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历史杂谈

曹操的人头值多少钱?袁绍和曹操有什么恩怨?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全中国的目光都集中在黄河南岸一个叫官渡的地方,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即将在这里发生,这就是官渡之战。

  为此战袁绍做了精心准备,不仅带上自己的精锐之师,还特意让经学大师郑玄同行,随军还带着大量图书典籍,其中很多是典章制度方面的资料。

  袁绍考虑的不仅是眼前这一仗怎么打,还有打赢之后如何“整顿朝纲”,如何革故鼎新。

  站得不一定是最高,看的却挺远。

  舆论发动更不能少,袁绍为此让大笔杆子陈琳专门撰写了一份讨伐曹操的檄文,向天下发布。

  这份檄文约1300字,在古文里不算短,陈琳也下了很大功夫,写得非常有水平。

  檄文的重点是揭曹操的“黑史”,从曹操的爷爷曹腾开始写起,说曹腾是一名宦官,与左悺、徐璜等人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虐待百姓。

  至于曹操的父亲曹嵩,那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勾结权势,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没什么品德,又狡诈任侠,喜欢制造动乱。

  檄文说,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遇到董卓专权,袁绍召集天下英雄,不计他们之前是否有什么过错都予以任用,曹操这才有机会参与讨伐董卓的大业。

  本以为曹操有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好战又打了大败仗,丧失兵力,是袁绍分给他人马,让他休整队伍,又表奏他为东郡太守,进而让他当上了兖州刺史。

  读到这里,给人一种感觉,曹操不仅出身不好而且能力很差,不是袁绍这个大哥罩着,曹操早就玩完了。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啊!

  不过,剔除那些情绪性的语言,仔细去对照一下史实,竟然大部分都是真的:曹操接连遇挫是真的,袁绍帮曹操是真的,东郡太守是袁绍所任命,这也是真的。

  只是兖州刺史与袁绍无关,那是兖州官民推举的。

  问题来了:既然曹操是个“猪队友”,干嘛还领着他玩呢?

  檄文是这样解释的:袁绍的本意是想让曹操像秦国将军孟明视那样将功赎罪,但曹操飞扬跋扈,变本加厉地剥削人民,残害贤良,前九江郡太守边让是天下名士,因为不阿谄奉承而被曹操杀了,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被杀。

  檄文说,从此兖州官民无不怨愤,一个人振臂、全州响应,曹操被打败,土地被吕布夺去,没有立足之地。

  这一段,基本史实竟然也是真的!

  檄文说,袁绍发动兵马征讨吕布,拯救曹操于濒死,还恢复了他的官职,袁绍即使对兖州的百姓没有恩惠,对曹操也算是有大恩。

  这一段,又是真的!

  不过,还是稍稍夸张了一些,比如拯救曹操于不死袁绍确实出了大力,但最重要的是曹操自己很努力。

  檄文接着说,皇帝后来还都于洛阳,群贼乱政,当时冀州正遭受北部少数部族的侵犯,所以袁绍派从事中郎徐勋为使者下令给曹操,让他缮修洛阳的宗庙,保护幼主。

  但曹操却趁机放纵专行,住在宫内,玷污王宫,一个人担任了多项重要职务,专制朝政,封爵、赏赐都出于一已之念,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名义上主持朝会,公卿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

  这一段,除了“住在宫内,玷污王宫”查无实据且应为恶意攻击外,其它也基本属实。

  檄文举了个例子:前太尉杨彪历任司马、司徒、司空,位置极高,曹操因为一些小怨而诬告他,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

  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真的。

  曹操不喜欢杨彪,但没有虐待他,给他的待遇还算不错,杨彪的儿子杨修在曹魏政坛一度还挺活跃。

  大概估计到这一条不容易站住,所以檄文又举一个例子: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他的建议都值得采纳,所以朝廷奖励他,曹操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杀害了他,事先不让皇帝知道。

  《后汉书》里有个赵彥,说他通数术,应该不是这个议郎赵彥。有没有这个赵彥?他又是怎么样死的?由于没有史书记载,一切都不不清楚,不过曹操奉天子后倒是诛杀过几个议郎一级的人。

  檄文又说,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他的陵墓很尊贵,松柏桑梓,庄严肃穆,曹操带着士兵亲自发掘他的陵墓,打开棺椁,露出尸体,盗取珍宝,令皇上流泪,百姓感伤!

