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开封志怪

首页 > 开封志怪

上卷
第九章 状书

  已是深秋时候,端木翠率细花流一干门人,远赴晋阳。

  临行前夜,展昭前往端木草庐,帮端木翠打点行装。

  深宵露寒,冷风透骨,端木翠一边收拾一边抖抖索索:“展昭,人家说越往北去越冷,我此趟岂非要冻死。”

  展昭见端木翠只着一身单衣,不禁皱眉:“你若一直穿这么少,留在此地也不见得能活。”

  气得端木翠瞠目结舌。展昭心中好笑,面上只作不知,将府中诸人交托给端木翠的东西一一点过,祁红茶饼是公孙先生给的,说是冬日常饮生热暖腹;王朝、马汉备的是一袭轻暖连帽氅裘;张龙、赵虎送的是个五蝶捧寿镂空雕花紫铜手炉。端木翠先时生气不欲搭理展昭,后来见那紫铜手炉委实可爱,忍不住拿过来把玩,道:“他们此番倒客气起来,只不过出趟远门,哪用得着送这么些东西?”

  展昭笑道:“一走便是三个月,北地苦寒,难得他们这番心意……此番收妖,可有凶险?”

  一提收妖,端木翠顿时没了精神,蔫蔫道:“凶险倒是没有,只是大费周章劳动筋骨,说起来,总是你们皇帝的爹不好。”

  展昭哑然。

  前些日子,端木翠来开封府拜会包大人,开口便要大人帮忙“搞件龙袍”,唬得大人半晌没反应过来。端木翠走后,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密谈许久,第二日便进宫面圣,说来也玄乎,竟当真从宫中带回一件龙袍来。

  据公孙先生说,一切都是为着太宗年间晋阳毁城一事。

  关于此事,展昭略有耳闻。

  大宋立国之初,因着五代十国大多在山西发迹,民间纷纷传言山西有王气,龙脉在晋阳。太祖一直心心念念要拔下晋阳城,惜乎有生之年未能毕其功,直到太宗赵光义时方得实现。赵光义攻下晋阳城后,为了尽毁晋阳王气,先是火烧晋阳城,据说大火烧了三年方灭,尔后引汾、晋二水灌城,城中兵丁居民死伤无数,晋阳城也彻底沦为废墟。

  因着事涉本朝太宗,一般人讳莫如深,久而久之,知道的人变少了,不知道的反多些。

  展昭将龙袍送去给端木翠时,端木翠先问“皇帝给得痛快不痛快”,尔后便一迭声地抱怨晋阳冤魂无数怨气遮天,“你们皇帝的爹做下错事”“却要我去化戾气为祥和”“弄件衣裳前去烧烧,也算是告慰亡魂了”。

  展昭这才恍然端木翠要龙袍的用意。

  端木翠走了堪堪逾月,方才托人捎回一封信来,寥寥几行,抱怨晋阳之冷,少不得又把“你们皇帝的爹”责怪一番。开封府内几人皆传阅了一遍,包拯道:“端木姑娘的信,看完还是烧了为妙,否则让别有用心的人告到官家那里,少不得又是一通麻烦。”

  想想也是,叫皇上看到满纸的“皇帝的爹”,不气死也得抓狂。

  而后公孙策执笔,给端木翠回书一封,重点是关注晋阳态势,当然这也是皇上的意思,做皇帝的总不希望听说境内某处戾气大盛有碍社稷之类。重点表述完毕之后,就是开封府诸人各自对端木翠表上问候。赵虎很是憨厚地说:“公孙先生,你帮我问问端木姐,她既能土遁,就该回来看看我们。”

  书信差人捎至晋阳,端木翠当真有口难言。说起来,总是土地婆婆这个醋坛子不好,端木翠为着土遁,跟土地公公难免接触频繁,一来二去,不知怎么着引发土地婆婆疑神疑鬼,把土地公公禁足了不说,还一本正经地同端木翠说什么上仙前段日子土遁往来频繁,引发土质疏松,小神夫妇这段时间忙于整治云云。言下之意就是近期请端木上仙莫要土里地里地折腾了。

  这还不够,又偷偷去跟河伯的夫人嚼舌根,说什么上仙地位尊贵,年轻貌美,你们家那口子难免心猿意马,长此以往必对你审美疲劳云云。河伯夫人没什么主见,闻听此话悲从中来,扯了根绳子就要上吊,闹得河伯府鸡飞狗跳。舆论总是同情弱者的,周遭虾兵蟹将等等都指责河伯喜新厌旧德行有亏,一干在野党反对派还蠢蠢欲动意欲罗织罪名弹劾河伯。河伯公一个脑袋三个大,对端木翠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敢去见她?因此端木翠土遁不成,水遁无门,气得将桌子拍得砰砰响,大呼三姑六婆长舌妇害人不浅。

  依着端木翠性子,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摆不平土地河伯,索性对开封府的来信不闻不问,权当没看见,直到三个月忽忽而过,才草草回了封信道此间收妖事了,不日回京云云。

  开封府上下两月不闻其音讯,俱心下惴惴。赵虎更是念叨要择日告假前往晋阳探望端木姐。展昭嘴上不说,每隔几日都要询问门房晋阳可有信到。其实哪需他询问,公孙先生老早嘱了门房“端木翠的书信一到,立刻回复大人”。

  因此上,收到端木翠的来信,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掐指一算日子,端木翠只要路上不耽搁,回到开封之时,恰恰赶上过年。

  彼时,众人喜气洋洋翘首以盼,谁也未曾料到,这顿年夜饭,端木翠竟是再不曾赶上。

  回头再说端木翠。在晋阳三月,设坛祭天,作法抚鬼,委实累了个够呛,好容易挨到事毕,正值北方最冷的一月。端木翠最是怕冷,哪还待得住?吩咐了底下收拾行装,立马返程,一路上又把土地河伯等数落了个遍,因想着若不是他们误事,现下略施土遁,早已回到开封。

  紧赶慢赶,这天方到文水地界,当晚投宿在文水县最大的连锁客栈分店悦来客栈之中。本待第二日一早赶路,谁知道晚膳之时,却自邻座客人口中,得知明日文水县城的一桩“大事件”。

  坦白说,若是什么婚嫁出殡、私奔浸猪笼,端木翠是断提不起兴致来的,偏偏这件事跟端木翠专业相关,术语称之为“收妖”。

  端木翠委实纳闷,进文水县之前,她无聊之下也曾用排山掌法、九星飞伏之术暗暗掐算,这文水县虽非富贵旺地,但也无惊无险无风无浪,周遭云气平和细散匀净,怎么着也跟妖扯不上关系。收妖?收哪门子的妖?莫非挂羊头卖狗肉招摇撞骗?在自己面前卖弄收妖,岂不是鲁班门前弄大斧?

  端木翠决定在文水耽搁一日,明日前去会会那所谓的收妖大师,然后当众拆穿其虚伪面目,顺便警醒文水县居民收妖要认准诸如细花流一样的专业品牌,不能盲目上当。

  如此一想,扬扬得意,做梦都是笑的。

  第二日便兴致勃勃前往观瞻,本来还想着若是找不到地方便沿路打听,其实哪用她问,满街人流所趋,都是前往本次收妖所在地王大户家中。

  一路上,端木翠混于人流之中,倒是把事情缘由本末了解了个大概。

  事情倒是简单,文水首富王大户的女儿王绣,婚嫁在即突发怪病,群医束手,均道无救。忽一日有游方的道士上门,言说王大户家宅上方黑气盘绕,必是有妖作祟,要择吉日收妖。

  当真一派胡言,进王大户家门之前,端木翠特意留意了王大户家宅上方,除了灶房烟囱往上冒黑烟之外,哪有什么“黑气盘旋”?

