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就在这一年,由父母作主,我同东冶镇朱门长女结了婚。她叫朱香蝉,性格很温和。第二年我们有了个女儿,叫松枝。松枝刚刚一岁多一点,也就是我考入黄埔军校的那年秋季,她妈妈得了不治之症,病故了。妻子临死前很想见我一面,但我远在广东,无法回来。松枝是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抚养下长大的。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同志派人把她接出来送到延安,参加了革命。

  我在河边村川至中学附属小学任教两年。这期间,在我脑子里,打倒军阀,改造中国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教学中经常找机会向学生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和当今事件,引导孩子们认识中国,认识社会。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北京,辛亥革命、巴黎和会等等事件,当时我知道得不是很具体,梗概还可以说得出。我觉察到,孩子们很愿意听。

  我讲的这些内容,不知怎么传到了姓段的校长耳朵里。他郑重其事地出面干涉,我不服,同他争吵起来。我就问他为什么不许讲这些,他说不出理由来。没多久,我又被辞退了。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回到教员的岗位上去。

  读书,学徒,教书,占去我青少年时期的十二年时间。风风雨雨的生活,使我增长了见识,受到了磨炼,在心灵深处刻下了难忘的印记。

  失业后,我又面临着一个找出路的问题。不过这次和上次有些不同。那一次,如果说是以谋生为主的话,而这一次则主要是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路。

  ※第二章 革命生涯的起点

  §报考黄埔军校

  一九二四年一月,我告别父母,冒着风雪严寒,重返太原,谋求职业。走头无路的我,心情郁闷,时常踯躅街头。

  幸好我哥哥在太原工作,有点社会关系。经他东奔西走,找到了一个阳曲县小学教师的补缺。我正要去上任,又听说广州的国民政府要办军官学校,在上海招生。我哥哥认识一位姓郭的军官,答应保举我去应试,我即下决心考军校。随后,我又悄悄串连了几个同乡,一同去上海报考。

  黄埔招生是全国范围的,各省均分配了名额,上海考区是一个比较集中的点。国民革命政府设有办事处,负责招收北方的学生。

  二月间,我和白龙亭、孔兆林、赵永贞、郭树云等,乘车赴上海。途中,经轮渡过长江,望着波浪滚滚的宽阔江面,不由使人想起了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我们踏上满目葱绿的南国土地,来到我国的最大城市——上海,又兴奋,又新奇,指指点点,评说不已!

  上海给我的强烈印象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贫富悬殊,有霄壤之别。洋人、阔人衣着华丽,作威作福;苦力、贫民面黄饥瘦,当牛作马,完全是一幅花花绿绿和凄凄惨惨鲜明对照的不合理的社会图景。

  黄埔军校招生的具体简章,我们到上海后才见到。应考的条件和手续颇严,规定了许多条。政治思想上要“了解国民革命须速完成之必要”,“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学历上要“旧制中学毕业”或相当程度之中学毕业;身体条件要“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及无肺病、花柳病、眼疾等。既有笔试,又有口试。笔试考作文、政治、数学;口试则观察学生对三民主义的了解程度及个人志趣、品格、判断力之类的。应考前,我们在美术学校一个姓赵的同乡家里复习功课。他家有两兄弟,当我们的辅导老师,出了不少力。后来,听说他俩都成了反共的“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那个动荡的年代,力量分化甚快,也不奇怪。

  这时,我们只是朦朦胧胧地想革命,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知道孙中山是伟大人物,并不知道他创办黄埔学校的因由。

  为什么要办黄埔军校?事后得知,由于孙中山搞了多年的革命,没搞出个名堂,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走俄国人的道路。他对十月革命的胜利十分钦佩,曾致电列宁“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一九二一年列宁和共产国际,派出马林作为代表到了中国,在桂林与孙中山举行了秘密谈判。这次谈判,促进了孙中山作出改组国民党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定,更坚定了孙中山建立革命军队的信念。此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一步步加深。

  一九二三年八月,孙中山派出了以蒋介石、张太雷等四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去考察党务和军事,并参观了苏联的红军和一些军事院校。不久,在孙中山领导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建立陆军讲武堂,命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由孙中山任校长。听说,苏联曾资助了孙中山一笔款子,要他搞出点名堂来。苏联同志对孙中山说,要搞一支革命的军队,靠旧军队是不行的。什么滇军、湘军、赣军、桂军、鄂军,都靠不住。孙中山于是下决心先办军校。原定的“国民军军官学校”还没开办,又改为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指定以黄埔岛上的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

  周恩来同志曾讲过,孙中山之所以器重蒋介石,选派他筹办黄埔,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蒋介石是陈其美的徒弟,陈其美在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时,第一个宣了誓,打了手印,是忠实孙中山的;二是一九二二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跑到永丰舰上避难时,蒋介石在上海交易所做生意失意,跑到永丰舰上向孙中山表示,愿与孙中山共存亡。蒋介石骗了孙中山,孙中山一直蒙在鼓里。

  三月中旬,我们在上海环龙路一号进行了初考。考试前大家心情比较紧张,政治方面看了些报纸和书,还比较有些底,作文也不怕,数理化就不行了。谁知,初试比较容易,这一关顺利通过。山西来应试的共有十来个人,都被录取了。接着招生委员会给每人发了一点路费,大概是十多块钱,要我们到广州参加复试。

  我们十来个同乡,从上海乘火轮去广州,心潮象海浪般地起伏不平。兴奋、担心、期待,交织在一起,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有的说:初试很容易,复试就不一样啦,考不上怎么办?有的说:那也不一定,革命救国,正需要我们年青人!有的说:听说广州“卖猪仔”(即出国当苦力),考不上我们就借此机会去国外闯一闯。大家都是二十来岁的年青人,既热情又单纯,各人心中都有救国救民、积极向上的抱负,恨不得有条件马上施展一番。五天的海上航行,固然疲劳,却使我们饱览了海洋风光。辽阔的海面,无尽的波涛,跃起的旭日,翱翔的海燕,都成了大家抒情咏志的话题。我们未来的命运,似乎也象大海那样,广阔无限而又深不可测。

  在广州,我们下榻兴湖旅馆,准备复试。这里,革命气氛甚浓,同太原、上海迥着两个世界。大街小巷里的革命标语,琳琅满目。《广州国民报》天天刊登革命活动的消息,积极宣传三民主义。孙中山大元帅的名声很大,人们都对他十分崇敬,仰慕不止。有天,我们听说孙中山要在一个学校演说,就自动跑去听。头一次见到这个伟大人物,只顾看人,他讲了些什么,倒没记住多少。接连听了三次,记得大意是讲三民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以俄为师,唤起民众,扶助农工等。我在太原国民师范读书时,听说过俄国十月革命,知道“里(列)宁”和“劳农政府”。孙中山明确表示以俄为师,使我对这位革命领袖很钦佩,更坚定了考黄埔军校的决心。

  复试,是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进行的。政治试题不难,加之试前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一些文章,记了些术语,考的结果不错;作文也可以;数学因为没基础,几乎交了白卷。复试下来,有些人心里又凉了。每天蹲在小旅馆里,谈来谈去,不知命运如何。有人说考不上就“卖猪仔”,去国外做苦力,或者是半工半读。当时都想去法国、俄国。

  我们每天心神不定地等着。一天,忽然来了通知,想不到山西的十几个同乡全部被录取,大家十分高兴。国民党要搞军队,急需办这么个学校培养人才,报考的又多是热血青年,所以,能录取的尽量录取。孙中山要推进国民革命,当时特别重视吸收北方的学生。陕西的考生有些是不合格的,但靠于佑任的保荐,也都录取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