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五、第一个企图乘“火箭”飞行的人

  现代的火箭技术是一项尖端科学。火箭是利用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它推向前进的。火箭飞行的这种喷气原理,在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只是由于受到腐朽政治的束缚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火箭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火箭”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三国时代。229年,蜀国的诸葛亮出兵攻打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魏国的守将郝〔hǎo好〕昭“以火箭逆(迎)射其(蜀军的)云梯,梯燃(烧起来)”。不过,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上包扎一种引火的东西,点着了才射出去,并不是火药箭,因为那时候火药还没有发明。

  七世纪以后,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在军事方面。到了北宋,火器的使用极为广泛,而且制成了用火药作动力的火药箭,当时把它叫作“火箭”。它的构造是在一支普通的箭杆上系上一个火药筒,点燃火药筒,加上发射的力量,箭就可以射出去。据说,使用那种火箭,可以射伤三百步以外的人马。这种火药箭,从发明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火药箭发明以后,很快成为军中的一项重要武器。1126年,金军攻打北宋的都城汴〔biàn变〕京(今河南开封),宋军以火药箭抗击,给金军很大的杀伤。

  到了明朝,在军队里装备火药箭已经相当普遍。火药箭的种类有一百多种,并且还出现了“两级火箭”。

  在明朝后期出版的《武备志》里,记载着一种叫“火龙出水”的火药箭。那段文字的大意是:取一段五尺长的茅(毛)竹,去掉上面的节,用刀刮薄。在竹筒的一头装上一个木制的龙头,另一头装上一个木制的龙尾,那竹筒就成为龙身。龙头的口部向上,龙腹内装几支火箭。把火箭的药线总连在一起,由龙头下部的孔中引出。又在龙身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倾斜着装上两个大火箭筒,把它们的药线也总连在一起。再把由龙腹内引出的总药线连在前部两个火药筒的底部(如图)。这样,当前部两个火箭筒(第一级)燃烧完毕的时候,就引起后部两个火箭筒(第二级)继续燃烧,火箭筒里的火药烧完以后,又引着龙腹内的火箭。在气流的推动下,火箭就飞射出去了。

  根据上面这段记载,这种火箭的制作方法,是符合现在的两级火箭的构造原理的。

  应用制造火药箭的方法来制造玩具,那就是在节日的夜晚孩子们喜爱点放的“起花”。从宋朝起,起花就在民间流行了。点燃起一支起花,它就腾空而起,在黑暗的天空里划出一道红光,逐渐消失在好几百尺的高空。

  一支起花就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飞得那么高;如果集中许多支起花同时发射,那么力量不是更大了吗?能不能够把人送到空中去呢?在这种想法的诱惑下,有一个勇敢的人作了一次有趣的试验。

  这次试验,发生在1500年前后。

  据说,有一个人买了四十七支当时最大的起花。他把那些起花捆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自己也绑在那个架子的前部,两只手里还各拿了一把大扇子。然后,他叫人把那四十七支大起花同时点燃,想借着起花的反作用力和扇子的扑动力量飞向空中。

  结果,这次试验当然是失败了。在浓烟和火焰里,那位勇敢的人重重地摔了一跤。有的说他遇难了。

  这件事情,我们的祖先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但是,一些外国人却认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它记录了下来。有的说那位勇敢的人名叫万虎〔wan-hu〕,有的说他手里拿着的是两只大风筝,也有的说他乘坐的架子是把椅子或者是雪橇〔qiāo敲,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但是,故事的基本内容都是一致的。只有一种说法,把那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提早到1237年,把那位勇敢的人叫作朱福林〔zhou fu lin或chou foo ling〕。这或者是记载不一,或者是指的另外一件事。

  现代的学者对那位勇敢的人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认为他

  当时的想法是有很高的预见性的。这次试验虽然是失败了,但是这种勇敢的首创精神是值得称道的。这次试验所应用的原理,同现代最进步、最新式的喷气飞机的制造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有人称他是“第一个企图乘火箭飞行的人”。

   三国:从220年到280年的一段时期,我国出现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这段时期,历史上叫作三国。

   从960年起到1127年止的一段时期,历史上叫作北宋时期。

   金人原来叫作女真人,住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一带。十二世纪初年,女真人的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朝。以后,金朝的势力不断扩张,一直发展到黄河流域。北宋就是被金灭亡的。

   明朝: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时期是从1368年到1644年。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