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叶剑英传

一七

  叶剑英乍到武汉,一时不摸底细。他为了找个立脚点,只好先去找谭延闿这个军事部长述职。他向谭延闿报告了新编二师和吉安的现状,请求接济枪械、粮饷。谭延闿这个脚踏两只船的老投机家,怎肯资助反蒋的二师呢?

  他劝叶剑英暂时留在武汉,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叶剑英便暂时下榻在武昌朝阳旅馆。

  朝阳旅馆是广东人开办的,常有广东籍的客人来往和住宿。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剑英巧遇梅县同乡李世安。李是个秘密的共产党员,1924年6月在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读书时入党,毕业后回到梅县任教。在广州时,他和叶剑英就见过面。后来,他回梅县,在东山中学和学艺中学同时兼任训育主任和国文教师。

  1925年第一次东征期间叶剑英任梅县县长,多次去过母校东山中学和新办的学艺中学,二人再次相见,建立了友谊。李还结识了东征到梅县的周恩来、邓颖超。他于1927年2月离开梅县到上海,在那里又见到周恩来。后来转到武汉,在市公安局当主任秘书,他以这个公开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叶剑英在武汉见到了李世安,顿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之感。二人常常见面谈心,双方有了更深的了解。

  ①访问熊呹晖、宋志英谈话记录,1984年6月、1992年1月。

  叶剑英闲住几日后,军事部来人通知他出席武汉政府召开的国民议会,会议由谭延闿主持,讨论宁汉分裂后的形势和前途。

  在会上,叶剑英讲了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以及反蒋的主张。他说:“有人说我是蒋介石的嫡系,蒋待我不错,蒋介石给了一个‘巴掌’(职权),我拿这个‘巴掌’打老蒋,这不合人情,对不住老蒋。其实,不是我对不住他。

  他在上海杀了那么多人,我怎能还跟着他干呢?”

  在这次会上,国民革命军独立十五师师长贺龙也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反蒋谈话。叶剑英与贺龙第一次见面,对他的谈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叶剑英参加完国民议会之后,动身返吉安。到了南昌,应邀出席当地驻军部分反蒋军官举行的集会,并见到了第二军军官教育团(即南昌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叶剑英在集会上作了即席讲话。他慷慨陈词,激动地说:“有人问我反蒋图什么?我说我反蒋不图什么,只图个革命。我们革命的枪口要对准反革命。蒋介石自己跑到我们枪口上来,他自己当反革命,是自己找打的。我反对蒋介石不是因为有什么个人恩怨,而是因为他反革命。我们就是要讨伐反对革命的人……”朱德十分赞赏叶剑英的讲话,当场称赞他讲得好。

  ②叶剑英在空军师校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集训期间的讲话,1959年7月8日。

  叶剑英后来打听到吉安局势动荡,只好从南昌又折回武汉。

  他回到武汉,又一次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吉安既然回不去,下一步究竟怎么办呢?

  六、出任“铁军”参谋长

  当时叶剑英在武汉还有两位老相识,一个是邓演达,一个是张发奎。邓演达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主持武汉30多万人的群众大会,声讨蒋介石,积极开展反蒋斗争。蒋介石派人拉拢不成,就通电解散邓演达为主任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邓演达毫不理睬,继续坚持反蒋斗争。

  张发奎在参加北伐后,因战绩卓著,升任被称为“铁军”的第四军军长。

  此刻他正踌躇满志,到处网罗人才。他听说叶剑英来到武汉,就邀请他来四军军部,留在自己身边工作。这时,宁汉分裂后的各种斗争日趋激化。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武汉、南京、北京三方对峙的局面。武汉政府虽然仍然代表着革命势力,但政府领导集团严重不纯。汪精卫假反蒋,真反共,面临外交、军事和财政等困难,领导核心加速分化。蒋介石以南京为中心,盘踞闽浙苏皖的广大江南地区,建立起完全背叛孙中山革命政纲的反动政权。北方的奉系军阀于1927年春,进兵河南,集结重兵于豫南的许昌、郾城、汝南一带,企图进攻武汉。在这种形势下,是东征讨蒋,还是继续北伐?武汉政府内部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与西北的冯玉祥国民军配合,举行第二次北伐,先打奉系军阀。

