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一二九

  既然城垣外围是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决战场所,那末,战役过程中我军的行动,便是由连续的进攻和连续的防御交错而成。占领据点,扩展阵地,要靠进攻;巩固据点,保存阵地,要靠防御。每个据点的夺取固然不易,而巩固却更困难。敌人失去一个据点后,往往立即组织多次反扑,或施行火力逆袭。原先,我们的干部只重视进攻,不重视防御,有些据点好不容易占领,又被敌人夺回;有些据点遭敌炮火猛烈轰击,我伤亡人数较攻占据点时多几倍,吃了大亏。后改为攻击前即作好防御准备,占领据点后,立即构筑阵地,纵深配备,组织火网,控制有力突击队及预备队隐蔽于阵地侧方或后方,诱敌来攻,从而进行反突击,这才改变了局面。事实证明,攻防结合,稳扎稳打,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力争在外围战斗中歼敌主力,是打破敌人“外强中干”防御战法的有效手段。

  再次,地面战斗和地下战斗相配合,以“土行孙战法”破垒攻城,克敌制胜。

  读过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土行孙是个神话人物,擅长钻地行走,来无影,去无踪,在姜太公手下屡建战功。我们打临汾,炮火不强,城坚难摧,只好从地下想办法,依靠坑道爆破解决战斗,所以谓之“土行孙战法”。

  我们挖坑道,敌人也挖坑道,你从外往里挖,他从里往外挖,用“坑道对坑道”的战术,破坏我攻城计划。这场地下斗争,十分激烈,是敌我双方斗智斗力的竞赛。据战后统计,双方挖掘五十米以上的坑道即有七十条之多。我们的坑道,可分为两类:一为超越外壕坑道;一为利用外壕内沿挖掘之强行坑道。为防敌破坏,我军在挖掘坑道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加强组织指挥。每个突击方向均设坑道指挥部,以旅级干部担任指挥,工兵干部任技术顾问,配属以坑道保卫部队及作业部队。(二)步炮配合,尽力控制外壕。坑道挖至外壕边沿,于壕壁开凿腰枪眼,封锁壕内,另挖地道通至壕底,筑成碉堡,由步兵组成立体火网,炮兵进行压制和扰乱射击,封锁敌人,控制外壕,掩护坑道作业继续进行。(三)随时准备进行坑道战斗。坑道内配备坚强的战斗小组,携带轻机枪、冲锋枪、炸药、手榴弹等,并设听音哨。如发现敌之“反坑道”挖近,我坑道有遭受破坏可能时,应主动爆炸,再绕道挖掘;如与敌之“反坑道”挖通,应迅速消灭敌人,控制敌人的坑道。(四)坑道宜隐蔽、坚固。事先准确测定距离,计算掘进的路线、深度,要多挖深挖,迂回曲折,迷惑敌人,每条主坑道两侧,均须挖两条支坑道防护。坑道口务须坚固,出土及排气孔应力求隐蔽,附近勿设炮兵阵地,以免遭受敌机或炮火袭击。这些措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地面炮火的集中,是坑道爆破成功不可缺少的补充条件。我们的重火器共有九十二门(榴弹炮四门、野炮六门、山炮四门、十二厘米炮十二门、十五厘米炮六门,八二迫击炮六十门),数量不算多,但集中使用,却能发挥一定的威力。攻打东关和临汾主城,我们都是首先集中炮火轰击,既可压制敌人炮火,摧毁其城防工事,控制外壕,又能剥落城墙的砖层,松动土层,为坑道爆破创造条件。临汾城池打开的两处缺口均达三四十米,就是炮火轰击与坑道爆破相配合的结果。

