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心理学导论

第二节:心理学的实质

  心理活动虽然人人都很熟悉,但是它何以发生,如何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实之一,也是人从有史以来就企图认识的重大课题。对心理实质的理解历来存丰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现象:物质现象(自然界和人等)和精神现象(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记忆和思维等)。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认为有寄寓在肉体之中、可以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灵魂,由此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另外,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又极其微弱,把无法解释和无力控制的自然力人格化,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人和整个世界都是由一种无形体的、超自然的、永存不配的精神力量所主宰。这样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哲学,并断言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把宇宙间天地万物归结为精神本原。

  唯心主义哲学分为两种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自我”当成唯一真空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宋代的陆九渊就人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在西方,18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视觉新论》)。到了19世纪30年代,主观唯心主义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来取代物质和意识的概念。

  客观唯心主义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主宰者。汉代的董促舒就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生”。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一。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只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区分,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精神当作客观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么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们的意识是对物质存在的反映。

  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衣、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他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人的好、恶、喜、怒、衣、乐等感情就藏在身体和精神之中。韩非说:“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即认为人的感觉和思维必须依赖于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东汉时的王充说:“人之精神栽于形体之内”,他认为人的精神就藏在形体里面。魏晋南北朝的范缜进一步指出:“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就是说物质的身体是主体、实体,而精神只是物质的身体的作用,是从属于物质的身体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说:“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清代的戴震说:“味也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色,能辨之而悦之。”总之,他们都认为物质与心理是不可分的。先有物质的身份柏有心理活动,情感、智慧等心理活动是身体的机能。

  我国医学早就认识到脑与心理的关系。《黄帝内经·索问》中提出:“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中也提出:“髓海有余,则轻劲力多力,目过其废,髓海不足,则脑转多鸣,胫酸眩昌。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的论断,认为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活动的地方,是脑神经所在处,它聚集着人的精神。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根据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病理的临床研究,明确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的著名论断。

  在欧洲,以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人与整个自然界一样是物质的。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只不过比组成肉体的原子更加精细而已。人的死亡不是指灵魂离开肉体,而是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自然分离。他认为,人的感觉和思维是一种不断放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象”,透过感觉器官而投身到灵魂的结果。他说:“如果没有影象来接触,就没有人能有感觉和思想”。他坚持了心理是物质派生的,感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唯物主义观点。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的心理学专著里,把灵魂看作是生活的动力,是身体存在的形式。在《记忆》、《梦论》等著作中,肯定感觉是认识的基础,说:“感觉新局面不是感觉自身,而必须有某些外于感觉者,先于感觉而存在”。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从二元论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身心交感论。他认为人的心与物(身体)只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心的本质是思维,不占空间,身体是物质的,占有空间,心身两者互相交感,心影响身,身也影响心,两者交感于脑内的松果体,通过松果腺体的活动可以将物理的刺激传导而至灵魂(心)之内,而后将冲动由灵魂传导至身体。笛卡尔用“反射”概念来解释人体的活动,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即认为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种独立实体,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其本质是唯心主义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并不参正确阐明人的心理现象。因为他们缺乏发展的、联系的辩证观点去探索人的心理活动,不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所以也就不能正确的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