  曹操攻打徐州,焚烧房屋,发掘坟墓,任命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军队所经之处没有坟墓不被挖掘的,他身为高官却做桀纣那样的事,又有苛捐杂税,还提防别人加害自己,罗网布满田野,陷阱充塞道路,兖州、豫州百姓无法生活,京城民怨沸腾,古籍里所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都不如曹操这么凶残!

  上面这一条在历史上最著名,说曹操是盗墓贼的祖师爷,依据的就是这一条,但历代以来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辨析,这一条应该站不住脚。

  檄文还说曹操派了700精兵围守皇宫,对外说是保卫皇上,其实是拘禁。

  这一条,该怎么说呢?

  不派兵给你站岗,你会说不管天子安危死活。

  派了,你又说那是拘禁。

  反正左右都是你的理,曹操百口莫辩。

  檄文又回到袁绍身上,说他一直在外面讨伐,没来得及教训曹操,原以为他会有所收敛,但曹操包藏祸心,继续谋害国家栋梁,孤立皇帝,成为枭雄。

  公孙瓒是个贼寇,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打败公孙瓒时暗地发布命令,打算借皇上的名义偷袭袁绍,领兵到了黄河边,正要过河,正好公孙瓒被袁绍消灭,曹操的锋芒被挫,企图没有实现。

  从当时的局势看,差不多也是这样,你攻我、我攻你,又能说清谁代表正义谁又是邪恶呢?

  说到现在,檄文说曹操屯兵敖仓,以黄河为屏障,打算螳螂挡车,袁绍身负汉帝的委托,威震宇宙,雄兵百万,聚集猛士,兵临敌军,如举烈火而烧蓬草,倾沧海冲刷一切,有什么消灭不了?

  檄文号召:现在正是忠臣肝脑涂地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幽州、并州、青州、冀州等四州同时进兵,各县各郡也整顿义兵包围了曹操的边界,共同匡扶社稷!

  檄文郑重宣告:凡是能取曹操人头的,一律封他为五千户侯,发给5000万钱的奖金!

  按东汉正常年景的购买力,1钱约相当于今天3元人民币,5000万钱就是1.5亿元,这个悬赏不低!

  如果考虑到汉末因战乱而出现的货币贬值情况,这笔钱当然会有不小幅度的缩水,但不管怎么说这笔财富都不算小。

  更何况,食邑5000户的封侯,很多将领脑袋别在腰里去拼命,几十年下来也挣不到。

  只是有一点,封侯是天子才有的权力,袁绍提前行使了。

  檄文还宣告:曹操部下将吏投降的,一律不予追究。

  檄文最后说,大家看到这份布告,就该明白皇上临难了,所以大家要遵守此檄文,就像遵守朝廷的律令一样。

  这篇檄文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檄文了,不仅因为写得有气势、杀伤力强,而且因为它没有空洞的口号和无原则的抹黑,而是将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说得有理有据,同时大爆猛料。

  文中有实有虚,虚虚实实,不了解内情的人容易认为全部都是真的。

  文笔更不用说,本是一场骂街,让陈琳写出来倒也文采飞扬。

  陈琳也是曹操年轻时的老朋友了,他写的檄文呈送到曹操面前时,曹操正为眼前的战事伤神,偏头疼的毛病又犯了。

  看了老朋友写的痛骂自己的文章,曹操脊背上开始冒冷汗。

  脑袋居然一下子不疼了。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