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六、中古时代的佛教建筑

  在我国中古时代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佛教非常流行,佛教建筑物也在我国南北各地大量出现。其中,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是我国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时期。在这时期中,传统的建筑技术和装饰增加了不少新的因素,特别是佛教艺术也逐渐融合到我国的建筑传统之中。

  在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和西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市),相继建造了一些佛教塔院,并且成为南方翻译佛经的中心。东吴时最有名的画家曹不兴,就以善画佛像而著称于世。

  东晋和南朝在建康(今南京市)建都期间,是我国中古时代江南佛教最兴盛的阶段。仅建康一地的佛寺就有五百多座,僧尼的人数达十几万人,约占都城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佛寺大部分由皇帝和王公大族出资兴建,修造得十分雄伟壮丽,有如皇家宫殿一般,而且大多位于风景优美的名胜地区。所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一诗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建康,南朝佛寺中最高的建筑物有两座,一座是高达三百四十尺的瓦官寺阁,创建于公元364年,为当时登高游览之地,其遗址在今南京市西南角的花露岗上。另一座是大庄严寺里的九层高塔,创建于公元五世纪中叶,为南朝刘宋路太后时所建,寺中的九层宝塔是当时都城内最高的建筑物。而规模最大的则是梁武帝在宫城后面鸡笼山上所造的同泰寺(今鸡鸣寺前身)。同泰寺拥有大殿六所,小殿十余所,三层的高台两座,七层的高塔和大佛阁各一座,还有很多僧房。这些以高层木构建筑物为主的南朝佛寺,已经被历代的兵火所毁,仅仅留下了一些遗址和后代改建过的庙宇供后人凭吊。

  北朝佛寺的规模比南朝更大,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一书记载,仅北魏都城洛阳城的内外,就有佛寺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永宁寺,它位于北魏皇宫的附近,是胡太后于公元516年(北魏熙平元年)所建。这寺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都是雕梁画栋,墙面上绘着大幅的壁画。寺中的大殿建造得像皇宫里的金銮殿一般。殿中供奉有一尊高达一丈八尺高的大型铜佛像,十余尊中型的铜佛像,三尊用珍珠编成的佛像,还有两尊玉佛像,做工都非常精巧。

  永宁寺中部的九层宝塔,是洛阳城中最高的建筑物。据《洛阳伽蓝记》说:这塔是“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其中所说的“金刹”,就是指的铜质塔顶,包括重达二十五石的铜宝瓶和三十圈铜制承露盘。再从塔顶垂下四根巨大的铁链,链上和每层檐角上都挂有迎风作响的铜铃,名为“金铎”,上下共一百二十个。当秋风大作时,数里之外都能听到铃声。这座宝塔建成二十年后(536年),全部毁于火灾,据说这场大火一直延烧了好几十天。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已经发掘出了这塔烧后的残存遗迹。

  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的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古老的,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形砖塔。这是一座高约四十米的十五层砖造宝塔。塔身平面作十二边形,每三边的中央均有一个圆拱形的门,门两旁各有佛像一座。每层的塔檐都用砖叠涩(即把砖一层层挑出来,檐口推进去)砌成,具有一种抛物线的外观,使塔显得挺拔而秀丽。全塔除底层较为高大外,上面的十四层都间隔很近,塔檐几乎相接,所以被称为“密檐式塔”。

  嵩岳寺塔的另一个特点,是采取了外部用砖壁、内部作空心的筒体结构。由于它经受了一千四百年来的风雨雷电以至地震的袭击而安然如故,所以建筑学家们认为它是现代最流行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筒形结构的雏形。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继秦汉以后的又一个统一而强盛的时代。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兴盛,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样,就促使建筑技术有相当显著的提高。在这一时代,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要形式,都已基本定型。在建筑设计方面,也出现了专门绘制图样的匠师,建筑工人已能够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当时著名的建筑设计家宇文恺和阎立德、阎立本兄弟,曾经先后负责监造首都长安城和东都洛阳城。特别是长安城的布局,对于当时日本和朝鲜等邻国的都城建筑,均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阎氏兄弟都是名画家,他俩的传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niǎn捻]图》等,可见当时的建筑设计家能亲自作画。

