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叶剑英传

四七

  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极为愤慨。他们通宵达旦地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同杨虎城、王以哲等东北军、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协商,确定由杨虎城领衔,于1937年1月5日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通电,强烈抗议蒋介石扣押张学良将军的行径,揭露蒋介石重新挑起内战的阴谋。

  西安方面,在政治上给蒋介石以反击的同时,在军事上也积极进行准备,以打破中央军的进攻。1月4日,东北军、十七路军的高级将领共同协商并拟定联合作战方案。据李金德回忆,在联军参谋团会议上,叶剑英分析敌我友态势,提出在军事上应集中主要兵力,到东部正面防线,对付由潼关方向西进之敌,摆成一个鳝鱼篓子形,让敌人能进不能出,进来就把他吃掉!参谋团经过研究确定,除东北军在东部正面防线部署重兵,十七路军集结于渭北各县外,调动一部分红军主力,开进关中,集结于咸阳、洛川一带以配合东北军、西北军作战,造成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战则能胜、和则有利的局面。

  在此期间,叶剑英尽力协助周恩来奔走于东北军、西北军和国民党留守西安人员之间,艰苦工作,维护团结,稳定局势。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钱大钧在事变时负伤,此时住在西安养伤。叶剑英陪同周恩来特意去看望了钱大钩。接着,周、叶又去邵力子(事变前任陕西省主席,事变时也被张、杨所拘留)家里走访,表示慰问。他们向钱、邵两人转达了中共中央对和平解决事变后的期望。希望钱、邵两人以大局为重,说服留守西安的国民党大员,坚持团结,抗战救国。同时,又劝说杨虎城派人到南京、奉化与蒋介石会谈。

  东北军、西北军内部在战与和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尖锐分歧。受命于张学良代理指挥东北军的杨虎城,在外有重兵压境,内有和战之争的情况下,处境越来越困难。这时,叶剑英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出谋划策,处理各种棘手问题。杨虎城是一位早年拥护孙中山革命的爱国将领,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一直同共产党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头脑敏锐,韬略在胸。有一次,叶剑英陪同周恩来访问他时,正谈话间,正好他的秘书拿来一份材料,让他签字。他让秘书给他念。秘书念完之后,他立即指出哪些地方需要改动,而且提得恰到好处。叶剑英看到这个情景,对杨更加敬佩,说他真是“长期锻炼出来的将才”。

  为了防止“战祸起于萧墙之内”,叶剑英在周恩来领导下,多次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主战、主和两派交谈,开导他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认清形势和前途。但是,坚持同中央军交战的“少壮”派继续闹腾,有人竟扬言:“向叶参谋长来个兵谏!”1月27日晚间,孙铭九等找到周恩来、叶剑英,在他们面前长跪不起,哭着要求红军出兵帮助他们打仗,救张学良将军回来。

  周恩来、叶剑英反复劝说也不听。为防意外,周恩来决定将共产党派到西安工作的大多数人转移到三原红军驻地。叶剑英则留下来,陪同周恩来继续奔走于各方,耐心工作,平息风波。

  1937年1月30日,天空飘着小雪。叶剑英陪同周恩来乘车到三原云阳镇红军司令部,同张闻天、彭德怀、任弼时、杨尚昆、左权等开紧急会议,反复讨论是否帮助东北军出兵与中央军打仗问题。会后,周、博、彭、任等联名致电毛泽东、朱德、张国焘等,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家认为,这一仗本来是不该打的,但是考虑到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是我们的朋友,只要他们两方意见一致,红军可以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而支持他们的主张,配合他们一起打。当晚,周恩来、叶剑英赶回西安,分别将这个决定告知杨虎城、东北军将领和少壮派军官。他们听后都感到高兴。接着,叶剑英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参谋长一起具体地研究了军事部署和作战计划。然而,东北军中主战的“少壮派”和主和的“元老派”意见仍不一致。在“少壮派”提议下,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团以上军官在渭南东塬张家堡召开军事会议。