  最后,从攻坚中学习攻坚,在实战中形成攻坚兵团,也是临汾战役的一个重要特点。

  晋冀鲁豫主力部队,早已南下作战,我们的攻城部队绝大部分是从游击队升级而来的。缺乏大兵团作战的锻炼,攻坚更是一门新学问。朱德总司令鉴于解放战争进入反攻决战阶段后,攻坚任务提上日程,要求我们将这支新部队培养成攻坚兵团,并向全军提供攻坚大城市的经验。攻坚临汾这座坚固城堡,正是锻炼和提高部队的大好机会。

  部队从游击战、运动战转入攻坚战,是个很大的变化,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在指导思想上,要有啃“硬骨头”的充分准备,不怕困难,不怕伤亡(当然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不怕敌人顽固据守。要沉着耐心,同敌人比意志,比耐力,比消耗,始终保持攻击箭头的锋锐顽强性,坚持到底。如果久攻不下,便丧失信心,中途撤兵,势必前功尽弃,是最划不来的。在战术技术上,各级指挥员必须掌握攻击和防御结合,步兵、炮兵、工兵结合,火力、爆炸、突击结合等一套指挥艺术;士兵除射击、投弹、劈刺三大技术外,还要掌握土工作业和爆破技术,学会利用地形地物,组织队形,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物质保障上,要着眼于持久作战,充分准备,及时供应,不能指望临战缴获,取之于敌。这些,在战役过程中都得到了证明。

  从攻坚中学习攻坚,战地练兵是重要一环。实践出真知,战场本身是最好的课堂。战地练兵也不是毫无思想阻力。有些干部或盲目轻敌,或嫌苦嫌累嫌麻烦,或习惯于“同志们,冲啊!”那种游击运动战的指挥方法,不愿抓紧战斗间隙,开展练兵活动。经反复教育,在中后期的围城过程中,练兵活动普遍而深入地展开,有很大进步。战地练兵针对性极强,作战对象、敌堡、地形条件就在眼前,碉堡怎么攻,阵地怎么守,火力怎么发挥,队形怎么组织,炸药怎么点燃……一系列战术、技术问题,就地研究,就地总结,就地演练,弄通练熟后,马上就能取得战果。这种战教合一的训练方法,对提高部队的攻坚能力,解放临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汾战役我军虽付出较大的伤亡代价,但换来的经验是极为宝贵的。我当时用“伤亡大,胜利大,锻炼大”九个字,评价这个战役。毛主席对临汾战役的经验也十分重视,战后立即向其他部队推广:“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作战,我以九个旅(其中只有两个旅有攻城经验),攻敌两个正规旅及其他杂部共约两万人,费去七十二天时间,付出一万五千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九个旅(七万人)都取得攻坚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临汾阵地是很坚固的,敌人非常顽固,敌我两军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斗争。我军用多数地道进攻,敌军亦用多数地道破坏我之地道,双方都随时总结经验,结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获胜。”临汾战役的宝贵经验,有重要历史价值。

  ※第二十章 晋中决战

  §决战前夜

  一九四八年六月,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蒋介石的五大战略集团,被我人民解放军分割在华北、中原、华东、西北、东北战场上,打得焦头烂额。等待他们的,是彻底覆灭的命运。

  晋冀鲁豫部队攻克临汾,杀出了威风,山西境内的敌人,处境愈加不妙。我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是北上晋中,野战歼敌,为攻克太原铺平道路。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及中央领导机关,抵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中央决定,由刘少奇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为第二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聂荣臻为第三书记兼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滕代远、肖克为副司令员。辖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部队组成的华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兵团。原晋冀鲁豫军区撤销,我部组成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周士第,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陈、胡系一九四八年八月到职)。不久,又成立太原军区,由罗贵波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我们指挥的兵力,包括八纵、十三纵、太岳部队及晋绥军区、北岳军区所属部队,共四十六个团,六万余人。

  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新亭,参谋长张祖谅。辖二十二旅(旅长胡正平),二十三旅(旅长黄定基,政治委员肖新春),二十四旅(旅长邓仕俊,政治委员王观潮),共九个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