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叶剑英传

四六

  12月4日,蒋介石果然带着大批随从,杀气腾腾地直奔西安。他住在临潼华清池附近的“剿共”临时行辕里,召见张学良、杨虎城,发出最后通碟,提出两个方案,任他们选择:(一)服从“剿共”命令,将东北军,十七路军全部开到陕甘前线作战;(二)如不愿“剿共”,即将东北军调往福建,十七路军调往安徽,让出陕甘,由“中央军”去“剿共”。张、杨无法接受这两个方案,再次向蒋苦谏,又遭训斥。从此,张、杨遂进一步考虑实行“兵谏”,以至走上“逼蒋抗日”的最后一途。

  叶剑英见蒋介石到来后的西安形势日益紧张,即按中央指示,悄然离开西安。临行前,张学良慷慨允诺,借给红军10万块银元,要他带走。叶剑英说:“少帅,你真是‘雪中送炭’啊!”当他到达保安城外时,远道来接的中央财政部长林伯渠早已守候在那里,笑咪咪地迎上前来。叶剑英见到他风趣地说:“林老啊,你不是来接我的,你是来接这许多光洋的!”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五、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担任中革军委委员和中国红军副总参谋长的叶剑英回到保安后,毛泽东立即召开有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听取叶剑英汇报西安情况。会议进行过程中,机要秘书送来张学良发来的电报。电报中说,形势十分危急,请叶先生即来西安,共商大计。会议没有开完,毛泽东决定让叶剑英马上返回西安,并嘱咐他把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带去,通过张学良的关系,送王到新疆转赴苏联治玻叶剑英一行,立即动身去西安。他们走了三天,当到达苏区和东北军防区交界处时,没有找到接头的人。叶剑英便发电报向中央问询情况,中央回电说:西安发生了事变,张、杨在临潼扣留了蒋介石。中央决定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为中共代表赴西安,已请周恩来先去。你们即刻去延安城,张将派飞机来接。于是,叶剑英一行掉转马头,北返延安,坐上张学良派来的飞机赶往西安。

  叶剑英到西安以后,才了解到西安事变的详细情形。

  原来,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多次向蒋介石进谏,最后“哭谏”无效,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抗日救国,毅然实行“兵谏”,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同时在西安拘禁了一批国民党军政大员。

  这一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和全世界激起了不同反响。中国人民大众拍手叫好,国民党南京政府一片混乱。亲日派头子何应钦急于取代蒋介石的地位,极力主张“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介石于死地。他竟于16日下令发兵进攻陕西,同时准备派飞机轰炸西安。日本帝国主义则欲加剧中国的分裂,扩大内战,以便独占中国,极力支持何应钦的行动。与此相反,以宋美龄、宋子文为首的亲英美派,力主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反对“讨伐”。

  支持蒋宋家族的英美两国由于其在华利益受到威胁,则竭力支持宋美龄营救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内各地实力派对事变的态度更是复杂。坚决支持张、杨的抗日主张者有之;拥蒋讨张者有之:两面讨好者有之;趁火打劫,大搞投机钻营者亦有之。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后,通电全国,提出了抗日救国的八项政治主张,并宣布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张、杨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委员。

  事变当夜,张学良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不顾一切,今已将蒋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紧急商讨对策,经过反复研究,确定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周恩来等应张学良的请求,即复电张学良,表示对张、杨全力予以支持,拟派周恩来等到张处协商大计,并向张、杨提议调整防务,配合他们粉碎国民党“讨伐派”的武装进攻。随后,中共中央以红军高级将领名义给南京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两次发出通电,表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12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一行乘张学良所派专机抵达西安,当晚立即与张学良会晤,谈到深夜,次日上午又拜会杨虎城,紧张地展开了各方面的工作。叶剑英到达西安后,立即协助周恩来进行工作。按照分工,周恩来侧重于政治方面,负责上层统战和群众团体工作;秦邦宪侧重于中共组织内部工作;叶剑英侧重于军事方面工作。张学良亲向周恩来提出,要叶剑英出任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的参谋长,周恩来为此专电报告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叶剑英以参谋长身份参加西北联军参谋团,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将领一起制订了抵抗亲日派“讨逆军”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同时他还积极参加谈判和其他工作。

  这期间,南京方面在弄清了张学良、杨虎城和中国共产党无意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这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谈判。从23日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和张、杨一起参加谈判,并首先提出停战及改组南京政府的6项主张。经过两天的谈判,同宋子文,宋美龄最后达成改组国民党和国民党政府、驱逐亲日派、释放上海爱国领袖和一切政治犯、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蒋当面表示同意谈判协定的6项条件,并表示他回南京后,周可去南京直接谈判。

  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叶剑英协助周恩来日夜奔忙。他会见了各方面人士,同他们进行座谈,听取意见。他还采取出席报告会、个别出访等形式,进行统战工作,并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意见及时向周恩来和中央请示报告。

  12月23日,叶剑英致电中央,报告说,各方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怀疑,主要问题是:共产党能否真正放弃阶级革命,改劝社会民主制”?红军能否取消,归中央改编,听从命令?今后能否割断同莫斯科或第三国际的关系?最近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党中央认为,叶剑英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中央立即电复叶剑英,要求进一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叶剑英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广泛向各方人士进行解释,消除误解,扩大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六、多方奔走,巩固和谈成果

  就在西安事变即将和平解决的最后关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12月25日,张学良没有同周恩来、叶剑英等商量,就放走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经洛阳飞回南京。此事在西安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叶剑英后来回忆此事,曾这样说道:“后来张学良出了个岔子。他说抓是我抓的,放我亲自送。张学良亲自乘飞机送蒋介石到洛阳。张学良想当个梁山英雄,他不晓得蒋介石的立场顽固得很。张学良刚一出门,孙铭九就向周恩来和我报告:副司令走了,送蒋先生回洛阳。我们说,不行,你马上坐汽车把他请回来!待他坐汽车到机场,飞机已升空了。结果,蒋介石一到洛阳,就把张学良扣留起来了。”

  ①叶剑英在空军师校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集训期间的讲话,1959年7月8日。

  叶剑英对张学良送蒋之行,十分惋惜,一直关心他的处境,张学良也很珍视与叶剑英的患难之交。他在美国见到吕正操,表示很怀念老朋友“叶参座”。当年,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南京,其动机尽管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想使事变的结局变得更加圆满。然而,由于他对蒋的本质认识不清,此举却使他终生失去了自由。蒋介石回到洛阳就翻脸不认人,到南京后又背信弃义地推翻自己的诺言,发表了《对张杨的训话》,软禁了张学良。接着,派顾祝同为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调集37个师的兵力开赴西安,妄图用军事压迫和政治欺骗的办法,搞垮西安的“三位一体”,削弱西北革命势力。面对大军压境、内战一触即发之势,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于12月28日发表声明,彻底批驳蒋介石的所谓“训话”。中共中央连续发表通电,坚决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军事行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