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一四三

  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失误导致我国经济困难的非常时期。国内的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有尖锐化的表现,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甚嚣尘上。赫鲁晓夫集团公然撕毁苏联援助我国的六百个合同,撤走在华全部专家,恶化两国两党的关系,向我施加政治、经济、军事压力。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枭视狼顾,跃跃欲试,妄图反攻大陆,卷土重来。印度扩张主义者在赫鲁晓夫的支持下,屡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武装侵犯我国领土。在这种严重形势下,党中央和军委决定加强战备,实行全民皆兵,以便随时准备给入侵者以粉碎性的打击,是必要的。

  罗荣桓同志主持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的工作,适应战备形势的需要,使民兵建设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一九六二年九月底统计,全国民兵发展到一亿六千三百二十八万人,其中基干民兵七千五百八十万人,武装基干民兵四百五十六万余人,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后备军。从边防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从工矿企业到大专院校,普遍建立了民兵组织,充实和配备人民武装干部六万六千九百余名。据沿海七省和京津沪三市调查,民兵组织比较健全的达百分之六十以上。沿海和边防地带,军民联防进一步强固,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和粉碎敌人的颠覆、破坏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劳武结合的原则,共训练民兵和干部三百余万人。组织大批老兵复员,新兵入伍,保证了部队的血液更新和备战需要。总之,我国的民兵:厂作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开始向制度化、普遍化、经常化迈进。

  我继任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已有好转,但美帝与苏联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却有增无已。美帝国主义的侵越战争,不断升级,并有将战火燃向越南北方的可能。中苏两党的分歧愈加尖锐化、公开化,赫鲁晓夫垮台后,勃列日涅夫集团变本加厉,在中苏、中蒙边境不断增兵,将原十几个师的兵力增至四十三个师,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我们的备战和民兵工作,当然只能大大加强,而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削弱。起首,我着重了解民兵工作的状况,以便胸中有数。听取彭绍辉、傅秋涛他们的汇报,看些文件和材料,带人去广东、浙江等地,开些座谈会,解剖几只“麻雀”。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九日,毛主席提出一把手要抓军事,进一步强调民兵工作必须实行三落实。军委决定:贯彻三落实,是民兵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建设方向。

  毛主席对民兵工作三落实的内容,讲得很具体。他说:组织落实,就是搞多少基干民兵,多少普通民兵,有兵有官,有强的干部。要有组织,有班、排、连、营、团、师。一有情况,能召之即来。政治落实,就是对民兵要做政治工作。要设政治委员、教导员,做人的工作,分清好人和坏人。民兵在政治上一定要可靠,特别是基干民兵。军事落实,就是要有手榴弹,有轻武器。各省要搞一个兵工厂,先搞修理,后搞制造。要搞些训练。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甚至于帝国主义把大规模战争强加于我们,怎样对付,都要有办法。毛主席还指示,要在“四清”运动 (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切实把三落实搞好。

  从一九六三年冬正式铺开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分期分批在农村、城市进行,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前夜。为结合运动,切实贯彻“三落实”的要求,一九六四年十月,总政治部召开了全军民兵政治·厂作会议。次年五月,我在军委作战会议上,作了民兵工作的发言。七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又召开了全国民兵工作会议。各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以及各级地方党委和人民武装委员会、“四清’’工作组,也做了大量工作。

  这个时期的民兵建设,首先着重于整顿、重建和巩固组织,提高民兵队伍的质量,以抓基层为主。全国约有三分之一地区的民兵,重新整顿、编制,配备领导班子。在原有武装基干民兵的组织基础上,充实复员、转业军人,加强党团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我对彭绍辉等同志说:“毛主席说要大办民兵师是个口号,并不是把师都搞起来。民兵能搞到营,能把整营整营拉出来,也就不错了。空架子,抓不到。真正有事,能以连为单位拿出来就很好。民兵很分散,他们的活动主要在基层,在班、排、连,以师为单位的活动很困难。”为此,我向军委作了报告,军委常委会议于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四日,通过决议:“同意徐向前的意见,民兵工作现在还是抓基层为主。”