  叶剑英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我们大家应该团结起来,加强‘三位一体’,巩固统一战线,争取张将军早日返回,共同抗日,收复失地,使我们祖国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强大的国家。”杨虎城也在会上讲了话。在他们讲话之后,和、战两派仍然争论不休。争到最后,形成如下决议:在张学良未回以前,坚决不撤兵;中央军如再进逼,不惜决一死战。到会的40余名军官在决议上签了字。

  1月31日晚上,在西安粉巷王以哲家里又召开三方最高军事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周恩来、叶剑英再三说服,最后作出宜和不宜战、促进和谈成功的决定,并决定派代表李志刚赴潼关与中央军代表在和谈文件上签字。然而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少数人仍然坚持主战意见。2月2日上午,“少壮派”突然下手,闯入王以哲家中,开枪打死了王以哲。“二二”事件严重地破坏了东北军的内部团结,破坏了西安与南京谈判和营救张学良的行动。爱国将领王以哲的被害,激起了东北军广大官兵的愤慨。西安城内谣言四起,到处笼罩着恐怖气氛。

  为了平息风波,制止事态扩大,周恩来亲自到王以哲家吊唁,帮助处理善后。叶剑英立即派刘澜波到渭南,向驻防前线的东北军将领传达“事件”的经过,宣传中共中央反对“二二”事件的态度,继续维护“三位一体”,坚持贯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同时,周恩来、叶剑英等经过研究,派刘鼎护送孙铭九、应德田等几个肇事者到三原云阳镇红军驻地,再转往平津,避免了东北军内部报仇性的互相残杀。

  这一段工作异常紧张和危险,稍有不慎就会使西安事变的成果毁于一旦。当年曾在西安工作的童小鹏、宋黎、常黎夫等回忆说,西安事变后,在军事方面,主要是叶剑英分管,因为他过去在国民党中间是个知名的人,对西安方面也比较熟悉。他在军事、情报这方面是内行的。周恩来负总责,叶剑英、秦邦宪协助周恩来一起工作。叶剑英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在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的努力工作和斡旋下,西安方面在“二二”事件后不久,终于同南京方面达成了避免打仗的协议。

  七、主持西安红军联络处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

  “西安事变”的结局尽管有些波折,但这次事变毕竟迫使蒋介石停止了10年内战。它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从内战向抗战转折的一个重要枢纽。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代表正式开始了接触和谈判。南京政府派出顾祝同(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和张冲、贺衷寒为国民党方面的谈判代表;中国共产党方面则以周恩来和叶剑英为谈判代表。从1937年2月11日开始,国共双方经过一个月的谈判,于3月8日达成协议。

  当晚,顾祝同等人电告蒋介石作最后决定,以便执行。

  不料,两天以后,国民党方面由贺衷寒提出一个修正案,对原已达成的协议作了重大的改动,提出许多中共方面无法接受的条件。周恩来立即将情况电告中共中央,并根据中央电示,约见张冲,表示共产党不承认贺案,要求见蒋解决。张冲表示可将周恩来的意见转报蒋介石。据龙飞虎回忆,2月13日,周恩来奉命返回延安开会,并等候与蒋介石谈判。叶剑英则留守西安红军联络处(后改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与顾祝同等保持联络,继续磋商国共合作事宜。

  红军联络处是10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建立的第一个办事机构。它位于西安城内新城的北门外七贤庄1号。

  这里原是德国医生海怕特·温奇(共产党员,曾任张学良牙科顾问)开设的一家牙科诊所。曾掩护中共地下活动,并帮助解决一些陕北红军所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国际主义战士海伯特在事变那天上午外出,不幸中流弹牺牲。经过周恩来、叶剑英与张学良协商,红军联络处便设在他的诊所。叶剑英主持红军联络处,同中央先后派来的李克农、张文彬、李涛、宣侠父等一直与国民党方面继续保持联系,并与各方人士接谈,为国共合作奔走,多方面地开展工作。他非常注意调整东北军、十七路军与红军的关系,帮助解决一些内部矛盾,继续维持“三位一体”联合抗日的良好局面。他还负责与国民党代表交涉领取经费、被服、装备等事,并讨论在兰州设立红军联络处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