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袁隆平传

三三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满腔热情地颂扬了夏禹治水的历史功绩,抒发了自己拯救祖国的伟大抱负。

  通过这首词,袁隆平深刻地体味到了当年的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他对辛弃疾的这首词情有独钟。

  我们说,这首800多年以前的古诗词也正是今日袁隆平爱国主义热忱的真实写照。

  1970年11月中旬,袁隆平安排李必湖和尹华奇除经营他们的杂交稻试验田外,还要继续寻找野生稻。而后,他独自北上进京查阅资料,并向有关遗传学专家请教几个理论问题。

  就在这次进京期间,袁隆平在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一份外文杂志上,获悉一条令他震惊的消息——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新城长友用粳稻品种钦苏拉——包罗Ⅱ为母本,以台中65稻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了BT型台中65不育系,用台中65不育系中的部分可育株,用自交稳定育成了BT型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但是,由于杂交组合F1优势尚不明显,因而迟迟未能投入生产应用。这样,就为袁隆平的科研事业赢得了时间。

  北京之行,使袁隆平感到了形势的严峻,他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他决心要在杂交水稻领域中,抢占世界的制高点,抢在美国和日本的前面,为祖国争光!

  他的弟子李必湖和尹华奇在老师的安排下,也分秒必争,寻找野生稻。

  其实,海南岛一带,野生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分布也很广。当地人称野生稻为假禾。

  一天,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来到他们的住地闲聊,李必湖与他聊起了野生稻,并谈到了袁隆平为他们描绘的野生稻形态及其有关知识。冯克珊听了连连说:

  “野生稻嘛,我们这里称之为假禾,有的,这里遍野都是。”

  “那么,我们可以从野生稻丛中找到雄性不育材料吗?”

  “试试看吧!”

  就在1970年11月23日的上午,冯克珊与李必湖一同来到一座铁路大桥旁的一块沼泽地,沼泽地中生长着成片的杂草。只见两只野兔卧在草丛中,若无其事地啃噬着鲜嫩嫩的绿草。当他们走过去时,那两只野兔一前一后地跑掉了。李必湖和冯克珊沿着野兔遁跑的方向看去,他们发现了一片野生稻。巧的是这片野生稻正值扬花抽穗的旺盛期,生殖性状很容易识别。李必湖跟随他的老师袁隆平辨别雄性不育株已有6年的历史了,他学着老师的样子,在野生稻群中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仔细辨别,一丝不苟地审视着这一株株花开正盛的野生稻。李必湖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长得很异常的野生稻。它分蘖成三个稻穗,只见这三个正在扬花的稻穗,花药细瘦,呈火箭形,色泽浅黄,不开裂散粉。当李必湖断定这是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后,他二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将这株比金子更珍贵的野生雄性不育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用衣服包住,带到试验田里,同广矮3784栽植在一起。同时,李必湖给正在北京作理论探讨的袁老师发去了一封报喜的电报。

  袁隆平在北京得知找到野生雄性不育株的消息时,欣喜异常。如同他劳作在夏日酷暑下的稻田里,正值灼热难耐之际,忽然迎面吹来一股清凉的风,拂拭着他的肌肤,熨帖着他的心灵。那种无比幸福的感觉,融进了他的血液,渗入了他的周身,这种幸福的感觉从此几乎追随了他的后半生。

  袁隆平连夜乘火车南下赶赴天涯海角。

  当他来到南红农场时,恰好是次日的清晨,他来不及休息,使与李必湖一起,踏着晶莹的露珠,穿过迷蒙的雾霭,走近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在蓝天碧水连结的地方,只见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株静静地伫立着,披着迷蒙的雾霭,款款地低下了头。那绿色的长发,在微风中轻柔地飘着,那浅浅的乳黄色的长蕊,嫣然而笑,似乎在为远方的“情人”绽放着清香的花朵。

  袁隆平分别采集了3个稻穗上尚未开放的小花朵,置于100 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经反复辨认后,他激动得大声叫好:

  “妙,妙!这的确是一株天然的雄性败育野生稻!”他当即为这棵野生雄性不育株命名为“野败”,其含意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

  两年以来,袁隆平以寻觅野生雄性不育株为事业。为了它,他天南地北地长途跋涉;为了它,他朝朝暮暮,不眠不休。当见到这株“野败”以后,他如同一位痴情少男,与他心爱的少女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好一个“野败”,总算找到你了。

  我朝思暮想的“野败”,终于找到你了。

  这么多年了,你总是躲躲闪闪的,你让我盼得好苦啊!

  我朝思暮想的

  “野败”,我们终于相遇了。多么漫长的寻觅啊,你终于有了可喜可贺的归宿。

  从那一刻开始,袁隆平日日夜夜守候在他心爱的“野败”身边。太阳、月亮和星星也轮流照看着他的“野败”。那“野败”如婴儿般无拘无束地舒展开双臂,生机勃勃地贴近身边成行的栽培稻。轻轻吹来的风,飘飘洒洒的细雨,从从容容的流水,使得它从浅浅的嫩绿变成浓浓的墨绿。袁隆平轻手轻脚地选择了精良的籼稻雄花为他的“野败”一次又一次地授粉。

  “‘野败’是怎样降临人间的呢?”

  人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询问袁隆平。

  袁隆平稍加思索地回答说:

  “它是一粒野生的种子,不知哪一类候鸟将它吞进肚里,用它分泌的胃液将其雄性抹去了,而保留了它的雌性,并把它排出体外。命运使得这两粒种子在这美丽的原野落地生根,是李必湖和冯克珊的伟大发现,赋予了它生命的崭新意义。”

  是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将因它而辉煌,将因它的发现而建立千古功勋。

  “野败”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打开了突破口,这株“野败”,为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使得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杂交水稻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机。

  自然与人原本是有诸多机缘的。黄河遇到了李白,才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长江遇到了苏轼,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盖世词章;那“野败”遇见了袁隆平,才会有几千亿公斤杂交水稻的收获。

  袁隆平熟记母亲素日常说的一句话:

  “上帝给我们的不会很多。”

  的确,上帝给的并不多。上帝只给画家狄斯尼一只小老鼠,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上帝给的并不多,上帝只给袁隆平三穗“野败”,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他像是一位到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劫难,终于获得了成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