  在整顿组织中,凡年龄、身体、政治条件不合要求者,一律退出武装基干队伍。对重要城市、重要厂矿、交通枢纽、主要岛屿和海边防要地的民兵组织,重点进行检查整顿,配齐领导骨干,并健全固定哨、巡逻哨、防空哨和各项战备治安勤务工作,协助部队保卫陆海边防,维护社会秩序。民兵是我国群众性的武装组织,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广泛组织各行各业的男女适龄公民参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民兵组织的纯洁性,尤其是武装基干民兵,一定要政治可靠,现实表现好,决不能被坏人或反革命分子混入。当时,在云南省寻甸县,曾发生过一起事件。极少数反革命分子,利用部分群众的宗教迷信思想,煽动暴乱,杀死了二十多人,有些民兵也参加了。这虽是极个别的事件,但它告诉我们,民兵组织一定要注意纯洁性,不能被坏人混入,枪杆子必须掌握在可靠人的手里。

  劳武结合是民兵建设的重要原则,带头搞好生产是民兵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反复强调了这一点。要求工矿企业的民兵,要努力生产,勇于革新,带领群众,力争超额完成生产计划指标3农村的民兵,要积极劳动,成为农业战线上的生产能手,并在种植、水利、农田建设、抢险救灾、完成国家收购任务等方面,起模范作用。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这是它与正规军队的一个根本区别。我们的正规军也还搞点生产,不脱产的民兵就更没有理由不好好搞生产了。

  我那时说,民兵不能离开生产,一切要服从生产。一个省有好几百万民兵,不好好抓生产,为国家生产财富,创造价值,那还了得1谁也养不起。青岛有个工厂的民兵组织,一年用一百多天,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去搞民兵活动,不参加生产。类似的现象,广州、北京、湖南等地也有。把正规军那套训练方法搬来,集中好多民兵进行军事训练,一搞就是几十天。这些做法,我们及时批评、纠正。傅秋涛同志在新安镇蹲点,就很注意抓生产。那里有三千户人家,过去靠种瓜收入,每年人均七元钱,穷得叮哨响,靠吃国家的救济粮生活,民兵组织有名无实,散沙一盘。他和工作组去后,把民兵组织起来,带头生产,搞了几千亩稻田,生产面貌改观,群众收入增加,人人高兴,民兵组织也巩固起来。所以,民兵的“劳武结合”,首要的、基本的是劳动生产,要从抓生产人手。经验证明,离开劳动生产这个基础,这个中心,本末倒置,民兵建设就难以巩固,难以提高,更难以持久。

  民兵的军事训练,不可缺少。从总参到各大军区、各省市,都有规划。每年训练的基干民兵,大约在一千万人左右,数目不小。怎么训练呢?就是既要适应民兵不脱离生产的特点,又要讲求实效,达到基本的训练要求。一是注意季节性。农忙时不搞,农闲时再搞,军事训练不能妨碍生产,影响生产。二是尽量分散、就地,小型化。一般是以班、排、连为单位,就地集中训练,不搞跨村、跨厂、跨校的大规模集训。三是“送上门去教”。各野战军和省军区部队,分片包干地区、单位,派人下去当教官,组织民兵训练。今天到这个村,明天到那个村;今天到这个单位,明天到那个单位,轮流来,既方便了群众,又易于完成训练课目。四是训练内容少而精。立足现有装备,以了解和掌握轻武器的性能和技术为主,学会防空、防原子、防化学、射击、投弹、爆破、侦察、搜索、擒拿等,重点地区组织些小型的反空降和攻防演习。五是不再搞大比武。军队的大比武对促进训练有积极意义,有些地区民兵组织争相仿效,一度出现锦标主义、形式主义,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影响生产。我们及时作了纠正,明确规定民兵不再搞大比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