,效仿先辈为人处事的风范,感悟甚多,受益匪浅。劳动人民忠厚、友善、勤劳、忍让、负重的优良品德,深深影响了这位正值人之初岁的儿童。若干年以后,习仲勋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常常深情地谈起父母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我的父亲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农民,他总是对我们说,‘长大了不要做官,也不要经商,当官的欺压老百姓;商人唯利是图,为人狡诈。如果有了学问,就做一名教书先生,用自己的本事传书授道,受人敬重。要不就种庄稼,做个本分的农民’。”“我的母亲勤劳贤惠,对婆婆特别孝敬,婆婆患病时,他把精心做的莲子汤送到床前。而自己却省吃俭用,直至终老,没享过人间一天清福。”

    ●少年纪学

    一九二二年春节过后,已满九岁的习仲勋结束了孩提时代无拘无束的生活,父亲送他到庄子以东只二里地的度村小学上学。

    都村,离县城十五华里,当时还算得上一个小镇点,镇上有两三家小店铺和饭馆。都村小学就坐落在通往县城道路的西侧。学校清砖砌墙、白灰抹缝的中山形门楼坐北向南拱状门洞,朱红色大门。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乡村有这样的建筑,的确显得典雅别致。尤其是中山形屋顶设计,更多了几分民主色彩。门内左右各有一间小屋,是老师的居室。朝里走,穿过一个药王洞,后面是一座破旧的庙宇殿堂隔成的两个教室。周围十五个堡子、两个村庄的学生集中在这里上学。

    学校有两位老师,一个叫郭培生,是三原县武字区长坳的一位老先生,在都村教学时间很久,有的人家父子两代人都成为他的学生,他严于执教,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和乡人敬重。另一位是习仲勋姑母的儿子、长他十多岁的表兄唐铸九。习仲勋对自己启蒙时代的母校和老师怀有深沉的感情。此后数十年间,他时常谈起郭培生先生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言谈中充满崇敬怀念之情。全国解放初期,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时,还把郭先生接到西北局短住,并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老人一起吃饭叙旧,一九五八年九月,已是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在陕西检查工作时,还驱车来到都村小学,看望在校的师生。

    习仲勋入学读书之时,正是古老的中国大地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年代。

    半年之前,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国上海发生,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尽管这一消息还难以很快传到远隔千山万水的陕西渭北农村,当地中共组织的建立也是几年以后才有的事情,但是当地的中共组织的建立也是几年以后才有的事情,但是共产主义的幽灵也已在这里徘徊,进步民主的浪潮开始涌动在西北大地。一批在外地的知识分子举办刊物向家乡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后来,一些已参加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青年和革命知识分子回到陕西,通过社会实践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曾被选为全陕学生联合会副评议长的富平籍学生邹均在北京上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利用暑假回到家乡,开展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宣传活动。一九二一年夏,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总指挥胡景翼也在陕西靖国均重要活动区域三原、富平一带,散发石印本《李宁主义》(即列宁主义)小册子,宣传苏联十月革命。一九二二年后,三原几所中等学校学生组成宣传队赴富平等渭北各县,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华盛顿会议瓜分割裂中国的宣传。省立第三师范学生张波在富平宣传时,当众咬破手指,以昭明爱国之志,引起强烈反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当地的群众斗争结合了起来,县北曹村、雷村一带的农民,用鸡毛传帖的形成组织发动起来,拥向县城向当局开展“交农”斗争。刚刚进入学龄阶段的习仲勋,对听到的宣传和眼前发生的一切尽管还是朦胧的,但这无疑是他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起点。

    习仲勋上学时,小学教育由“四三”制改为“四二”制,即学制由初小四年、高小三年,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初小课程分为正课和副课,正课国文(后改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副课为唱歌、体操、图画、手工等。但还须熟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的蒙学经典,逐日临习大、小楷书帖,交老师注重身教,为人师表。每天天不亮,他就上到门楼太前,监督学生按时到校,早读自习。对违犯校规、不认真学习者,按当时校规常施以打板子、下跪、顶砖等方法体罚。习仲勋在这里上学,他外婆家就住在学校东侧,中间只隔一条大路,他可以就近吃、住,这就少了一天往返几次回家时间的浪费。同时,外婆还特别叮嘱他帮助小他一岁低一年级的表弟柴国栋上学。他们既是表兄弟小伙伴,又是一对帮学的“小师生”。

