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一四一

  阎敌军心慌乱,士无斗志,已呈土崩瓦解之势。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攻克蒋介石老巢南京的消息传来,更如晴天一声霹雳,将敌人震得魂飞魄散。总前委决定,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拿下太原。二十四日五时半,我一千三百门大炮,同时开火,向太原城猛烈轰击,打开了攻城缺口,给敌军城内主阵地以致命性的摧毁。我三个兵团的主力部队争为先登,从南面、北面、东面分别突入城内,迅速向绥靖公署合围。仅四个半小时,即全部结束战斗,俘战犯孙楚、王靖国及师以上军官四十余名,梁化之畏罪自杀,守城官兵近三万人悉数就歼。太原战役,总计消灭敌人十三万八千余人。至此,盘踞山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阎锡山政权,宣告灭亡。

  战后,中央决定将十八、十九兵团划归一野指挥。彭德怀即率领这两个兵团去西北,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斗。我在太原城内住了一段时间,不久便去青岛养病。

  第十八兵团是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锻炼、成长、壮大起来的一支队伍。它原先的基础薄弱,战斗骨干缺乏,武器装备很差,没有打过大仗,而担负的作战任务却十分艰巨,看来几乎是难以胜任的。但是,依靠着党的领导,依靠着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指引,依靠着广大指战员的流血奋斗,依靠着山西人民的支援和兄弟部队的大力配合,这支队伍边打边建,迅速提高为具有坚强攻坚能力和野战能力的正规兵团之一。在不到两年的战斗岁月中,连续取得两克运城、攻坚临汾、决战晋中、解放太原的重大胜利,共歼敌三十万人,出色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战略战役任务。十八兵团成长壮大的历史,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建军路线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巨大威力。这也正是整个解放战争进程中,我人民解放军消灭蒋介石八百万军队,彻底推翻蒋家王朝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十二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莫斯科之行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迎风飘扬。“一唱雄鸡天下白”。旧中国的黑暗统治宣告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扬眉吐气,昂首阔步,进入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变的伟大历史阶段。

  建国初期,我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但因我的身体仍未康复,不得不耐着性子,继续住青岛海滨休养。总参谋部的工作,实际上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同志主持。那时百废待兴,军队的任务异常繁重。又要作战,又要建军,又要军管,又要剿匪,又要精简整编,又要参加生产劳动,又要支援新区土改和各项地方工作,事情千头万绪,担子千钧重。聂荣臻同志说,那是他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

  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妄图卷土重来,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一九五〇年六月,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我解放台湾。侵朝战争的战火,很快燃烧到鸭绿江边;美帝的军事侵略箭头,直指我国东北地区。十月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派彭德怀同志率志愿军入朝参战,坚决反击美帝国主义的猖狂进攻。朝鲜半岛,遂成为中朝两国人民同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进行武装角逐的战场。这时,我已从青岛返回北京,暂住颐和园内的一个小院里。朝鲜战局是头等重要的事,朱德、贺龙、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来看望我,谈的多是这方面的内容。第二年夏天,我的身体状况有较大好转,便根据党中央的决定,率兵工代表团去苏联谈判。

  抗美援朝战争和我军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武器装备。应急的办法是向苏联购买,从长远观点着眼,则亟待发展我们自己的兵工工业。根据一九五〇年二月中苏两国政府签定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和《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经两国政府具体协商,进一步达成了由苏联转让某些技术,帮助我国发展兵工生产的协议。转让的具体项目和我方急需购置的武器装备,由中国派代表团去莫斯科,与苏联有关部门洽谈。

  一九五一年五月间,毛主席通知我去中南海,交代任务。我到主席住处,他正和李维汉同志谈统一战线工作。毛主席见到我后,首先问了我的身体状况,知道我已能工作,很高兴。他简要分析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形势,向我交代了去苏联谈判的任务:一是购买武器装备;二是多搞点技术项目,发展自己的兵工生产。他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没有自己的兵工工业,不解决部队的武器装备问题,是不行的。要学习苏联,把先进技术拿到手,自力更生,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他还说:这次去谈判,代表团去哪些人,谈哪些项目,还有些什么困难,可以找政务院和彭德怀同志商量。我说:请毛主席放心,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尽一切力量完成。告别毛主席和李维汉同志后,我便去彭德怀同志住处,商谈此事,并初步拟定了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名单和谈判内容。

  经政务院和军委批准,代表团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兵工代表团”。我任团长,成员为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科技专家钱志道,炮兵参谋长贾涛,总参作战局副局长张清化,我驻苏使馆商务参赞柴泽民、武官吉合。另有三名工作人员。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购买六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二)援助我国兵工工厂的建设及统一步兵武器制式和生产一五二口径以下各种火炮的有关技术资料转让问题。这次谈判是秘密的,对外不公布。

  五月二十五日,代表团乘公务车由北京出发,经满洲里走北线,路过赤塔、奥木斯塔、新西伯利亚、克山等地,于六月四日抵莫斯科,走了九天九夜。陪同我们前往的有苏联驻中国使馆武官、军事总顾问柯道夫中将及夫人。他们夫妇待人亲切、敦厚,对我国人民怀有国际主义情谊。从闲谈中得知,他们的两个儿子已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幸牺牲,只剩下两个女儿留在莫斯科。我们在莫斯科谈判期间,他经常陪代表团参观、看戏。有次还带上夫人和两个女儿,邀我去莫斯科郊外野游。他们的纪律很严格,谈话从不涉及内部事务,我们也不打听。与柯道夫相处的那段日子里,他给我和代表团的成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我兵工代表团抵莫斯科时,在车站迎接我们的是苏军总参谋长什捷缅科大将等人。寒暄一番后,送我们去莫斯科大旅馆下榻。第二天我回访了什捷缅科。他仪表堂堂,有标准的军人风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任作战部长、副总参谋长等职,颇受斯大林的器重和信任。我向他说明中国兵工代表团来苏谈判的主要任务和事项,希望苏方大力协助,以便早日达成协议。他表示欢迎我们的到来,具体项目可由双方代表团(苏方亦组成一个谈判代表团,共有八人)的专家们磋商,而后再举行高一级的谈判。我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即开始举行专家会谈。那时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头头,我们又缺乏现代化建设和外交工作经验,故谈判的程序和项目等,基本上是人家包办。我们原来想简单了些,认为谈判不会费时太久。其实不然,马拉松式的,从六月上旬开始会谈,断断续续,直至十月中旬才达成协议,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

  双方总参谋长一级的谈判,有三四次。先是什捷缅科出席,后来他去休假,委托马兰金和我们打交道。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什捷缅科曾说:斯大林给苏军总参谋部的任务,是要帮助中国把军队建设好。这个任务,主要由我负责,一定要办好。他十分重视军队的编制问题,强调合理编制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并结合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说明健全后勤组织及编制步兵、炮兵、坦克、骑兵师团的必要性。他认为,根据朝鲜战场和中国的情况,人民解放军师的编制不应等同一律,也不宜过大。装备现在还不可能达到完全机械化的程度,师的火炮以汽车牵引,团以下的火炮以骡马牵引即可。但是,坦克团必不可少,宁肯少编几个军,也要把师的坦克团编制配备起来。关于军事订货问题,因苏联的运输能力有限,今年只能解决十六个师的装备,其余四十四个师按每年运送三分之一计算,至一九五四年完成。关于转让兵器技术资料问题,第一批包括步骑枪、轻重机枪、冲锋枪等七种,第二批以后再说。关于援建兵工工厂问题,几次谈判中什捷缅科都避而不谈,持无可奉告的态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