  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将王大户家宅围得密密匝匝,争先恐后一睹收妖壮举。守门的下人只敬罗衣不认人,将大半看热闹的都拦在门外,见端木翠穿着气度不凡,也顾不得看着面生,竟客客气气请了进去。

  饶是经过严格筛选,院内还是拥挤得很,不时有撞挤踩踏的抱怨之声。端木翠正往里走时,忽听边上啊呀一声,有个托了茶盏的年轻小厮不知怎地脚下一滑,便往端木翠这边倒过来。端木翠眼疾手快,赶紧伸手将那人扶住。

  那人窘得满脸通红,茶水洒了一身,忙不迭地跟端木翠致歉。端木翠抬眼看时,面前的男子不过十八九岁,虽说穿得寒酸,但面皮儿白净,眉清目秀,话虽不多,礼数却周到,心中便有三分喜欢,也不怪他冲撞,反拿话宽慰他说:“人这么多,撞到蹭到也是难免的,小心些就是。”

  那年轻小厮先还心下惴惴,见端木翠如此说,满眼的感激之色,恰此时一个小丫鬟过来,见那小厮打翻了茶盏,不满道:“姑爷,你倒是悠着些,这茶水又不是不要钱的。”

  端木翠吃了一惊,看向那小厮道:“你……你是王家的姑爷,那王绣岂不是你的……”

  那年轻人低了头不答话,匆匆收拾了茶盏离开。端木翠见他后襟老大一块补丁,不由失笑,心下忖道:怕是我听错了,穿着这么寒酸,一个小丫鬟都能对他指手画脚,怎么可能是王家的姑爷呢。

  俄顷金锣三响,却是收妖的道士在院中起坛。人群往院中蜂拥而去,端木翠不去凑这热闹,远远地寻了张椅子坐下。

  有人过来替端木翠斟茶,抬眼看时,却是方才见到的那年轻小厮。

  端木翠咦了一声,笑道:“又是你,方才那小丫鬟怎么称呼你作‘姑爷’?”

  那小厮似是十分犹豫,良久才低声道:“在下梁文祈,王家长女王绣,确系小生未过门的妻子。”

  端木翠愣了一愣,想到自己一直当他是小厮,倒有些局促起来:“原来是梁公子,怎么敢劳动公子为我斟茶。”

  梁文祈声音压得更低:“无妨,我原本就是在岳丈家中做些打杂之事。”

  端木翠如坠云里雾中,明知不该问,还是没忍住:“你既在王家打杂,那王老爷怎么会将女儿允了你?”

  先前梁文祈撞到端木翠时,端木翠不但没有恶语相向,反而温言宽慰,因此梁文祈对她怀了三分感激之意,听她如此问,也不觉为忤,勉强笑道:“先时定亲之时,两家尚是门当户对,后来家父遭人构陷,在下唯有投奔岳丈……”

  说到后来,面露伤感之色,声几不可闻。

  端木翠听他开口说“先时结亲之时”,便已猜了个大概。彼时门当户对,自然乐于结亲,现下一方家道中落,另一方自然就露出悔亲之意来。虽说碍于颜面收留梁文祈,但是作践他做些下人粗活。料想梁文祈在此处的日子也不好过,日后这门亲事作不作得数还说不定,不由有些喟然,于是将话题岔开:“这王家小姐,生的什么怪病,大夫竟瞧不好吗?”

  提及王绣,梁文祈眉宇间更是笼上忧色,摇头道:“也不知绣妹是怎么了,入冬就卧床不起,我几番想去探她,唉……”

  端木翠听他如此说,便知王家人必然不允他去探王绣,也不知该拿些什么话宽慰他。倒是梁文祈微笑道:“姑娘且坐,我去别处斟茶。”

  端木翠心中五味杂陈,捧起茶碗慢饮。那道士原本哼哼哈哈不知念些什么咒语,此际忽地提高声音,大喝道:“神师杀伐,不避豪强,先杀恶鬼,后斩夜光。何神不伏,何鬼敢当?急急如律令!刀去!”

  只听人群惊呼有声,似有刀声破空,端木翠急抬头时,直觉眼前一迷,一道温热鲜血便喷在脸上,勉强睁眼,茶碗中的茶水都已染成赤红。

  尚未了然发生何事,就听那老道厉声喝道:“好妖孽,此番叫你尸首分家!”

  人群鼓噪欢呼,大堆人便往端木翠身遭不远处围拥过去,不时有人呼喝。

  “好个妖孽,竟混在此间这么久。”

  “亏得道长作法,收伏此妖。”

  “此番王家大小姐的病可要大好了。”

  说话间,那道长又高声道:“速速将那妖首献上,贫道要用太上老君三昧真火将其烧成灰烬,否则不出三刻,那头颅便和尸身合为一体,届时此妖又要为祸人间。”

  人群吓了一吓,尖叫后退。有人高高擎起那妖首,大声呼喝道:“在这儿在这儿,让道让道,我将妖首送去给道长。”

  端木翠目光落在那妖首之上,蓦地面色苍白,耳际便如鸣鼓般震荡不休。

  那鲜血淋漓的人头,不是梁文祈却又是谁?

  那老道接了人头,掷于先前置好的铜炉之中,几个下人赶紧过来举火。不多时火势大起,铜炉之中逸出焦臭之味来,离得近的人忍不住掩鼻后退。偏还有人凑上前去,往那铜炉中窥视,道:“好个妖怪,烧起来都这般臭。”

  不多时妖首烧尽,又有几个下人将剩下的尸身用草席裹将出去。那王大户满面喜色,自内院出来,冲道士作揖道:“道长神术,小女果然大好了。”又摇头叹息:“我这个姑爷,真真想不到,竟被妖孽迷了心了。”末了向人群拱手:“多谢各位乡亲前来助阵,在下后院薄设酒宴,今日小女大好,宴请众乡亲。”

  人群之内欢声大作,你推我搡,欢天喜地俱往后院去了,此间只留下几个下人丫鬟洒扫。

  先前斥责梁文祈的小丫鬟萍儿正挨桌收起茶碗,忽地看到近前一个轻裘大氅的年轻女子,仍是立于当地不动,不由上前道:“姑娘,此间要收拾了,客人都往后院去了。”

  唤了两声,那女子只是不答,萍儿心中奇怪,伸手推那女子,谁知刚挨到身子,那女子竟应声而倒。

  萍儿脸色刷地煞白,旁边的小厮李三大着胆子过来探那女子鼻息,忽地啊呀一声,吓得魂飞魄散,手足并用爬将开去,颤声道:“当家的,可了不得了,这姑娘竟活活吓死了。”

  每个城市都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夏天摇着扇子就着树荫吃瓜,冬天笼着袖子拥着火炉取暖,不热亦不冷的辰光,他们就晃迹于熙熙攘攘的热闹街市,以追看夫妻操戈、兄弟阋墙、地痞闹事、流氓群殴、官差捕人为乐,乐此不疲,疲完还乐。

  癞头三就是开封城中此类人群的典型代表。

  这一天午后,天色灰蒙蒙的,冷风直往人的颈子里灌,一场大雪就在眼里。路上的行人不多,仅有的几个也是瑟缩着脖子匆匆赶路。眼瞅着今日没什么热闹可看,原本蹲坐在酒楼外墙角的癞头三叹口气,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忽然想起了什么,抬脚踢了踢与自己志同道合且正倚着墙角打盹的疤四。

  “四子,你有没有发现,”癞头三若有所思,“细花流已经很久没到街面上拿人了……有多久了?一个月?”

  “不止吧……”疤四打了个哈欠,换了个方向继续打盹,连眼睛都懒得睁开,“我记得年前细花流就没露过面了,满打满算也快两个月了。”

  “怪了……”癞头三嘀咕,“细花流的人都去哪儿了?”

  抬头看时,忽地又咦了一声:“下雪了,什么时候下的?”

