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赵朕:《名人的往事与人脉》

“无权拆狱空叹息”——潘汉年与杨帆

  沉冤26年的杨帆终于在1980年平反昭雪了,一桩冤案终于云开雾散,大白于天下。

  杨帆,原名石蕴华,于1912年生于江苏常州。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教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南京“救国会”的成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又到上海从事文化界的救亡协会工作。1939年率领上海人民慰问团到皖南慰问新四军。随后留在皖南,担任项英的秘书。此后,他的工作虽有调动,但一直在根据地做保卫、联络和调查工作。上海解放后,担任过公安局的副局长和局长。1954年被捕,直到1980年4月才得以平反。

  潘汉年是在1943年审查杨帆时认识的。

  1942年10月,担任延安整风总学委副主任、中央社会部部长的康生,借延安整风运动,搞了一次“抢救失足者运动”。这次运动,以虚假的“坦白典型”为案例,搞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使得很多无辜者遭到残酷的迫害。杨帆就是其中的一个无辜者。他之所以受到迫害完全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推理”和想象。

  1943年,27岁的凌子风怀着抗日救国的决心,历经艰险来到延安。不巧的是,当时正在大范围地搞“抢救失足者运动”。当时,每个从“国统区”来延安的青年人,都要写份材料介绍自己是怎样接受共产党的影响,怀着怎样的动机来延安的。单纯的凌子风并不了解其中的复杂奥秘。在“材料”中他如实地写道:在南京戏校读书时,老师石蕴华介绍他加入南京救国会,开始受到共产党的思想影响,倾向革命,才投奔延安来的。不料,康生却由此产生了一个“推理”:南京戏校的校长是国民党顽固派张道藩,他是国民党CC派特务的主将;而石蕴华是这个学校的十分活跃的教师,一定与张道藩关系密切,是CC派特务。这种毫无根据的“推理”,致使厄运降临到杨帆的头上。康生当即给新四军的政委、华中局书记饶漱石发密电,将杨帆逮捕。

  杨帆被捕后,拒不承认自己与张道藩的关系,也不承认自己是国民党的CC派特务。反复审问没有结果。饶漱石就派时任华中局情报部部长的潘汉年来审问杨帆。潘汉年长期在江苏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知道南京的救国会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地下组织,将救国会与CC派等同起来是没有根据的。

  在审问之初,潘汉年听了杨帆的“交代”,觉得他说的合情合理,但需要调查取证才能向上级汇报,解除对杨帆的怀疑。此时的杨帆,除了写“交代”材料外,还写诗词表达自己的蒙冤心境和对新四军首长及朋友的怀念。在潘汉年接手之前,为了套出杨帆的“口供”,特意在杨帆的牢房里安置一个假叛徒真内线的人物。他将杨帆写的诗词以喜欢为名抄下来,偷偷地交给潘汉年。潘汉年从杨帆悼念项英,同情被贬抑的陈毅的诗词中,更感触到杨帆的冤情。于是他写了两首诗,派人暗自送给杨帆。其中一首写道:

  细雨寒风忆楚囚,

  相煎何必数恩仇。

  无权拆狱空叹息,

  咫尺天涯几许愁。

  诗中暗示出对杨帆冤案的同情和自己暂时无能为力的心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取证工作,杨帆的特务嫌疑得以解除,获得释放。从此,潘汉年与杨帆就成为很好的朋友。

  抗战胜利后,潘汉年出席“七大”后留在延安中央社会部工作,杨帆则成为潘汉年的继任者,担任华中局情报部部长。1949年上海解放后,潘汉年担任副市长,杨帆则是潘汉年直接领导下的市公安局局长。他们合作得十分默契,也是很投缘的知心朋友。但是,1954年的“高饶事件”,又将杨帆卷了进去。1954年12月31日夜晚,杨帆接到一个电话,要他马上到北京开会,有专机等待。从此,杨帆一去不复返,音信杳无。第二年的3月,潘汉年则以特务的罪名被捕。

  1978年年底,在妻子李琼的反复申诉下,杨帆获准保外就医。此时的杨帆双目失明,神经错乱,三个下乡的女儿回到上海照顾父亲,他都不知道是自己的孩子。直到意识清晰后,才知道这三个照顾他的“护士”,是他的亲生女儿。1980年,杨帆得以彻底平反昭雪,但他还是关心他的老上级潘汉年的遭遇。直到潘汉年在1982年平反后,他的一颗悬着的心才落到了实处。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