  ①访问刘景容(张发奎夫人)谈话记录,1992年5月。

  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第二次誓师大会,继续北伐。随后各部相继出征。5月13日,北伐军下达总攻击命令。叶剑英在张发奎的前敌总指挥部,与邓演达、黄琪翔,以及加伦将军等一起参与作战指挥。北伐军经过上蔡之战、逍遥镇之战、宋庄之战,特别是漯河、临颖的激烈战斗,于6月1日击退奉军,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会师于郑州。那时火车已经不通,邓演达乘手摇的铁路压道车迎接冯玉祥。叶剑英同众军官一起去火车站欢迎冯玉祥。不料,冯玉祥到郑州后即与汪精卫、谭延闿、唐生智等举行秘密会议,因意见分歧,不欢而散。后来到徐州与蒋介石会谈,竟也主张“分共”,拒绝讨蒋。形势如此突变,叶剑英只好随第四军从河南班师回驻武汉。不久,叶剑英被正式任命为第四军参谋长(军长黄琪翔)。

  1927年5月30日的汉口《民国日报》,刊登这样一则消息:《三军开赴吉安勘乱》,其内容称:“(南昌27日专电)驻吉安新编第二师,哿日大反动,对军民联欢大会到会群众开枪,毙死兵民十余人。马日拂晓,我第三军之二十二、三、四各团,即奉命将其全部包围缴械,反动官兵,悉数俘获。”

  叶剑英返回武汉后翻阅旧报,看到这一消息,大吃一惊。显然,这是一篇颠倒黑白的消息,但也暴露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新编二师暴动已经失败。叶剑英对此感到非常惋惜,同时对反动的第三军的镇压行动,表示极大愤慨。

  这时,恰巧新编二师参谋长佴皇鸟到武汉找叶剑英。叶向他详细了解了二师举行暴动的经过。当他听说佴皇鸟被捕后,拒绝高官厚禄的引诱,只身脱险逃到武汉来投靠革命政府时,当即赞扬他有骨气。他把佴皇鸟留下来,在第四军司令部参谋处任第一科科长。

  七、投入中国共产党的怀抱

  叶剑英在第四军军部这一段时间,进一步受到进步的思想影响。四军里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比较多,政治工作比较活跃。在这种环境下,叶剑英对时局有了新的认识。他看到了汪精卫、谭延闿这些人已经越来越走向反动,国民党官僚只谋一己私利,腐化堕落。只有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真心实意地为工农大众谋福利,能够救中国,把革命进行到底。因此,他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然而,此时此刻,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去投靠共产党,要冒很大风险。“道路艰险何所惧,只身偏向虎山行。”尽管前进道路上布满荆棘,这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叶剑英决心走定了。

  形势错综复杂,到哪里去找共产党呢?有些公开的共产党人并不熟悉,又多隐蔽起来,一时找不到;即使找得到党,能够吸收曾是蒋介石嫡系的高级军官吗?自己过去申请入党就是因为这件事被搁置起来,现在再要求入党会不会如愿呢?叶剑英困惑着,思索着。

  其实,他还不大知道,当时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妨碍他入党的有两顶“帽子”,除了“国民党嫡系军官”之外,还有一顶,就是“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当时曾在国民党军内任职的中共党员包惠僧回忆1925年第二次东征后一段经历说:“我同叶剑英这一次共事才认识的……他是云南讲武学校毕业。同王柏龄有师生关系,因此我们的同志都把他作为孙文主义学会的人看待。他曾到政治部同我谈过两次话,并借阅马列主义书籍,我们经过了多次的接触,有相当的了解,但是当时我们对他重视不够,没有吸收他入党。”

  ①《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204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