  什么时候下的,自然是不经意间。就如同不经意间,细花流销声匿迹,像是涨潮时漫上岸的潮水,不知什么时候退得干干净净。

  暮色四合之时,大雪已将整个开封笼为素白。

  马蹄踏踏,初听尚在远处,再看已到眼前。守门的衙差迎上去,喜道:“展大人,你回来啦。”

  展昭翻身下马,那衙差忙执了缰绳,道:“包大人言说展大人暮时必到,请展大人先去书房。”

  展昭点点头,往台阶上行了几步,忽又止住,问那衙差道:“王朝回来了吗?”

  衙差点头:“回来了,比展大人早到了约莫一个时辰。”

  展昭眼底的喜色一掠而过。

  进得书房,包大人、公孙先生并四大校尉都在。展昭先看王朝,王朝却似做了什么亏心事般,将头扭了开去。

  展昭的心一沉,面上却不露声色,向包拯道:“属下幸不辱使命,已将肖秦氏死前留下的血书寻得。”

  包拯心中一宽,公孙策笑道:“这便好了,有了肖秦氏的血书为证,阎诚想不认罪都难。”

  紧接着包拯便将后续审案关节同公孙策细细商榷,又对展昭道:“展护卫,你一路奔波劳碌,还是先下去休息吧。”

  展昭点头,旋即退下。

  待展昭走远,包拯重重叹一口气,原先舒展开的眉头重又皱起,向王朝道:“这么说,你一路打探,都没有端木姑娘一行的行踪?”

  王朝点头:“在晋阳一带问询时,倒是不少人有印象,说是确曾见到端木姑娘一行出城。文水县悦来客栈的老板还说有一行人在他处留宿,依形容来看与端木姑娘他们很是相像,但是一夕之内走得干干净净,也不知道去哪儿了。文水县之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了。”

  包拯沉吟良久,向公孙策道:“公孙先生,你怎么看?”

  公孙策道:“依学生看,端木姑娘一行应是在文水县出了变故。”

  “本府也是这般猜想。”包拯叹息,“但是依着端木姑娘的神通,本府委实猜不透会出怎样的麻烦。退一步说,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怕也不是凭开封府之力可以策应的。”

  公孙策心中一动:“所以,大人才有意支开展护卫……”

  “展护卫与端木姑娘交厚,本府怕他知道了……王朝,你见到展护卫之时也莫要提起此节,只说还在托人打探便是……这一路奔波不易,且先下去休息吧。”

  王朝行礼退下,刚迈出书房大门,忽地一愣,展昭示意他跟自己过来。

  “展大哥,”觑着距书房已远,王朝忍不住开口,“我不是有心瞒你……”

  “还打听出些什么?”

  王朝一愣,旋即摇头,顿了顿又道:“端木姐应该不会有事的,她在晋阳之时,也曾两个月不与我们通音讯。展大哥,我想端木姐也许是临时有事,不及知会我们便去了。”

  展昭不语,良久才道:“若她只是临时有事,怎么连开封城内的细花流门人,全都失了踪迹。”

  王朝哑然,端木翠身在晋阳之时,城内的细花流门人照旧拿人,也不见得因为主子不在就消极怠工,只是近两月间忽地消失不见,细推起来,似乎与端木翠的消失不无关系。

  “也许……也许端木姐此番要做的事情异常凶险,所以把细花流的门人全招了过去。”

  “既能回来叫走细花流门人,也该到开封府来打个招呼。”展昭叹气,“罢了,她一贯就是这样的性子。”

  “展大哥,你没事罢?”王朝听展昭语气沉郁,不由有些担心。

  展昭闻言一笑,双眸愈显清亮:“我没事,你先去休息吧,开封许久未下雪了,我看看雪景。”

  王朝心中难过,却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得去了。

  黑暗中,隐约可见远处近处的莹泽素白。

  展昭忽然记起了端木翠临走那晚自己说的话。

  “你若一直穿这么少,留在此地也不见得能活。”

  忽然之间,说不出得难受懊恼:那日,为什么要拿这样不祥的话去说她?

  第二日清晨,展昭带马汉去巡街,一路行至玄武大街西巷,忽听得前面吵吵嚷嚷。抬头看时,开源当铺门口正撕扯得厉害。

  展昭与马汉交换了一个眼色,行至近前,就见两个当铺的伙计往外推搡一个破衫褴褛的老头,嘴里兀自骂着:“没抓你见官已是对你客气了,你还敢闹事。”

  那老头急得要命,不管不顾要往当铺里冲:“那确实是老汉的裘氅,不偷不抢,凭什么扣下,若不还我,老汉必跟你没完。”

  其中一个伙计冷笑:“你的裘氅?也不撒泡尿照照你的模样,穷酸成这副德性,怎么会有那样的裘氅?再不走,老子打得你走。”说着扬起手来。

  待要照着老汉面目扇过去时,忽觉腕部一紧,不知是被谁牢牢扼住。那伙计恼羞成怒,扭头欲骂,忽地看清面前之人的长相,吓得赶紧住口,之前嚣张气焰也立时短了三分,赔笑道:“展、展大人。”

  展昭沉声道:“这是怎么回事?”

  老汉瑟缩不答,那伙计忙道:“是这样的,展大人,这老头一早拿了件女子的裘氅到当铺来典当。那裘氅做得甚是考究,值上好几两银子,这老头如此穷酸,我们因想着不是偷的便是抢的,就想留下了报官。谁承想这老头不依不饶,反闹将起来……”

  尚未说完,马汉冷笑打断道:“留下了报官?依我看,是你们欺负他孤老无依,想自己偷偷讹下吧?”

  那伙计被马汉说中心思,窘得满脸通红,暗暗懊恼今日背运,竟撞上开封府的官差。另一个伙计瞅着情形不对,忙进屋将那裘氅取出,赔笑塞给那老汉道:“老人家,我们原本要留了报官,现今既官差在这儿,你便自去与官爷说清楚,横竖与我们开源当铺是不相干的。”

  果真机巧圆滑,短短两句话便将开源当铺的责任撇了开去。

  那老汉哼一声,接了裘氅便走,对着展昭和马汉竟连半个谢字都无。展昭不以为忤,正待招呼马汉离去,却见马汉脸色有变,忽地追了过去,道:“老人家,你等一等。”

  说话间,伸手拿过老人掖在臂中的裘氅。

  那老汉大急,劈手夺过。展昭赶至近前,责马汉道:“马汉,你这是作甚?”

  马汉嘴唇嗫嚅,看看那老汉又看展昭,惶急道:“展大哥,我决计认得没错,这是端木姐走时,我和王朝送她的那件裘氅。”

  王朝方起床不久,就听门外扰攘有声。马汉急急推门进来,道:“王朝,你过来看看,这是不是我们当初送端木姐的那件裘氅?”

  王朝听到“端木姐”三字,心中一凛,接过马汉手中的裘氅细看,忽地想到什么,将麾领处凑至近前:“不错,我记得当时裁缝短了黑线,我们又催得紧,他便用绿线将这麾领收口,还说麾领处即使颜色不同也不易发现。你来看看,这不是绿线吗?端木姐的裘氅,你从哪里寻得?莫非……”

  忽地便往不祥的地方想过去,只觉脊背生冷。

  马汉跺脚:“今日我跟展大人巡街,看到一个破衫老汉在典当这件裘氅。”

  王朝急道:“怎么让人典当了?那老汉呢?”

  马汉道:“展大人带了见包大人去了。”

  王朝赶紧穿靴披衣,急急同马汉一同往书房去。

  刚踏进书房大门,就听包拯问道:“你且细说,你要告什么状?这裘氅又是从何而来?”

  王朝和马汉心中一宽,俱想:还好赶个正着,不至于漏过什么。

  那老汉道:“小的原本是不要告状的,也不知道什么开封府包大人,只是那日……那日……”他忽地打了一个寒噤,似是十分害怕。

  公孙策近前道:“老人家,你且莫急,你姓氏为何,家在何方,因何到开封府告状,一一道来便是。”

  那老汉忙道:“是是,老汉姓刘,啊不,小人姓刘,家中排行第七,人称刘老七。小的是山西文水县人……”

  听到“文水”二字,诸人心中俱是一动,王朝更是失声道:“文水?”

