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田长霖的柏克利之路

  历任要职清廉自守

  国民党迁台后,吴国帧于1949年底出掌台湾省政府主席,田永谦很自然地应邀担任主任秘书。田永谦一生历任要职,待人接物和蔼可亲,识与不识,都说“难得有如此的老好人”。田永谦出身北大物理学系,毕生却在财政圈打滚,虽担任财政主管经年,而且30年的从政生涯中无时无刻不与钱财发生关系。然而,他清廉自持、奉公守法的精神也是有目共睹的。

  到台湾之初,田永谦一家十余口,挤在一栋40席不到的日式房子里,他和妻子李润棣的卧室,是一间仅占四席半的斗室;白天当客厅和饭厅的地方,晚上便是几个正在求学的孩子们的卧室。自从田永谦接任省府主任秘书一职后,由于公事太忙,而他又太尽忠职守,当天看不完的公文,他一定带回家去看,往往忙到深夜三四点才就寝。因过度的体力透支,以致身体日衰,田永谦于1951年下半年罹患心脏病,可是他不肯看医生,也不愿打针,就让病拖着。

  1952年 8月20日晚间,吴国帧主席邀宴省议员,田永谦也曾参加,席间谈笑风生,精神显得很好,可是没料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与老上司见面。当天晚上回到家里大约11时以后,田永谦心脏病复发,到凌晨二时左右已不省人事,侯延医诊治时,却已回天乏术!夜半,吴国帧以下的省府各级首长闻此噩耗,在不敢置信之余又不胜欷虚。

  当田永谦心脏病逝世时,田长霖才17岁。家中生活难以维持,母亲李润棣须终日操劳家务,家中三个男孩子公余、课余都须兼任家庭教师来赚取家用,而么子的教育费尚无着落。

  田永谦逝世后,治丧费均由台湾省政府负担,并另发给家属两万元抚恤金;但此数只是对死者家属精神上的一种慰藉。因田永谦造有子女八人,除长男田绍曾曾任职于经济部渔业增产委员会,次男田长焯在台湾大学担任助教,两女先后出阁外,其余四个男孩子都仍在求学阶段。

  李润棣在丈夫过世后,处境十分困难,但她从来不曾向政府作任何额外的要求,还将省府所配给的宿舍,归还政府。她表示其夫一生行事公私分明,“人在世有公职,可以住公家的房子。他死了以后,不能再住下去,必须还给政府。”因此她开始准备搬家。

  所遗孤弱,难以为活

  1952年11月14日的上午,细雨朦朦,秋意袭人。《新闻天地》杂志的许今野先生特地到中山北路一段七条通拜访李润棣。当时她正在洗衣服,老七田长绍前往通报,她才放下衣服走进客厅与他见面。他打量全室,充满了冷寂与凄凉的气氛,田永谦的灵位供奉在客厅中央,香烟缭绕,烛光黯淡,田夫人愁眉深锁。许今野在田永谦过世百日时,对田永谦的人格与精神有深刻的描述。由于田永谦身后子女众多,他呼吁大众协助田夫人李润棣。

  《新闻天地》1952年12月2 日出版的期刊,特以田永谦的照片做封面,标题为“中国需要田永谦精神”。该杂志又发出“慰助田氏遗族、有心人请伸出热情之手”的呼吁:

  田永谦先生一生廉洁奉公,可算是一个标准公务员。他为国家做了很多的事,为政府树立了很好的风范,终至劳瘁而死,所遗孤弱几至无以为活,怎不令人痛惜?我们相信,在当前几十万公教人员中,像田永谦先生的忠勤廉洁者,一定很多很多。为了慰藉死者,鼓励生者,我们以为社会大众应即对田夫人有所表示,无论精神的或物质的均所必须,本刊同仁愿率先捐助港币300 元,以为首倡。海内外读者如有所寄,无论信函钱款,本刊均愿代为收转。

  此项捐款,李润棣不肯接受。她曾函谢《新闻天地》,并建议以该项捐款济助清寒学生。

  父母对孩子深远的影响

  “在乱世中出污泥而不染”,是田永谦留给孩子们最深刻的印象。田永谦别号牧宣,意指“效法与宣扬苏武牧羊的精神”。老三田长焯在怀念父亲时说:“父亲留给我们的价值观是,教育与为人最为重要。他的清廉有目共睹。他在混乱的时代出任上海市财政局长,控钱方便至极,曾有人要给他金条一百条换取某些便利,但他丝毫不受利诱;有些朋友做了汪精卫伪政府的大官,但他坚持不去。”

  田母李润棣给孩子们的印象是,虽然她是中国旧式的女性,在大动乱的时代中却必须抚育八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从来不打孩子,也很少责骂,而是以身作则来加以善导,所以子女亲友都敬爱她。田长霖的祖父过世虽早,但曾祖父当时仍然健在,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曾祖父很严厉,早期中国家庭的规矩又特别多,当田永谦在外求学的那段期间,李润棣吃了很多苦,挑水打柴样样都做。后来田永谦任公职之后更是忙碌,照顾家庭的责任,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田永谦的一位当局长的朋友,就曾这么形容过李润棣:“她虽然没在正式学堂读过书,但以她做人的胸襟和做事的能力,请她当县长绰绰有余。”李润棣待人亲切周到,总是替人着想,更乐于助人。她识时务而有决断力,是亲友心目中的女中豪杰。她不卑不亢的处事态度,对孩子们人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田家兄弟姐妹感情深厚。小时候,他们常在一起做功课、玩耍。大的讲故事给小的听,尤其是排演唱歌及话剧,六个小的全体参加,其乐融融。长大后,因出自同一个大家庭,有许多相同的记忆与经验,益见手足情深。最为可贵的是,女婿、媳妇都相处融洽如一家人,关系相当亲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