    习仲勋从一入小学起,就表现出聪颖的天资和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他喜欢国语学习,尤其长于对古文的背诵。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他背得滚瓜烂熟;先生布置的背诵课文和作业,他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因而深得老师的赏识和同学们的赞扬。他小学时期的同学田绍西回忆说:“我和仲勋在一个板凳坐了四年,读完初小,又一起上了高小。他小时头脑反应特快,记忆力特强,又勤学好问。老师每天布置一大堆背书任务,我们一听就头脑发胀,许多学生因为背不过书而挨板子。但他好像不很费力气就熟背如流,考试老是第一。

    郭培生先生偏重传统的死记硬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但也时常采用一些启发式的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贴堂”就是他常用的一种。他将学生的完成得好的作文、大小楷和其他作业,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用以表扬优秀,激励上进,同学们称之“贴堂”。初小四年间,习仲勋是“贴堂”最多的一位。半个多世纪以后,他回忆小学生生活时说:“郭先生对我的启蒙教育,印象极深,他人品好,书也教得好。我上学第一次考试考了全级第二十七名,此后就一直是第一名这与郭先生这位严师的悉心教诲是分不开的。

    生性活泼的习仲勋,非常喜欢上体育课和做课外游戏。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觉得从书本中解脱出来,像出笼的小鸟,尽情展翅飞翔。老师常组织一种叫跑旗的体育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和喜爱。跑旗类似今天的接力赛,只不过是以小旗当做接力棒。即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持旗人跑完一段距离后将旗依次下传,旗最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习仲勋跑棋速度快,接传小旗敏捷,每次跑旗时,同学们都希望和他编在一组。都村村子西边有一个涝池,平时蓄水不多,池岸宽阔。这里是都村小学的孩子们嬉戏玩耍、尽情展示天性的地方。多数时间放学后,以习仲勋为首领的都村附近孩子们和聂家庄周围的学生总要在这里摆下“战场”,进行作战游戏。一声“开火”,双方就投掷土块,开始“远射”,进而步步逼近,直到扭成一团,打个交手仗,方才宣布“停战”。每当此时,习仲勋总是显得特别机智勇敢,指挥有方。他先找个竹笼往自己头上一套作为头盔,既能从缝中辨别方向,又能掩护自己,高喊“冲呀”,身先士卒,攻入“敌阵”。时间一长,小伙伴觉得他灵活机敏,都愿受他指挥,亲昵地称他为“习司令”。

    一九二五年春,十二岁的习仲勋参加了两次当地具有政治性的活动,对他的思想影响颇深。三月十二日,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四月十日,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在开封逝世,陕西西安、三原等地纷纷召开追悼会表示悼念。富平县庄里镇是胡景翼将军的故乡,已有共青团员活动的庄里立城公学,也先后为孙中山和胡景翼举行追悼会,并吸收周围乡村的学校师生和群众参加。都村小学的师生两次徒步赶赴庄里参加大会。会场摆着挽联和不同风格的挽词,哀乐低回,主祭人致辞悼念,气氛庄重肃穆。习仲勋深深为会议情绪所感染,在这里,他初次了解了孙中山先生和胡景翼将军的革命经历和民主主义思想,增添了更多仰慕之情。

    是年底,习仲勋初小毕业。同级近三十名学生中途停学和因其他原因失学,考上高小的只有习仲勋、宋杰生、周齐、程孔昭、刘相、田绍西等七八名同学。当时有两所高小可以选择,一是设立在县城内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距离家乡十五里远;二是设立在庄里镇的立城公学高小部,比第一高小远十里。习仲勋说:我们干脆到庄里上立城公学,立城牌子亮,名气大。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这些刚刚走出初级小学校门的孩子作出的决定,不仅仅是对一所学校的向往,还包含着对自己心目中的爱国英雄的崇拜和对新文化、新知识的追求。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