  刘老七看了王朝一眼,又道:“小的家中贫苦,又好喝酒,说起来,小的喝酒都喝破了家底啦……那日城中王大户家收妖……”

  包拯咦了一声,问道:“收妖?文水县也有收妖?你看得清楚,可是一位姑娘收的?”

  刘老七茫然:“姑娘?小的只见到是道士收的。”

  包拯微感失望:“你且说下去。”

  刘老七道:“那日城中王大户家中收妖,收完之后便开宴席,小的混进去喝了许多酒,直喝到天黑才回,迷迷糊糊地走差了路,竟转到城外的乱葬岗。小人喝得多了,也不晓得害怕,就和衣在乱葬岗里睡了,半夜里听见有姑娘家叫小人的名字‘刘老七’‘刘老七’。”

  “小的睁眼去看,看见一个顶好看的姑娘,身上穿的就是小人今日典当的裘氅。小的纳闷得紧,那个姑娘就跟小人说,要小人带一封状书到开封府,来找包大人告状。”

  “小人心中好笑,就说哪有平白去找官大人告状的道理,那姑娘却说小的只要把状书呈给包大人就是了。小人又说小人是穷光蛋,养活自己的钱都没有啦,哪能到开封府告状啊。那姑娘想了想,说自己出来得匆忙,身上也没带银两,便把一个雕着花的手炉给小人,还把身上的裘氅也脱下来,说‘你把这两样给典当了,就该有钱上路了’。小的还是不想来告,那姑娘不耐烦,就沉了脸,说:‘你要是不去,可别怪我找你麻烦。’小人吓了一跳,就醒啦。”

  公孙策疑道:“醒了?这么说你之前都是在做梦?”

  刘老七先是点头,忽地又摇头,道:“小的也以为在做梦,哪知道一揉眼睛,看到身边就放着那裘氅、手炉,还有一封状书。小的唬了一跳,爬起来看时,才发觉自己睡在一座新坟之上,吓,可不是鬼魂托梦的说。”

  话音刚落,就听张龙怒道:“你胡说。”

  刘老七吓了一跳。包拯看向张龙,面有责怪之色。张龙的声音不由低了下去,但仍忍不住道:“属下一时失口,只是听刘老七说是什么‘鬼魂托梦’,情急失言。”

  包拯不语,又向刘老七道:“适才你说有一封状书,状书何在?”

  刘老七忙从怀中掏出一卷素帛,公孙策接过递给包拯。刘老七道:“小的是一眼也没看过,小的曾经想偷偷看是什么样,谁知怎生也打不开。”

  马汉哼了一声,心说:我端木姐的东西,当然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打开的。

  包拯展开素帛,忽地咦了一声,唤公孙策道:“公孙先生,你过来看。”

  公孙策近前一看,亦是讶然。展昭上前看时,见那素帛从中裂开,只有一半,上面只潦草写了一个字“有”。因着先时卷成一卷,需得展开之后,才知缺了一半。

  包拯心中生疑,看向刘老七:“这素帛你还曾交由何人看过?”

  刘老七赶紧磕头:“小的不敢,小的连打都打不开,更不会交由别人看了。”

  公孙策沉吟:“这就怪了,端木姑娘传书,怎么会只给一半,这个‘有’字,却不知是有什么?”

  展昭心中一动,已猜到端木翠的用意,道:“依属下看,应是‘有冤’二字。”

  包拯点头道:“不错,既是前来开封府告状伸冤,自然是‘有冤’,只是为什么只有‘有’字而无‘冤’字?这‘冤’字又在何处?”

  展昭心中透亮,沉声道:“依属下看,‘冤’字在文水。端木姑娘托梦刘老七将状书送至开封府,意在知会大人,‘文水有冤,冤在文水’。”

  夜阑人静,公孙策经过游廊,见到展昭室内透出烛火微光。

  推门进屋,展昭正坐在案旁沉思,案上放着打好的包裹和佩剑巨阙。

  “展护卫,还没有休息吗?”

  展昭微笑:“先生不也是一样。”

  “明日就要随大人前往文水,还有些文书未曾收拾。”公孙策话锋忽地一转,面上透出笑意来,“怎么,像王朝他们一样,得了端木姑娘的消息,反睡不着了?刚从他们那边经过,他们也还未睡,在猜测文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要劳动端木姑娘大驾。”

  展昭笑了笑,眉宇间却始终笼着一层不展之意。

  公孙策心中咯噔一声,却也素知展昭习性,知他若不愿说,再追问也是无益,心中暗暗叹气,道:“你早些休息吧。”

  转身刚行了两步,就听展昭轻声叫他:“公孙先生。”

  公孙策一怔,回头看时,展昭立于桌边,面色甚是踌躇,良久才道:“公孙先生,我有些担心端木姑娘。”

  公孙策不解:“端木姑娘久无音讯,今日总算有了消息,前往文水之后便可与她会合,你反担心她?”

  “虽说得了她的消息,但越想越觉不对。她若真的没事,为什么自己来不了,反要托刘老七送状书?就算……就算一定要托刘老七送状书,为什么不能当面同他讲而要托梦?而且,她甚至没有时间去寻银钱给刘老七,以至于要把王朝他们送她的东西交给刘老七典当,甚至……甚至连状书都如此草草写就……”

  公孙策愈听愈是心惊,忍不住道:“展护卫,你想到了什么?”

  展昭低声道:“没有想到什么,也不想去想,待到了文水,也许……”

  也许什么?展昭没有说,公孙策也没有问。

  按着规矩,依然是包公微服,御猫先行。

  马不停蹄,披星戴月,两昼夜的工夫,已到文水。

  文水县的确不大,只城中央的主街热闹些,往两旁去便是稀稀落落的住户,再往外走便是出城的荒道了。

  那城墙,说是城墙,不如说是道幌子。黄泥夯成一人多高,多处豁了口,进城时,展昭就亲见有小儿在城墙破口处爬进爬出,玩闹不休。

  守城的官兵应是四个,有一个倚着墙垛子打盹,有两个争色子争得面红耳赤,还有一个……

  展昭四下观望了很久,才确定那在城门口烤薯的亦是守城官兵之一,果然守门增收两不误。

  想必是天高皇帝远,政令不举,号令难行,连带得一干官员兵士都疏懒麻木起来。

  晌午时分,展昭牵着踏雪,沿街缓行。

  文水县甚少见到如此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男子,因此,展昭并不知道,有许多大姑娘小媳妇缩在屋里,偷偷将窗子掀开一角,飞红了脸儿对他品头论足,其中不乏一见御猫误终身者。

  其间,展昭也曾试图从街边卖烧饼的姑娘那儿打听些什么,哪知话没说几句,那姑娘的头低得越来越厉害,后来竟把夹烧饼的铁叉一扔,跑了。

  这位姑娘也未免太害羞了些,最后还是展昭动手,用铁叉将那些烧饼一个个从火灶中取出,免得烧焦了。

  日暮时分,展昭入住悦来客栈,下榻在端木翠之前住过的同一间客房。

  一天打听下来,他几乎可以断定梁文祈被杀必有蹊跷,多半是王家起了悔亲之意,假收妖之名行杀人之实。另外,端木翠十有八九是在王大户家失踪的,因为当日不少人亲见有个打扮不俗的美貌姑娘进了王家,其后却不见出来。

  至于悦来客栈这边,可以推知当时端木翠是一人独行,并没有带细花流门人,但端木翠失踪的当晚,细花流门人忽然如逢敕令,也不顾夜静更深,全部离店而去。

  “我当时很纳闷,”悦来客栈文水分店大掌柜追忆道,“这么晚了,出了文水县,周遭百十里地都没有落脚的地方,他们能去哪儿?”

  他们能去哪儿?

