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赵朕:《名人的往事与人脉》

祖孙三代的辉煌——陈宝箴与陈散原和陈寅恪

  陈宝箴,字右铭,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生于1831年正月。传说他出生的那天晚上,村民们忽然看见陈家的屋后红光一片,以为是失了火,大家纷纷前去救火,结果并没有失火,却听到了婴儿落草的哭声,那片红光也随之不见了。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过他的父亲陈伟琳对这个孩子还是寄予了厚望的。

  天资聪敏的小宝箴,不负长辈厚望,他20岁时参加了南昌的乡试,金榜题名,中了举人。这一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占领了永宁县。宝箴的父亲陈伟琳效法曾国藩组织乡勇创办了义宁团练。陈宝箴帮助父亲操办,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陈伟琳病故后,义宁团练由陈宝箴带领。在与石达开作战时虽然义宁失守,他的团练损失严重,但他还协助湖南的官军收复了失地,陈宝箴因此受到咸丰皇帝的嘉奖,也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将他奉为上宾。1865年在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前夕,保举陈宝箴进京接受皇帝接见,被皇帝授予知府官职,到湖南候补。光绪即位后,陈宝箴在二十年间,由浙江、湖北按察使,升任到湖南巡抚,成为地位显赫的封疆大吏。

  在他主政湖南期间,支持戊戌变法,湖南成了主张变法的基地,谭嗣同、梁启超都是他的好友,就连他的儿子陈散原也参与了变法的行动。不料,陈宝箴却受到戊戌变法的株连。当时,光绪皇帝的老师文廷式,因反对慈禧垂帘听政而被驱逐出宫。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下令缉拿文廷式,文廷式从江西逃到湖南,陈宝箴假意捉拿,实则派人通报消息,令其逃匿。这样陈宝箴就以“滥保匪人”的罪名,被革职了。1898年陈氏父子回到南昌西山(今新建县)岘庐隐居,自号“神州袖手人”。1900年夏历六月二十六日,慈禧派闳炯率兵弁到西山岘庐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陈宝箴北面匍匐受诏,然后自缢殉职。随即闳炯令兵弁取其喉骨,奏报太后。慈禧之所以在幽禁光绪,通缉康梁,处决“六君子”之后,还对陈宝箴下毒手,是因为外国舆论胁迫慈禧让权,慈禧恼羞成怒,不仅派人铲平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家的祖坟,还对同情变法的高官予以追究。陈宝箴就难逃厄运了。

  陈宝箴的儿子陈散原,名三立,字伯严,散原是他的号。生于1852年。少而博学,诗文俱佳,思维机敏,愤世嫉俗。30岁参加乡试时,不按八股文应试险遭淘汰。幸好主考官陈宝琛审读了他的考卷,为其才华所感动,从落第试卷中抽出,补为举人。36岁时,在会试时中进士。

  1895年秋,父亲陈宝箴任职湖南巡抚时,他奉诏辅佐父亲推行新政。他协助父亲创办《湘报》,办时务学堂,算学馆,还广为交游,结识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新派人物,集思广益,以求“三湘富强之道”。当年被誉为“维新四公子”之一。(即,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散原、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户部侍郎徐致靖之子徐仁寿和世家子弟陶菊存。)

  戊戌变法失败后,陈散原父子受到株连,俱被革职,回到南昌。父亲死后,他定居南京,不问政治,热衷于办学,延请外国教师,传授新知识。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携全家逃往上海,并污蔑武昌起义是“作乱”。这期间,他的思想很矛盾,他既不认可辛亥革命,又留恋清王朝,但也不参加清朝遗老的复辟活动。1934年陈散原全家定居北平。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派人游说,希望他能像他的好友郑孝胥那样,出面辅佐溥仪政权。他坚辞拒绝,并痛骂郑孝胥是“背叛中华,自图功利”,十分鄙弃这样的民族败类,随即将再版的《散原精舍诗》中的郑孝胥为他写的序文撕掉,从此不再与之往来。后来为抗议日寇密探的骚扰,绝食而死,终年85岁。

  陈散原工于诗歌,多为与友人唱和之作。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时,还专程到杭州拜会了他。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续集》、《别集》,死后合编为《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

  陈散原有五个儿子,有三个儿子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大儿子陈衡恪是书画家,二儿子陈隆恪是诗人,三儿子陈寅恪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国学专家。四儿子陈方恪是诗人,五儿子陈登恪是教授。

  陈家老三陈寅恪,生于1890年。他从小就背诵《十三经》,在家办新式学堂学习日文。1902年跟随大哥到日本求学。后因足疾辍学回国,进入复旦公学继续读书。1910年考取留学欧洲的官费生,先后在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和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此后又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在1925年回国前,他已经精通了梵文和巴利文,并能用蒙、藏、满、日、英、法、德和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文字阅读资料。

  1925年回国时适逢清华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院长吴宓很器重他,称他是“最博学的人”,研究院的导师梁启超也很欣赏这个博学的后生。第二年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起,被誉为“清华三巨头”。1939年春天,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担任汉学教授,并授予他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这是这所大学聘请的第一位中国汉学教授。当他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动身前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们全家只好滞留香江,在香港大学任客座教授。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香港后,日方出资40万元日币,请他出山主持东方文学院,他没有接受。随后携家出走香港,到桂林的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他再次应聘到牛津大学任教,并顺便治疗目疾。新中国诞生后,他中断聘约,回到北京,任教于清华大学。后来在院校调整时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他一生勤奋治学,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西夏文、突厥文和佛教经典都有精湛的研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等多部著作。特别是晚年,双目失明,还以口述方式完成了《柳如是别传》的写作。1962年胡乔木去看望他时,很关心他的著作的出版,他说:“盖棺有日,出版无日。”胡乔木笑着回答说:“出版有期,盖棺尚早。”随后与有关部门打招呼,将他的一些旧文编为《塞柳堂集》、《金明馆丛稿》等文集出版了。“文革”期间,陈寅恪惨遭折磨,大量书籍、文稿被洗劫,终于经受不住摧残和打击,于1969年10月逝世。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