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一野十大虎将传奇

  “好!”许光达回答得很干脆。

  在宜川城周围的制高点中,惟有内六郎山和风翅山地势险要,而两山中,内七郎山更为险峻。此山并不高,海拔仅300余米,但背倚城墙,山壁如削,自古就有“七郎一条路”的说法。这条路藏在山肚子里,是条曲里拐弯的暗道,山顶有洞口,敌24旅的炮兵阵地、弹药仓库都在山顶上。

  许光达指挥21团首先从小北门突入宜川城,冲到内七郎山下,但几次强攻都没有接近山下的暗道洞口。19团从西门进城后用云梯登山,也受到猛烈的火力压制。

  许光达于是命令部队:不要硬攻,寻机智取。

  21团2营4连在冯副营长带领下,化装成蒋军朝着内七郎山摸去,他们连闯数道防线,一直摸到山顶,等到敌人指挥所发现情况不妙时,手榴弹已经扔了进来……

  内六郎山得手了,与此同时,第6纵队也攻入城内。

  冯副营长居高远眺,只见凤翅山蒋军阵地上的火力点疯狂地不停地扫射,压制着我军。他便对刚刚举手投降的敌炮兵下达命令:“目标凤翅山,装弹!”

  这些连青天白日帽花还没有摘掉的国民党炮兵,立刻进行计算、瞄准、装弹,然后在冯副营长的口令声中,炮弹出膛,准确地在凤翅山爆炸。

  内七郎山和凤翅山的陷落,使敌24旅旅长张汉初陷入困境。本来,胡宗南要他坚持一星期,可到了3月1日,又让他突围。张汉初想突围为时已晚,解放军已经完成围城部署。

  部队带不出去,他就想个人逃脱。他让勤务兵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放下来,不料由于天气冷,勤务兵的手冻麻木了,绳子放到中途脱手,他一下跌到坚实地上,腰摔坏了。勤务兵跳下城墙后,搀扶着他继续逃离。然而最终还是没逃掉,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张汉初被带到了许光达面前,许光达见张浑身湿透,冻得直打哆嗦,让他坐到炭火前取暖。待他身子暖和过来,许光达才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种钓鱼式的打法?”

  张汉初苦笑地回答:“我们明知这是你们布置的口袋,又不得不钻。”

  许光达哈哈大笑:“你说了实话。你们胡长官也服从我们的调动!”

  瓦子街——宜川战役,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军部、2个师部、5个旅,共约3万人,实现了我军的预定作战计划,有力地策应了我军在中原战场的作战,改变了西北地区的形势,打开了我军向渭北、关中进军的门户。

  【4.选谁出任装甲兵司令呢?毛泽东把目光移到了许光达的名字上。许

  光达上过黄埔军校,到苏联啃过黑面包,这样的“出身”,在解放军将领

  中并不多见】

  1949年冬,许光达奉命随彭德怀进京,协助起草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许光达这一次是带着妻子和儿子一同进京的,原意是想借此北京之行,一家人闲暇之时游览一番古都北京。他已准备把后半辈子献给大西北,扎根大西北了。

  许光达被安排住进了中南海。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国家的各个部门、行业都需要人去抓。一天,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聚集议论建国大事的时候,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向朱德、彭德怀两位老总提出,调许光达去外交部工作。当时,外交工作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而人马却得重组。新中国的外交主要方向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许光达留学苏联数年,懂俄语,文化程度高,又熟悉苏联各方面的情况,是很适合从事外交工作的。

  但是,许光达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对外交事务是外行,能否胜任很难说,他还是希望在军队工作,为军队的机械化出点力。当然,作为一名党员,如果组织上让他转行,他还是会无条件服从的。许光达的想法与老总们不谋而合,因为解放军要实现机械化、正规化、现代化,需要像许光达这样有专长的军事人才。所以,当周恩来问许光达“你个人是什么意见”时,许光达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考虑:“外交工作我怕不能胜任,还是军队工作熟悉一些。”

  老总们也都谈了他们共同的想法,认为军队建设需要许光达。最后,毛泽东拍板此事,笑着说:“听老总们的吧!”

  这样,许光达留在了部队,后来成为大将。

  建国后,人民解放军作为保卫国家的武装力量,仅靠“小米加步枪”已不适应现代军事的发展。从武器装备到兵种组成,人民解放军都极需发展,而机械化更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更加重视装甲兵的建设,认为装甲兵是一个最重要的兵种,它既能单独执行任务,又能在合成军队编成内执行任务。由于它具有高速的运动力、威烈的火力和坚强的装甲防护力,成为现代战争中机动性最大、突击力最强的一支地面战斗力量,它能够减少或避免核爆炸的影响和充分利用核突击的效果,在进攻和防御中有效地执行各种战斗任务,因此在未来战争的陆地交战中,装甲兵的作用是别的兵种无法替代的。

  新中国成立了,需要建设更强大的武装力量来保卫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在新中国的国防力量之中,装甲兵是不可缺少,又是迫不及待需要建设的。

  选谁来组建新中国的装甲兵部队呢?毛泽东把他的目光移到了许光达的名字上。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许光达就有良好的印象:上过黄埔军校,学的专业是炮兵;到苏联啃过黑面包,主要进修的也是炮兵和坦克兵,这样的“出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并不多见。另外,许光达勤奋好学,这也是毛泽东颇为喜欢的。

  一天,彭德怀邀请许光达一家共进午餐,并同游北海。游览中,彭德怀对许光达说:

  “战争结束了,军队要成为国防军,要变单一兵种为多兵种,海军、空军要建立起来。陆军里要建立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还要加强炮兵,这些都需要人去搞。你是不是去搞装甲兵?后半辈子为军队现代化出点力。”

  人用其才,才能尽其力。彭德怀的建议正合许光达的心愿,许光达岂有不愿之理?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对彭德怀说:“军委让我搞装甲兵,我后半辈子定把心血用在装甲兵上。”

  1950年6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许光达为装甲兵司令员。

  新中国的装甲兵,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其中凝聚了许光达的多少心血!许光达当上装甲兵司令后,创办学校,培养人才,建立基地,锻炼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机械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把许光达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甲兵之父”,实不为过。

  万事开头难。许光达受命组建新中国的装甲兵总部机关时,手下只有十几个人,没有办公地点,住在北京前门外的一家小旅馆里。当时,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里坦克数量很少,并且都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来的,技术人员也大都是国民党军队的留用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装甲兵部队迅速搞起来呢?这是摆在许光达面前的一项艰巨工作。

  他没有畏难,他把各军区的坦克部队的领导找来,彻夜长谈,反复研究,从中找出两个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是整编现有的坦克部队,实行全军统一编制;二是立即着手培训干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