  这也是展昭要搞清楚的问题。

  当晚亥时初刻,展昭一身黑衣,夜探王大户宅院。

  说是夜探,不如说是夜逛更贴切些。王大户家虽然请了几名护院,但只是身子比一般人壮实,个中并无练家子,而且文水县也不流行用狗来看家护院。展昭先还小心翼翼,后面便在宅院之内很是显眼地晃来晃去,也不是没被人发现,有个老眼昏花的管事就很是趾高气扬地冲着展昭大吼:“再不去睡觉,就扣你工钱。”

  展昭没说话,那管事的从鼻子里重重哼一声,双手叉着腰走了。

  待他走远,展昭才轻声笑道:“要扣我工钱,你说了不算。”

  正轻笑间,忽听背后脚步声响,展昭心中一动,疾步闪入暗影之中。

  只见一个披着棉衣的下人,抖抖索索地急急跑至墙边,裤带一解,放起夜尿来。

  此人正是李三。

  却说李三小解完毕,通体舒畅,一边哼着小调一边系上裤带,忽地颈间一凉,正想开口骂是谁这等促狭,一低头看到亮晃晃的剑身横在面前,吓得立马又激出几滴尿来。

  展昭沉声道:“你们家姑爷是怎么死的,你当日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速速从实招来。”

  李三的确是个厚道的后生仔,心眼实诚得很,果然事无巨细,从实招来,连自己当日衣饰如何搭配,早餐吃了几个馒头喝了几碗馍馍汤都絮絮叨叨描画个没完,展昭不得不多次提醒他说重点。

  说到那陌生女子已然气绝时,展昭握住剑的手蓦地一抖。

  这一抖,那剑就在李三的脖子上划拉了一道。当然,只是轻轻的一道,但是李三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身后的人要对他痛下杀手,于是杀猪一样地惨叫起来。

  如他所愿,不少屋子亮起了灯烛,但是还没等救兵开门露面,展昭已然带着他越过了院墙。

  落地之时,李三的眼是直的,勾勾的那种直;腿是软的,筛糠似的那种软。

  “那个姑娘,你们把她葬在什么地方?”

  “城、城、城西乱葬岗。”

  “带我去。”

  于是带他去。

  开始,李三像是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有一段时间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于是狠狠掐了几下自己的大腿。

  确定不是在做梦之后,他偷偷打量了一下展昭。

  要求李三带自己去乱葬岗之后,展昭就未曾说过一句话。夜色太浓,看不清他的脸色,黑暗中,只觉他的背挺得很直,也许,挺得太直,接近僵直。

  晃亮火折子,四下打量一番,乱葬岗并不像之前所想的那般杂草丛生白骨处处,这多少让展昭舒了一口气。

  “哪一个是那位姑娘的?”

  李三瑟缩着上前,伸手指了指两座新坟中的一座。

  展昭沉默许久,俯下身子,低声道:“端木,得罪了。”

  李三只觉得刹那间眼前剑光纷乱,紧接着覆坟之土满头满脸扑将过来,忙不迭地掩面后退,再睁眼看时,见展昭正执着火折子看着穴中的棺材出神,俄顷伸手叩了叩棺盖,向李三道:“这棺材是你们家老爷备下的?”

  李三点头:“老爷说姑爷虽是妖,但总算翁婿一场;这姑娘被吓死,到处寻不着她家人,王家总是脱不了干系,因此上都备了棺材发丧。”

  展昭点头:“你们家老爷有心。”

  因着是薄皮棺材草草入葬,棺材周遭也没有钉上铆钉。展昭犹豫许久,方才一手掀开了棺盖。

  李三先时想着人都死了这许久,虽说天寒地冻尸体不易腐烂,但也必定气味难闻,因而赶紧捂住口鼻站开,哪知展昭吩咐他:“你过来,替我执着火折子。”

  李三没奈何,只得上前去接过展昭手中的火折子,却也不敢伸头朝棺内探望,生怕看见一张狰狞面目,自此后夜夜不得安寝。谁知展昭竟俯下身去,将那女子自棺内抱出。

  李三吓了一跳,心想:“他连死人都敢抱。”

  虽说心中害怕,却又有几分好奇,借着给展昭照明之时,忍不住偷眼看向展昭怀中,一颗心突突突跳将起来。

  但见展昭怀中的女子,虽是双目紧闭毫无气息,但肌理细腻眉目细致,哪是死了两个月的模样?

  因想:哪有人死了这么多时日还是活着一般样貌,这女人难不成是妖精?转念又一想,长得这般好看,必不是妖精,应该是神仙了。

  越想越觉得自己判断得对,浑然忘了妖魔鬼怪之中,长得好看的却也不在少数。

  正胡思乱想,忽听展昭低声道:“端木,你说句话。”

  李三吓了一跳,抵死也不相信这女子还能开口说话。虽如是想,还是立时把双耳竖起,生怕错过了半点声息。

  等了许久,也未听到那女子开口,火折子的光焰明灭跃动,在展昭脸上投下捉摸不定的暗影。

  怀中,端木翠的身体,冰一般冷。

  三天之后,包拯并公孙策一行也到达文水。

  与展昭会合小议案情之后,张龙、赵虎陪同包拯前往文水县衙,王朝、马汉深入市井打探梁文祈及王大户其人,公孙策则被展昭拉去看端木翠。

  “公孙先生,端木翠的情形如何?”

  公孙策将切脉的手自端木翠腕间移开:“既无脉搏,又无鼻息,若搁了常人,是必死无疑了。”

  “先生的意思是……”

  公孙策呵呵一笑:“展护卫,你我都知道,不可用常人之理推测端木姑娘。依着李三所说,端木姑娘已然身死两月,普通人哪有亡故逾月尸身不腐的道理?依我推断,端木姑娘应是元神出窍,不知淹留何地,是以尚未折返而已。”

  展昭轻舒一口气道:“我也作如是想,只是……”

  公孙策起身道:“端木姑娘的事,我们想帮忙也不知从何插手,只能安心等她回来……倒是梁文祈一案,颇多蹊跷。”

  展昭点头:“先生所言极是,这一两日间,我也探过许多当日在场之人的口风,被访之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一口咬定那梁文祈本是妖孽,死有余辜。此地民风愚鲁,王家凭借收妖之名于众目睽睽之下斩杀梁文祈,又借着众人之口将自己的罪责遮掩开去,此计委实歹毒。若不是端木翠从旁得知,梁文祈的沉冤只怕今生今世也难昭雪,身后还要留下骂名无数。”

  公孙策不语,良久才叹道:“天下之大,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个如梁文祈一样的含冤之人,端木姑娘能帮得了几个,包大人又能审得了几个呢?”

  展昭抬起头,双眸竟是异常黑亮:“抓得一个,恶人便少一个;审得一个,天下便干净一分。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王朝和马汉打探归来,又带回两条突破性的信息。

  一是就在几日之前,闻说王大户将女儿王绣许了城西刘家的独子刘彪。

  二是这刘彪虽是一介书生,但他的老爹早年却是镖局的一名镖师,认识不少江湖上的匪寇。

  至此,案情已有七分明了。当日那掷刀杀人的道士,只怕不是道士,而是刘家延请的江湖人物。

  是夜,文水县衙大张灯火,夜审梁文祈一案。

  文水县地处偏僻,百姓平日里精神文化生活极为贫瘠,难得逢上名满天下的包青天审案,自然挤破了脑袋也要一睹风采。当然也不全是为了包大人,展昭、公孙策及四大校尉各有拥趸,只可惜王朝、马汉留在客栈守着端木翠——但这并不妨碍这一夜县衙内外拖家带口济济一堂,分外热闹。

  王大户虽是一方大户,但也从不曾见过这等架势,战战兢兢立于公堂之上,一抬眼看到堂上包公肃容满面,竟不自觉联想到森罗殿的阎罗王,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包拯执起界方,重重拍于案台之上。界方落下,王大户的身子又是一阵哆嗦。

  “本府问你,梁文祈之死,可有隐情?”

