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

  少年很容易模仿他人或受他人暗示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一种情况是 少年人喜欢模仿一些新奇的、富有刺激的现象,例如,电影、电视、小说和现 实生活中的某些暴力、色情的情节,极易成为少年人模仿的对象,从而发生 模仿性犯罪行为。少年犯罪人常常从作案目标、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 面模仿。另一种情况是少年在他人的暗示下发生犯罪行为,这种暗示既可 以是言语暗示,也可以是面部表情暗示或手势动作暗示。成年人教唆少年 人犯罪较易得逞,正是基于少年易受暗示的特点。在少年团伙犯罪中,相互 暗示现象经常存在。由于群体犯罪的环境气氛的影响,少年犯罪人的行为 会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以致加重犯罪的严重性。

  (二)情境性

  少年的犯罪行为,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引起的。所谓情境,就是指有利 于犯罪行为发生的环境和气氛。由于少年的动机易为外界诱因引起,因此 当外界存在适宜的犯罪环境和机遇时,容易促使少年产生犯罪动机。情境 性特征表明少年初次犯罪多是偶发的。犯罪机遇的出现,诱发了他们的犯 罪动机,这一过程比较短促,使犯罪行为的发生缺乏详细、周密的预谋和计 划。

  (三)戏谑性

  富有新奇性和刺激性的游戏,对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成为他们 的行为动机。不少少年由于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生活贫乏,对正当的学习、 工作和娱乐活动缺少兴趣或不能持久参加,往往觉得精神空虚,生活无聊。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刺激,他们会置道德和法律于不顾,不计后果地去 实施犯罪行为。少年的戏谑性犯罪行为,较多地表现为强奸罪、寻衅滋事 罪、盗窃罪、抢劫罪和杀人罪等。这些少年犯罪人对自己的戏谑心理缺乏调 节和控制’以侵害他人为乐,以满足自己低下的精神需求,因此,此类少年犯 罪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一些团伙性的戏谑性犯罪行为,其后果更为严重。

  (四)冲动性

  少年犯罪常常可能由冲动所致,在冲动性犯罪行为中,某种强烈的情绪 体验起着动机作用。在冲动性犯罪行为产生的过程中,少年对行为是否会 触犯法律,会造成什么后果等缺乏考虑,侵犯行为多在意识水平低或是未被 意识到的状态下发生,只感觉到愤怒、恐怖、嫉妒和怨恨情绪达到了极点,惟 有立即向引起其不满情绪的客体直接发泄或转向无关当事人进行发泄才能 使心理紧张有所减轻。这种冲动性的犯罪行为,往往导致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

  (五)反复性

  少年人犯罪行为的反复性表现在两方面:①他们往往会连续作案’特别 是作案成功后,有了需要获得满足的体验,犯罪动机得到强化,就会继续实 施犯罪行为。②少年犯罪人在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后,由于意志薄弱, 经不起不良因素(如“哥们儿义气”、他人歧视、物质诱惑等)的刺激,而重新 走上犯罪道路。少年犯罪行为的反复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自身不良 习癖的作用,如吸烟、赌博、吸毒、看淫秽书刊影像、贪小便宜等恶习,往往是 他们产生犯罪行为的动力和媒介因素。②抵制力差,明知不对,但自控力 弱。③人格发展不成熟,判断力薄弱,因缺乏正确的人生观而常常显得无 聊、孤独,极易在他人的唆使和暗示下反复发生犯罪行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