  隋唐时代的佛教建筑仍然很发达,并多仿照当时的宫殿式样。我国传统的四合院式的布局,这时也广泛应用于佛寺。但是,这一时代佛教建筑中的木构建筑物遗留下来的非常罕见,仅存的两处都位于山西的五台山中。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其余三处:四川峨嵋山的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道场。)之一,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由于地点偏僻,受战火的破坏较少,所以至今还保存有我国最古老的两座木构建筑物——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建于782年),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建筑物。它的规模较小,大殿的长宽各有三间。四周有柱一周,但殿内无柱。佛坛上保存有唐代塑造的一佛、二弟子(迦叶和阿难),二菩萨(普贤和观音)、二侍立菩萨、二供养菩萨和二金刚等十七尊塑像。这些塑像的风格与敦煌石窟的唐塑非常接近,是一组非常宝贵的唐代群塑。

  距离南禅寺不远,还有一座年代稍晚、但规模较大的佛光寺。佛光寺的大殿建于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殿的面阔有七开间,进深也有四开间,柱上斗栱的比例很大,梁架的处理手法也很简洁。屋顶是单檐歇山顶,属于唐代晚期的典型木构建筑物。在我国及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殿内有唐代塑造的佛像共三十五尊,包括降魔弥勒佛、阿弥陀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等,姿态都很生动自然。这些塑像连同大殿的木构建筑,柱头上的栱眼壁画、以及大梁下的唐人题字,被称为佛光寺的“四绝”,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从这两座唐代木构建筑物看,唐代殿堂建筑的屋顶坡度一般都较平缓,出檐深,斗栱硕大,柱子粗壮,常用版门和直棂窗,整个建筑的风格显得庄重而朴素。

  现在还矗立于西安市南郊的大、小雁塔,是唐代长安城遗留下来的两座著名宝塔,并且分别代表着当时佛塔的两种形式——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

  大雁塔原名慈恩寺塔,是唐朝楼阁式塔的代表,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由于《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曾记载有菩萨化身为大雁,舍身布施,坠地摔死以感化信徒,信徒们当即埋雁建塔来纪念的故事,人们便称慈恩寺为大雁塔。这塔是由著名的高僧——三藏法师玄奘(俗称“唐僧”)亲自设计和监造的,用来存放他从天竺(今印度)带回的六百多部佛经,所以特别有名。初建时为五层方塔,唐末五代初(930年)改修成七层方塔,高六十四米,底边各长二十五米,也就是现在的塔形。

  大雁塔在唐朝时就是长安人在春秋佳日登高游览的地方,特别是通过科举制度考取“进士”的人,按照惯例更要登临此塔题名,叫作“雁塔题名”。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因此,历代的文人学士所创作的有关大雁塔的诗文很多,尤以唐代诗人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天与杜甫等共登此塔时所作的《登慈恩寺浮图(佛塔)》一诗最为著名。

  小雁塔原名荐福寺塔,建于公元707—709年,是为了纪念唐高宗而修造的。它的规模比大雁塔略小,故称小雁塔。它是一座砖结构的密檐式方塔,原有十五层,底部一层特别高,每边长11.38米,从第二层起每层的高度就变矮变密,形成密集的塔檐,与北魏嵩岳寺塔属于同一类型。它的中部各层又稍稍向外鼓出,构成了一种柔和的曲线形轮廓,显得端庄而秀丽。

  大雁塔和小雁塔都经历了千余年来陕西发生的七十多次大小地震,大雁塔从未受损,小雁塔则在明朝中期(1487年)的一次大地震中塔身发生了纵裂,裂缝达一尺多宽。奇怪的是在三十四年后(1521年)的再一次地震中,竟又把小雁塔的裂缝震得合拢起来,所以古人认为这是“神合”的奇迹。但它的顶部两层,后来却被另一次地震震坍。所以,目前只剩下十三层,仍然高达四十五米。塔内还保存有金代明昌四年(1193年)铸造的一口大钟,这钟的音响清脆,声扬数里,所以又有“雁塔晨钟”的称誉。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