  “回大人,其中并无隐情。”王大户连连叩首,“小女重疾缠身,那一日忽有个游方道士上门,言说王家有妖孽盘踞。小人依着道长之言,在家宅之内设坛捉妖,文水县百余乡亲都看在眼里……”

  说到此,旁观的百姓之中,便有那好事之徒鼓噪有声:“王老爷说得没错,那梁文祈就是个妖怪。”

  包拯不语,展昭手按巨阙,转身向人群之中扫了一眼,目光凛冽冷峻。诸人心头一唬,竟再不敢出声。

  因着方才有人附和,王大户的胆子亦壮了一壮,抬头看包拯道:“草民所言,句句是实,还请包大人明察。”

  “句句是实?”包拯声色俱厉,“单凭游方道士一面之词就断定梁文祈是妖,何其荒唐!那游方道士何在?”

  “游、游方去了。”王大户额上渗出冷汗。

  “可知他道号为何?从何而来?在何处道观挂居?”

  “这……”王大户傻眼了,半晌才嗫嚅道,“当时小女病重,小民情急之下乱投医,直把那道士当成救命稻草一般,顾不得这许多。现下听大人如此说,的确是有些……有些……”

  “大人,可否容小民一言?”人群让开一条道,一个虎背熊腰、满脸虬髯的大汉越众而出。

  “堂下何人?”

  “草民刘天海,王刘两家今日刚结了亲家,犬子刘彪,不日将迎娶王家独女王绣。”

  包拯不动声色:“你有什么话说?”

  刘天海满脸倨傲之色,双手朝着堂上一拱:“适才听大人所言,这梁文祈一案可能另有内情。然而梁文祈是那游方道士所杀,王家老爷并不知情,大人不去追缉那游方道士,反在这儿对王家老爷苦苦相逼,未免……”

  刘天海故意不把话说完,面上挑衅之色毕露。围观的百姓为他所煽,不由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况且,”刘天海愈说愈是得意,“大人不由分说,将王家老爷提到堂前,人说对簿公堂,却不知原告何在?”

  包拯一愣,此案的确并无原告,只有端木翠托人千里送上的半封状书。若照着平时,包拯必不会草率接下,但既是端木翠差人所送,开封府上下都料定必无差池,这才远道而来异地开审,不提防刘天海有此一问。若说原告是端木翠,未免太过不合常理,况且端木翠生死未卜,未必能够现身与刘天海一辩。

  正踌躇间,就听展昭朗声道:“原告自然是梁文祈。”

  此言一出,莫说是围观诸人并同刘天海、王大户凉气倒吸,连包拯、公孙策等都愣怔住了。展昭向包拯道:“请大人传梁文祈上堂。”

  包拯略一沉吟,见展昭胸有成竹,于是依言点头:“传。”

  这一传非同小可,人人均知当日梁文祈被收妖的道士斩杀,如何还能前来对簿公堂?因此上一个个脖子伸得老长,唯恐错过好戏。就见两个县衙的衙差,抬了个担架上堂,担架之上白布之下依稀可见是个失了头颅的人形,入鼻尽是刺鼻的生石灰粉味道。知道是衙差将梁文祈的尸身从地下起出,围观诸人唬得忙不迭退后。

  刘天海先时尚有惊愕之色,待看清只不过是具尸身时,忍不住冷笑连连,转身向包拯道:“包大人,这就是你所谓的原告?小民愚鲁,还请大人明示,一个死人如何告状,如何呈上状书呢?”

  话音未落,就听展昭沉声道:“公孙先生,请将开封府收到的状书示下。”

  公孙策一愣,见包拯微微颔首,依言从案上取下状书,示于王大户。刘天海失声大笑:“有?有什么?这便是状书吗?包大人,都说您断案如神,是再世青天,只怕是民间误传吧。”

  话音未落,张龙、赵虎齐齐踏前一步,怒斥道:“住口,公堂之上,不得对大人无礼。”

  刘天海生性彪悍,加上早年行镖颇沾染了些悍匪习气,是以并不为惧,冷冷哼一声,向包拯拱手道:“包大人,告状的是个死人,状书又是这般莫名其妙,依草民所见,大人实在不该为难王家老爷。若是大人尚未查到凶手,不妨再耐心寻访几日,恕草民今日不奉陪了。”

  语毕,围观百姓又是鼓噪有声,此番倒是失望多些,因想:都传说包大人能够审权贵断鬼神,现下看来,也不过尔尔。

  刘天海哈哈一笑,转身朝人群之中使了个眼色,一个灰衣书生便携了身边小僮转身向外走。展昭看得分明,虽不知那书生是谁,但心忖其中必有蹊跷,正想上前拦下,忽地眼前一迷,就听风声大作,阴冷透骨,裹挟着沙石扑面而来。一时间堂上飞沙走石,手肘之侧不辨人形,一干人眼睛都睁不开,唯有战战兢兢龟缩抱头而已。

  俄顷风住,展昭睁眼看时,不觉心中一悸。

  大堂之上,庭院之中,是夜不知举了多少灯烛,顷刻之间,竟尽数熄灭了。

  一时间寂静非常,人人惊惧莫名。公孙策忽觉手中的状书蠢蠢欲动,低头看时,那半幅状书竟摇摇晃晃似欲挣脱开去,泛出碧绿色的磷光来。其时县衙内外一片漆黑,诸人都将目光聚在公孙策手中,公孙策心中一动,松开手,那状书飘飘摇摇,自向半空去了,未几舒展平铺开来,帛书的裂口都清晰可见。与此同时,覆在梁文祈身上的白布徐徐掀起,另半幅泛着惨绿磷光的状书自梁文祈怀中缓缓飞升而上。展昭蓦地了然:另半幅状书竟在梁文祈怀中。

  却说两幅状书于半空之中拼接为一,“有冤”二字赫然在目。人群中惊呼连连,夹杂着扑通栽倒的声音,还有人失声道:“梁文祈果然是冤死的,现下找包大人告状来啦!”

  包拯心中愕然,凝神看那状书,只见那“有冤”二字渐渐消弭隐去,却有淡淡的碧色雾霭,自状书之上络络不绝而下,于堂下汇聚为一团。先时看如同沸水之上聚合的雾气,渐渐便现出成人的轮廓来,有离得近的看得明白,那却不是梁文祈是谁?

  其时情状当真诡异,梁文祈虽成人形,但人人皆知其无实体,若是伸手推他,只怕手掌会穿到他身体另外一侧。胆子小些的早已晕了过去,胆子大些的兴奋莫名,因想着:今儿可真真叫我开了眼了。

  王大户早已吓得呆了,磕磕巴巴道:“你、你……”

  梁文祈双目含悲,对着王大户深深拜倒,道:“岳丈,小婿当真冤枉。”

  王大户未及回答,就听包拯界方重拍,喝道:“王大户,你因嫌弃梁文祈家世清贫,遂起悔婚之意,串通游方道士以收妖为名,行斩杀梁文祈之实,是也不是?”

  王大户被包拯这么一喝,脑子更是一片混沌,哆哆嗦嗦道:“草民不曾……”

  话音未落,就听有女子哀恸之声:“爹,真的是你,真的是你设计杀了祈哥吗?”

  展昭抬眼看时,却是一个小僮打扮之人跌跌撞撞分开众人上前,忽地想起方才刘天海曾向人群之中使过眼色,当时的书生和小僮,想来便是刘彪和王绣二人。想不到王绣竟扮作小僮,混于人群当中听审。

  王大户被王绣这么一说,更是失了方寸,强自镇定道:“胡说,我何曾做过这样的事情。”

  王绣不答,眼中不住滚下泪来,旁观诸人便有看不下去的,冷嘲热讽道:“王家老爷,人说不见棺材不掉泪,现下你姑爷都告上堂了,还如此嘴硬,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吗?”

