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赵朕:《名人的往事与人脉》

舞台演出,浑然天成——梅兰芳与余叔言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余叔岩,谱名第祺,官名叔巗,因为“巗”与“岩”通,故而人们常以“岩”字代之。湖北省罗田县人,于1890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的爷爷余三胜是京剧界的第一代老生,他的父亲余紫云是青衣名角。

  余叔言自9岁开始学戏,起初学武戏,后续学老生戏,到13岁在北京湖广会馆演出时,博得了广泛的好评,因之曾取艺名“小小余三胜”。他学习勤奋,在继承祖父的衣钵的基础上,还很喜欢谭派艺术,开始跟谭派艺术家学习。1908年春天,余叔言嗓子倒仓(变声),只得暂时休养。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学武戏和观摩谭鑫培的演出,捉摸、体味谭派艺术的精髓。1916年他拜谭鑫培为师,学会了十几出谭派的看家戏。

  梅兰芳和余叔言是在1913年给同盟会元老李直绳唱堂会戏认识的。梅兰芳很欣赏余叔言做工和唱工,从此结为朋友。1918年10月,他们合作演出了《梅龙镇》,合作默契,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接着他们又合作排演了《打渔杀家》,再获好评。不过他们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对肖恩(余叔言饰)、肖桂英(梅兰芳饰)的身段动作、台词进行反复斟酌,特别是突出了心理反应,达到了精益求精的境界。在演出实践中,他对谭派的做功戏、靠把戏(京剧中脚色扎靠,手使刀枪把子的戏)和昆曲戏都熟稔于心,成为“文武昆乱不挡”的谭派传人。不过,他并没有止于此,而是在精通谭派精髓的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被称作“余派”。

  1919年秋天,余叔言加入梅兰芳的“裕群社”,他们的合作演出更多了。特别是他们合演《珠帘寨》之后,戏评界将梅兰芳、杨小楼和余叔言誉为“梨园三大贤”。

  1931年梅兰芳、余叔言、齐如山等人创办国剧学会,下设国剧传习所。梅兰芳和余叔言都在传习所教课,培养弟子。1936年梅兰芳离京南下,蓄须明志,暂别舞台,而余叔言抱病修养,国剧学会也就自行解散。直到1943年余叔言病逝前,再没有机会与梅兰芳合作演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