  王绣直直盯住王大户许久,眼中尽是凄绝之色,俄而转身向梁文祈道:“祈哥,是我王家对不住你。”

  梁文祈不答,只是缓缓向后退了一步,忽地露出一个古怪之极的笑容来,道:“绣妹,你的身上缘何如此浊臭?”

  王绣一愣。

  其实何止是王绣,堂上众人中十个倒有八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明明是王大户计杀梁文祈,梁文祈怎么反嫌上了王绣?

  正莫名间,展昭跨前一步,沉声道:“王绣,你串通外人杀害梁文祈在先,公堂之上混淆视听,试图嫁祸生身父亲在后,如此泯灭人性,还不低头认罪?”未及王绣回答,展昭转向包拯道:“包大人,梁文祈被杀,王绣嫌疑,远在王大户之上。”

  包拯点头:“展护卫可是发现了什么?”

  “之前属下前往城西乱葬岗寻找端……和梁文祈,起坟之时,发觉两人都备具薄棺下葬,问起王家下人李三时,他也说是王大户念及翁婿一场,不忍将梁文祈草草入葬。”

  “若是王大户设计杀梁文祈,他完全不用如此善待梁文祈的尸身。因此,属下当时就曾怀疑,王大户虽然不是很喜欢梁文祈,但是也不至于要杀他,此其一也。”

  包拯暗暗称是。

  “其二,属下记得端木姑娘说过,世间烟火气重,常人嗅觉受阻,只能分辨人间五味。然若能跳脱皮囊之外,是可以嗅出灵台清浊的。灵台之味,洁净有之,甘醇有之,酸腐有之,浊臭有之,想那王绣若不是身造杀孽,如何会被梁文祈嗅出浊臭之味?王绣,你的精心布局或许瞒得住世人耳目,但断避不过幽冥之眼。”

  王绣紧咬双唇,默然不语,只衣袂微微颤动,显出内心极为不宁。

  梁文祈惨然道:“绣妹,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竟是你要杀我。”

  王绣仍不答话,脸色渐转煞白。

  王大户看看展昭又看看王绣,一脸的不可置信,急道:“绣儿,当真是你设的局?若不是你,你快说句话呀。”

  王绣凄然一笑,淡淡道:“是我。”

  围观诸人哗然,包拯暗自叹息。

  就见王绣泰然自若,伸手理顺鬓发,又略略整了整衣襟,方正色道:“是我,是我想出这法子,一心一意要杀了你。”

  梁文祈踉跄着退了两步,伸手指向王绣,颤声道:“绣妹,你说什么?”

  “我是富甲一方的王家长女,自小锦衣玉食,没受过半分委屈,凭什么为着早年的一纸婚书,就要嫁给你过一世衣不蔽体的穷酸日子?”

  “爹爹怕人说他嫌贫爱富,虽然心中不喜,仍不愿悔这门亲事,我却不甘心。一想到今后要与你同床共枕了此一生,我就恨得夜夜不得安眠。后来我与刘公子邂逅,我心中喜欢他,便愈恨你,你若不死,我如何能过上自己喜欢的日子?”

  “因此上我假作重病,设下这收妖之计来杀你。杀了你之后,我不知多么痛快。没想到你活着不让我好过,死了也不让我安生,还要告状拉我一起死。也罢,这一世,我王绣就把这条命赔给你,下辈子、下下辈子,与你姓梁的再无干系!”

  开封府诸人先前讨论案情之时,都以为是那王大户起了悔亲之意害人之心,哪曾疑到王绣身上,现下听王绣如此说,俱都愣怔住了。展昭心道:设下如此毒计杀人,不惜嫁祸老父,现下还如此言之凿凿毫无悔意,这位王姑娘,的确是个狠心之人。想那梁文祁不过一老实文弱书生,哪里是她对手?

  梁文祈木然呆立于当地,良久才道:“绣妹,我却不知你竟如此恨我……在我心中,我对你确是真心诚意,我一心只想为你好……”

  王绣冷笑打断梁文祈:“谁稀罕你的真心诚意了,你只想着要对我真心诚意,却不想想我想不想要你的真心诚意。我若不喜欢,你的真心诚意跟要杀我的刀有什么两样!”

  此话一出,堂上诸人皆是一震,连包拯都禁不住想:在梁文祈看来,他对王绣真心诚意便是好,殊不知王绣对他的心意避之唯恐不及,他对王绣的“好”,恰恰是王绣“不好”的根源所在。

  旁人眼中的好,到了王绣这里便成了大大的“不好”,世人常说“推己及人”,但是由己去推人,未必正确,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

  梁文祈如遭雷噬,直直盯住王绣良久,双目中竟似流下泪来,身形晃了一晃,便跌跌撞撞往堂外去。

  堵在门口的众人见他过来,唬得赶紧往边上避开,倒是给梁文祈让出一条宽敞的道来。

  就听梁文祈喃喃道:“罢了,我喜欢你,竟给你带来这许多烦恼,早知如此,我还来告状作甚,平白连累了端木上仙……”

  此言一出,旁人倒还无恙,只展昭浑身一震,喝道:“你说什么?此事跟端木翠又有什么干系?”

  梁文祈却似是痴了,浑然听不到展昭问话一般,自拐出门去了。展昭疾步追至堂外,四下看时,那梁文祈已到屋角,那处立着一白一黑二人,两人将手中铁链往梁文祈脖颈上一套,便把梁文祈拖过屋角去。展昭疾步赶上,却与急匆匆过来的一人撞了个满怀。

  就听那人啊呀一声,展昭顾不得那人,四下看时,哪有什么梁文祈并黑白衣人?竟似凭空消失了一般。正讶异间,那人一把抓住展昭胳膊,急道:“展大哥,你快回去看看端木姐,她不好啦。”

  展昭听出是马汉声音,待听他如此说,只觉心下一沉,急道:“你……你说什么?”

  马汉一跺脚,竟带上了哭音:“我也不知道啊,我们一直守着端木姐,谁知道方才她口中忽然溢出血来……”

  话未说完,眼前人影一闪,展昭已然飞身离去。公孙策恰自堂内追出,见到展昭离开,不觉讶然。马汉忙将方才的话又说了一遍,公孙策心中大惊,思忖片刻,嘱马汉留在此地听候包大人差遣,自急急往客栈去了。

  回头再说王朝,在端木翠房中等得坐立难安,忽听到门外急促步声,忙去开门,哪知门扇竟被砰的一声撞开,亏得躲闪及时,否则这一把非撞得头破血流不可。

  展昭也顾不得王朝,疾步掠至床边,先去看端木翠,但见端木翠容色与先时无异,唇边却不断溢出鲜血来,只是细细一道,却已在枕边积作一摊,红得煞是触目惊心。

  展昭又急又气,向王朝怒道:“我让你看着她,你……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问却是委屈了王朝。王朝和马汉留守客栈看护端木翠,碰也不敢乱碰,待到端木翠无端口中溢血,两人直吓得呆了,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

  展昭话出口,也觉得自己问得不当,却也不及向王朝解释什么,先探端木翠鼻息,入手仍是无温,心中焦急,伸手掏出帕子,替端木翠擦去唇边血痕,低低唤道:“端木,醒醒。”

  等了半晌,不见端木翠应声,方才本已将血痕擦干,此刻唇边又有鲜血溢出。展昭只觉周身发冷,心头酸楚难以自控。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响起脚步声,就听公孙策道:“展护卫,你且让开,让我为端木姑娘号一号脉。”

  展昭浑身一颤,直如大梦初醒一般,抬头看了看公孙策,起身让开。公孙策眼见展昭双目泛红,心中难过,心想:展护卫与端木姑娘一直交好,若是端木姑娘就此不治,唉……

  伸手搭上端木翠腕间,与先时无异,半点脉搏都无。公孙策本待将手拿开,见展昭目中透出关切之意,竟生出不忍。倒是展昭,面上希冀之色一点点暗下去,最后别转了脸去,低声道:“她总是不会有事的,只不知遇上什么麻烦罢了。”

  王朝忙附和道:“展大哥,我也是这么想,公孙先生不是说端木姐是元神出窍吗,依我看是元神受伤了罢……端木姐如此神通,必不会有事的。”

  公孙策听二人如此说,心中喟然,便欲将端木翠手臂放回被褥之下,方抬起时,忽地目光触及端木翠臂上有异,低低啊了一声,抬头去看展昭。展昭听得公孙策语声有异,亦回头去看公孙策。就听公孙策道:“展护卫,你来看看端木姑娘臂上,这不是……”

  展昭心头升起不祥预感,也顾不得男女有嫌,忙将端木翠的衣袖撸开,但见手臂的表面尚好,方才压着的手臂背面,尽是大片大片的紫红色斑块,一时间胸口如遭重击,整个人都怔住了。

  就听王朝急道:“展大哥,这不是尸斑吗?”

  包拯一干人自县衙归来,已近子时,先说了梁文祈一案进展,那王绣不欲连累刘家,一人扛下所有罪名,但料想延请江湖人物扮作道士斩杀梁文祈,不是她这等闺阁女子能轻易办到的,刘家父子亦脱不了干系,还要从刘家父子口中得出那案犯所在等等。好在堂审已毕,后续之事慢慢了结不难。

  因着来路上听马汉说了端木翠之事,包拯问及端木翠情况,公孙策摇头叹道:“方才流血倒是突然止住了,也不知是喜是忧。”又提及端木翠身上出现尸斑,包拯惊道:“端木姑娘下葬逾月而尸身无恙,怎么会无端端于此刻身现尸斑?”

  公孙策摇头道:“端木姑娘的事情历来非常理所能揣测,学生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对答已毕,包拯方才发觉四下不见展昭,公孙策知包拯心意:“展护卫在楼上看护端木姑娘。”

  包拯长叹一口气:“吉人自有天相,希望端木姑娘转危为安才好。”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出口,张龙、赵虎等俱都红了眼圈。包拯暗悔失言,正待说些什么,忽听得远处隐有哀恸之乐,忽近忽远,虚无缥缈,乐声悲苦,催人泪下。

  王朝愣愣道:“这声音,却像是从半天际飘下来的。”

  话音未落,就听有人呵呵而笑,再一看时,门口跨进一个道士打扮的老者来,须发皆白,似乎年已耄耋。仔细看时,其人年岁五十余许,肌肤光华,面有童子之色,向着包拯作揖二拜,笑道:“原来星主在此,老夫这厢有礼了。”

  说着,将手中拂尘往臂上一搭:“老朽前来,实为迎回端木上仙。上仙身犯戒律,不得再于尘世淹留。”

  包拯心中一凛,公孙策上前一步,问他:“老人家口中的端木上仙,是否就是端木翠?”

  老者点头,公孙策又问:“方才老人家说端木翠身犯戒律,不知犯了哪一条戒律?”

  老者笑道:“说与你们听倒也无妨。梁文祈身死,黑白无常拘命,端木上仙横加干涉,为助梁文祈告状,将其三魂封在一半状书之中,七魄封于另一半,使得梁文祈魂魄不聚,黑白无常难以复命。直到状书合二为一时,方才令其显形于星主面前诉其冤屈。常言道,阎罗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端木翠身为方外上仙,乱六道扰轮回,不是干犯戒律是什么?”

  包拯沉吟许久,方道:“老人家所言自是在理,端木姑娘此举虽稍嫌鲁莽,但她不忍梁文祈无辜惨死,故而挺身相助,本心却是好的,老人家不能网开一面吗?”

  老者看向包拯,哈哈大笑:“自星主口中说出‘网开一面’四字,当真不易。都说法不容情,星主手下的铡刀自是铡了不少大奸大恶,难道就未曾铡过有情有义之人?星主可曾因为他们情有可原,铡刀之下网开一面?人间法理尚不容变通,何况是天界律条?”

  包拯一愣,无言以对。

  老者拂尘微扬,道:“还请星主示明端木上仙身在何处。”

  其实若是他当真想知道,何须包拯“示明”?包拯无奈,抬头看向楼上,却不由一愣:那楼梯之上站着的,却不是展昭是谁?

  也不知他立于那边多久了。

  听到了也好,否则真不知如何开口同他讲。

  那老者微微一笑,顺着楼梯拾级而上,经过展昭身边时,展昭忽道:“老人家。”

  那老者停下脚步,转身看展昭。

  “适才老人家说端木翠干犯律条,此番离去,她是否会受到责罚?你们是否会……为难于她?”

  老者哈哈一笑道:“你害怕我们会折磨她吗?小惩大戒而已,放心吧,不会让她受皮肉之苦。”

  展昭犹有疑色:“那么适才,她为什么会口中溢血?”

  那老者脸上透出古怪之色来,盯着展昭看了许久,道:“展昭,你当真不明白吗?那不是她的血,是你的血。”

  “先前你助端木上仙收服蚊蚋精怪之时,为将上仙留在世间,曾让上仙吸取你的血。现下时辰已到,端木上仙重返瀛洲,尘世牵绊,一概算个清楚,那血,便是她还给你的。”

  老者说完,大步进得屋去,包拯等紧随其后。经过展昭身边时,公孙策停了一停,劝道:“展护卫,一同进去,送端木姑娘最后一程吧。”

  展昭没有动,抬头看向端木翠的房间,目中露出惘然之色来。

  公孙策叹口气,撩起下袍自往上去,就听得展昭喃喃:“瀛洲,那便是端木翠的家乡吧。”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十洲记》中说,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出泉如酒,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进得房来,老者径自行至床边,摇头叹道:“端木上仙,魂兮返故乡,元神已在瀛洲,肉身何故淹留?要见之人已见,要还之血已还,弃此尘世苦,还归神仙洲。”

  语毕,拂尘轻摆,端木翠的身体莹莹泛出柔光来,紧接着便转为通透,真如明泉净光。张龙唯恐自己看错了,低头揉眼时,忽听一声清泠脆响,似是琉璃碎裂,急抬眼看时,床上衾枕被褥尚在,却哪还有端木翠的影子?

  忽地想到:自此后便再见不到端木翠,一时间胸中苦涩非常,真不知是何滋味。

  那老者也不向包拯等人作别,哈哈一笑,大步离去,行至门外时,不觉一愣,见展昭仍立于方才所立之地,竟是不曾挪动分毫。

  展昭听到脚步声,回头看向那老者。那老者本欲自顾自离去,待触及展昭的目光时,竟是有几分不忍,不由停下步子。

  就听展昭低声道:“老人家,端木翠还会回来吗?”

  老者似是并不明了展昭的问题,皱眉道:“什么叫她会不会回来?她就算回来,与你也无干系了。”

  展昭听他说“就算回来”,似乎事情还有转圜之机,忍不住道:“那么,便是会回来了?”

  那老者这才恍然展昭所问,哈哈一笑,道:“难道你没听过‘天上方一日,人间已数载’吗?就算端木上仙来日得归,这尘世间怕是早已改朝换代沧海桑田,届时她连你的坟冢都无处去寻,她回来或是不回来,与你有什么相干?”

  展昭的身子晃了一晃,再不言语。

  那老者便大踏步去了。

  身入夜幕之时,忽地大声唱起歌来,歌声长长扬扬,便在这无边夜色之中涤荡开去。

  只听他唱道:“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看沧田生白波……”

  展昭并不知这是唐末八仙之一的蓝采和飞升之际所吟的《踏歌》,只是听到“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之句时,心中蓦地生出空落落无边无际的茫然来,忽地想到那老者的话:“就算端木上仙来日得归,这尘世间怕是早已改朝换代沧海桑田,届时她连你的坟冢都无处去寻,她回来或是不回来,与你有什么相干?”

  不知过了多久,堂中桌上的蜡烛燃到尽头,突地爆了个烛花,灭了。

  黑暗中,展昭忽然觉得,文水的冬夜,比这一生经历过的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更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乡村小说 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传记纪实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